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净界法师  2015/09/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厌离娑婆有两个方法

从生命的差别因缘当中,我们的生命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娑婆世界;第二个是极乐世界。我们应该要“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怎么厌离娑婆呢?有两个方法:

第一个、思惟死殁无常——对治今生的爱取。

有些人前生的善业力强,前生的布施、持戒的善业,所以今生有很多安乐的果报——身体健康、身相庄严、眷属如意圆满。这个时候怎么办呢?这样的“爱取”怎么对治呢?修“死殁无常”。你应该观想死亡决定会到来,有生就一定要有死亡,迟跟早;第二个,死亡随时会到来,你根本不可能去规划,它可能今天就到来;第三个,你观想死亡到来的时候,除了佛法的功德以外,其它都“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

也就是说,死亡是我们迟早要面对的,但是我们往往到死亡时才开始后悔──该做的没有做、不该做的却去做。就是说,我们把死亡的因缘提前告诉自己:原来我有一天会死亡,而死亡的时候,有些东西是带得走的,有很多东西是带不走的。透过死亡的观照,我们就很清楚什么是真实的功德,什么只是暂时的因缘,让你知道如何来作取舍,透过死亡的镜子一照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就是对治今生果报爱取的方法。

第二个、思惟生死过患——对治来生的爱取。

有些人今生很苦恼,他把希望寄托到来生,来生做国王、大富长者、生到天上去,这样的想法也是有问题的。就是说来生的果报,有地狱、饿鬼、畜生这种刀山油锅的危机。

也就是说,我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阿赖耶识”,它含藏我们无始劫来所造的业,虽然我们今生造了善业,可是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的罪业还没得果报,就算你来生得到暂时的安乐,你在未来的生命当中也很容易堕三恶道。说是“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你去尝这个美好的食物,同时也把毒药吃下去了。就是让你做一生的大国王,然后下一生让你到刀山、油锅去过一生,我相信你也不愿意。所以三界的果报我们不能当归依处,因为它有三恶道的危机。

应该怎么办呢?我们放弃了娑婆世界,我们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我们开始欣求极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问: 如何克制内心的浮躁? 明证法师答: 修定,内心...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欣求极乐勤念佛 厌离娑婆修忍辱

有时候,我可能只是比别人多忍了十分钟,结果就不一样...

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念佛功夫成片如何界定

这个功夫成片首先是来自于禅宗参禅的一个术语。就是他...

阿弥陀佛遍法界,只需临终念感通

你看世间上连一轮月亮都能千江有水千江现,更何况阿弥...

《禅秘要法经》中的念佛方法

有一部经《禅秘要法经》,有一位叫禅难提比丘,他问佛...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向佛陀学习

释迦牟尼佛陀为什么有那样超人的成就,而成为世界史上...

弥勒菩萨下生后的世界环境

关于弥勒佛的一些情况,北传的四部《阿含经》中,除了...

改变命运的方法

大家都想改变命运,不想改变命运的人恐怕很少,因为人...

【推荐】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福报最好不要太大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

【佛教词典】冬安居

(行事)如夏安居。僧侣自十月十五日,迄明年正月十五...

【佛教词典】灌顶

(术语)梵语Abhi?ecanī,天竺国王即位时,以四大海之...

善男子善女人的解释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

佛法的57条正见

1.正见宝镜照妖邪,魔鬼不敢现影踪,狂慧虽有强词辩,...

善良被人利用,该怎么办

佛弟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总还是更为善良一些的,更...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

【漫画】诵地藏经造地藏像,为母除去恶疾

在所有菩萨当中,地藏菩萨是一位满愿第一的如意菩萨,...

当出家人的妈妈是种什么体验

都说出家要辞亲割爱,可不要以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妈...

多闻第一的阿难

阿难:又称阿难陀,王舍城人,佛陀的堂弟,也是他的侍...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

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短,切莫揭。这是当人,你看到人有短处,你要懂得...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终日在妄之性灵,即终日恒真之性灵

性灵不可以有无求,断常取。由无始妄认四大为自身相,...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