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王日休  2020/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

【原文】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至西方。如肯往者,无不得生也。

观此,则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沉沦苦海,无由得出故。自以誓愿威力,招诱人生净土。如舟人招诱行人登舟,送至彼岸也。人唯恐不信耳。若信心肯往,虽有罪恶,亦无不得生。盖佛不可以凡人比。

凡人不为势利,不与人交。非有益于己,不与人交。此所以为凡人也。贤人君子已不如此,况于佛乎。盖不慈悲,不足为佛;不济度众生,不足为佛;不有大威力,不足为佛。为其慈悲,故见众生沉于苦海,而欲济度;为其有大威力,故能遂济度之心,成济度之功。此所以为佛也。

经云: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不能治命尽之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不能度一切不信之人。以不信比命尽者,可谓极矣。盖信者一念也。若人在生时,心念要去,身则随去。心念欲住,身则随住。是身常随念。

然犹有念欲去,而身被牵系者。身坏时,唯一念而已。一念到处,则无不到。是以一念在净土,则必生净土。况佛与菩萨,又招引人往生乎。

【演莲法师译文】

《净土传》上说:“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两位大菩萨,乘着大愿船,行驶于生死海中,在娑婆世界,接引众生上大愿船,送他们到西方净土。凡是愿意去的人,都能如愿往生。”

由此看来,这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在生死苦海中沉沦,完全没有办法出离,阿弥陀佛只得以自己的誓愿威力,来招引劝诱众人念佛求生净土。就像摆渡的人,招呼劝诱行人登舟,好把他们送到对岸去,唯恐人们不肯相信。如果真有信心肯去的话,即使是罪人恶人,也一样有机会往生。

当然,我们不可以拿佛去跟凡夫比。凡夫如果不是为了势利,不会与人相交;不是对自己有好处,也不会与人相交。这便是凡夫之所以为凡夫的原因。世间的贤人君子,尚且不会这样心胸狭隘自私,何况是佛呢?因为佛要是不够慈悲,那就没有资格称为佛了;要是不愿去济度众生,也就没有资格称为佛;要是没有大威神力,也没有资格称为佛。

正因为佛具有广大慈悲心,所以不忍众生沉于苦海,而发大誓愿要去济度。也正因为佛具有大威神力,所以能够实现济度众生的心愿,而成就济度众生的功业。这便是受人尊称为佛的缘故啊。

佛经上说,大医王能治一切病。但不能治寿命已尽的人;佛能度一切众生,但不能度一切不信的人。以不信的人去比喻命尽的人,可以说极为贴切。

信的意思,就是指我们现前的一念。譬如我们活着的时候,心念想要行动,这个身体当下就随之走动。心念要站住。身体当下就随之立住。可见这个身体总是随着我们的心念而动静自如。

当然,在平时也有心念要去,而身体却被种种牵累系缚的。而当人的身体即将死亡,在那关键的时刻,只是一念而已。一念到处,则无不到。所以一念在净土,则必定往生净土。何况佛与菩萨还随时在招呼接引念佛的人往生呢?

龙舒净土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念佛时的妄念怎么越控制反而越有

问: 我在念佛号时,总是有妄念进来。怎么都控制不了...

没有文化的人,念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

现在信徒来皈依三宝的也很多,皈依三宝就是皈依过了之...

持咒往生需要信愿吗

问: 《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发了菩提心后,要赶紧积集这两种资粮

什么是「资粮位」菩萨的相貌?就是这个「资粮位」的菩...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

要看淡权位

权位,只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塔,海浪一来,就垮了,连沙...

【佛教词典】双木

(杂语)与双树同。谓之娑罗双树。正宗记曰:趍拘尸那...

【佛教词典】佛所行赞

梵名 Buddhacarita,西藏名 Savs-rgyas-kyi spyod-pa ...

极乐世界莲花开敷的时间

西方三圣现前,就在那一刻,我这个我,就是代表着一切...

为父母供养令脱恶趣

佛陀时代,罗阅祇国有位那舍长者,心地非常仁慈,经常...

念佛和八十八佛哪种忏悔力量大

问: 念佛需要拜八十八佛忏悔业障吗?不是至心念佛能...

念地藏菩萨名万遍,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者如何定早晚课

课诵的原则,以定时做定课为主。内容应该包括供养、礼...

深信切愿不容易,如何才能生起信心

问: 我学佛不久,今年29岁,尽管我的家人基本上都在...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有何不同

【又是菩萨。名为善安慰说者。】 地藏菩萨跟其他的菩萨...

坟墓上的竹篮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