佛弟子文库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成刚法师  2020/04/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怎样才能达到成片

问:念佛成片,究竟怎样才能达到成片呢?

成刚法师答:佛在阿弥陀经里,首先说极乐世界但有诸乐,没有众苦,说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正报,佛的庄严相好;依报,佛的琉璃世界,七宝俱全。佛说这个,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殊胜因缘,但有诸乐,没有众苦。

这就是唆发我们的信心,让我们深信极乐世界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不像我们娑婆世界是个苦海,举体皆苦,让我们厌离娑婆,心往极乐,对于极乐世界的净土因缘深信不疑。

我们既然深信了,就愿意到极乐世界去。所以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愿,就是心,发愿心,就是欲乐之心,愿意到极乐世界去, 发这个心,发誓非要到极乐世界去不可。

那么怎么去呢?佛告诉我们了,去的方便办法——成佛的正因,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因为我们八识田中,无始劫来,种了八万四千生死种子,所以我们若想一心念佛,这些生死妄想就会发起现行,障碍我们念佛,念不到一心,所以得怎么办呢?就是佛说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佛说的这句话最为亲近,是上极乐世界唯一的方便办法,更没有其它。

执,就是把它拿起来;持,就是不放下。把阿弥陀佛这一句圣号执持在心上,心,但随这个净缘,让阿弥陀佛这句圣号,始终不离开。这样,我们念一句阿弥陀佛,都是极乐世界。

等我们念的圆满了,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减损了我们的生死习气;再念一句阿弥陀佛又把我们的习气减损了。这样,阿弥陀佛念的圆满了,生死习气彻底断除了,我们就能达到一心。

我们心,举念就是阿弥陀佛,举心就是阿弥陀佛,举阿弥陀佛就是心,所以阿弥陀佛与我心不二,我心与阿弥陀佛一体。到这个时候,就是念佛达到事一心。

因为这个心纯熟了,极乐世界佛的庄严相好、琉璃世界就会现前。我们的神识就会在莲花上化生了,中间没有妄想隔碍。

靠自己的心力一心念佛,念到一心了那么极乐世界现前了,就是佛的愿力,佛垂慈接引到莲花化生,所以是自他不二的。念到一心了,那么唯心所现,识变,就由我们这一念心,极乐世界就变现在目前,佛就垂慈接引,因为中间没有妄想隔碍。

所说打成一片,就是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不管我们是有障碍也好,没有障碍也好,就像祖师说的:“有事也如是念,无事也如是念;苦也如是念,乐也如是念;生也如是念,死也如是念。”

这样,一切生死、疲劳、地狱都会摧毁打破的,我们就会把上极乐世界的道路彻底地通达,走通,中间就不会有障碍。

念佛没有巧路,就是靠我们老实念佛,实实在在地念,心里想,口里念,耳根听,不要口里念佛,心想他缘,口念心不念,祖师不说嘛,念破喉咙也徒然。

念佛在心,心里有佛,即是佛在。

我们此时此刻一心念阿弥陀佛了,收摄六根,旋转六根脱离六尘,一心念佛,此时此刻我们就具足阿弥陀佛的智慧德相,就离了生死。可是如果我们把阿弥陀佛放下了,又攀缘种种世间的尘劳,又起种种妄想,我们又进入了生死。

生死由心作得,极乐世界也由心作得——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这一念心作得;生死由无明妄想作得。但是能念到打成一片,打成一片就是念到一心,这全在平时的功夫。

从开始发愿,愿生极乐世界,就开始念佛,行住坐卧,吃饭,穿衣,睡觉,甚至入厕,心里也要默念,不能离开阿弥陀佛,这样天长日久,功夫纯熟了,自然得一心,就是所说的打成一片,就是要老实念佛。

在修净土法门念佛的这一大事因缘上,没有什么巧路。

就像上北京似的,我们知道北京的方向、距离、位置了,心里明白了,道路清楚了,不会走错路,可是我们不起行,那么永远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北京的境界不会现前。

可是我们起行了,步步往北京走,那么步步都是北京,步子走得圆满了,自然距离就没了,北京自然现前了。念佛也是这样。

当然有的人妄想习气重,念佛的时间就需要长;有的人妄想习气轻,一念就能念到一心,妄想就被降伏了。不一样。但不管重还是轻,贵在一心。

佛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么,这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念阿弥陀佛,也是最好的、唯一的方便办法。

有人说:我念这一句就顶念十一万多句,这样说的话,不符合弥陀经的说法。如果我们念一句顶十一万句,就歇下来不念了,然后都是妄想,那不还是罪业吗?那也念不到一心。

一句接着一句地念,才符合佛说的,因为佛说的法是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依据。佛怎样说,我们就怎样做。在于平时的功夫,不停地念佛,我们才能达到一心,临终的时候,如果能达到一心,就能往生。

就在这临终的这一念,但临终这一念所以能是阿弥陀佛,就在于平时用功。平时不念佛,到临终时障碍重重,妄想纷乱,神识溃乱,也念不到一心。八苦交煎,根本提不起来念头。

所以就是老实念佛。有人说,念无量寿经,是说净土的因缘,法藏比丘在因地时候的愿力,是怎样成就的,把整个极乐世界的因缘说的非常圆满。但是佛在经里说,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佛说:若有众生念我名号,一心不乱,临命终时我即垂慈接引,生到极乐世界。这是念阿弥陀佛。当然念经有念经的功德,但是我们要把阿弥陀佛念好,这是根本的。因为佛是这样教诫,这样说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了一辈子的佛,现在不念了

我这次到太原,见到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家,念了一辈子...

佛为何说「富贵学道难」

问: 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佛说二十难,其中之一是富贵学...

什么是般舟三昧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在净土法门中,有一种特别的修法...

要有速求往生之心

众生的共业都在面前,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扭转狂澜。但平...

如何成就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 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

受苦能消业的前提是什么

问: 《文钞》中说,受苦时作消业想。弟子的困惑是,受...

空有不二契真如

古印大乘佛法东传震旦,主流乃是般若与净土两大法系并...

念佛虽易,殊不知为真实出生死之要路

【原文】 念佛虽易,世人不知,都轻视为寻常,殊不知为...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药师法门的八大方便

第一个是闻名脱离三恶趣苦。能够闻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

佛陀的慈悲观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他以深广的慈悲心,救护一切众生...

淫心乍起,当起四觉观

凡夫起淫欲,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喜欢。今...

「不动念头」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这里所要诠释的观念,就是《楞严经》一再强调的一个观...

【佛教词典】鼓楼

(堂塔)中世以后诸大寺与钟楼相对建于讲堂之左右,为...

【佛教词典】地藏六使者

(名数)地藏菩萨念诵仪轨说地藏尊之六使者:一焰摩使...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

第一篇 四恩总报 壹 四恩总报的意义 经云:诸法因缘生...

般若波罗蜜能消除一切业障

问: 释迦牟尼佛曾示现(金枪)马麦之报,说明定业不可...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心安才是福

几年前,我和一群朋友参加了名为突破性领导力培训课。...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

慈悲心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

无缘慈我们解释一下。在大乘佛法当中,慈悲心由浅入深...

出家是为自己还是为大众

问: 出家修行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大众? 慧律法师答:...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