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大安法师  2020/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华严》以卢舍那佛为教主。此则如清凉云,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故。——《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好,这个玄门我们给出的是“教主法身同”,用了一个叫“主伴圆明具德门”。当以哪尊佛为主的时候,其他的佛菩萨都为伴,这叫“主伴”。

比如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间,一佛应世,千佛响应,千佛护持。但一千尊佛来护持,怎么护持?示现菩萨、声闻的身份,示现其他的护法居士,乃至于国王、宰相的身份。

绝对不能说一佛来了,其他的佛都去,让大家一看是一千尊佛都在这里。那就麻烦了,那我们就不知道要拜哪尊佛了,或者拜这尊佛的时候,另外一尊佛是不是生气了?那就麻烦了,因为众生都有分别,一定要主伴圆融。

好,《华严经》是以卢舍那佛为教主。那么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跟卢舍那佛是什么关系?这段经文是告诉我们这关系太密切了,阿弥陀佛就是卢舍那佛!

卢舍那是毗卢遮那的(报身)。毗卢遮那是法身,卢舍那是报身,那阿弥陀佛也是报身。如果卢舍那佛就是阿弥陀佛,或者说阿弥陀佛就是卢舍那佛,那么他们的法身就是毗卢遮那。

这桩事情是清凉国师(华严菩萨再来)说出来的,不是一般学者说的。清凉国师在《华严疏钞》里面就谈到:阿弥陀佛即本师卢舍那。

好,莲池大师在这里引用清凉国师的这句话,就说明莲池大师也是认可、赞成这种说法的,否则他不会引用。清凉国师的身份是华严菩萨再来的公案我们上次已说过了,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莲池大师又是什么样的身份呢?

这些都是我们从另外一方面去印证这句话是不是可信、是不是能成立的依据。

莲池大师是明末的四大高僧之一,另一位憨山大师也赞叹莲池大师的学问、道德、持戒、修行,憨山大师用了两个猜测——说莲池大师如若不是《法华经》所说的地涌菩萨之一,也肯定是极乐世界过来的菩萨。

那么这桩事情到了清末(我看有个公案谈到),光绪年间有一位出家师叫愿登法师,他修净土法门,每天持名六万声,临终是预知时至。其他的比丘师前来助念,他也闭上眼睛随大众一起念佛。

念了大约一支半香的时候,他就寂而无声了。寂而无声很久,愿登法师忽然睁开眼睛向众人称谢。说什么呢?

他说他刚才已经到了西方净土了,亲见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大士,仰蒙阿弥陀佛慈悲赐给他一件净衣,观音大士用甘露水洒在他头上。

这些都还不奇怪,他接着又说:我在那里见到了莲池大师在为大众说法,还睹见了七宝池里面众多的宝华(莲华),其中有我一棵莲华。我是蒙阿弥陀佛慈悲允许,回来告知众人,我已得生净土,奉劝诸位,专精念佛,他日净土相见可也。

说完这段话,愿登法师就安详而卧,念佛往生。是有这么一个公案。

你看他在极乐净土还见到了莲池大师在讲经说法,那说明莲池大师也不是一般人。

甚至蕅益大师也是同样的看法。他有一首诗(是给一位居士写的),第一句就是:“弥陀即是毗卢师,极乐即是华藏界。”直接就说阿弥陀佛是毗卢遮那佛。

这种说法,让我们一下子就感觉到《大方广佛华严经》跟《佛说阿弥陀经》太相近、太亲切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现前见佛,就是你当生能见佛。这就是你信心恳切,用功...

念佛法门的关键在哪里

佛陀宣说神咒以后,佛陀没有亲自去救阿难尊者,佛陀命...

阿弥陀佛就在我们身边

在几年的学佛修行路上,我曾经见闻过一些身边念佛人的...

净土法门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观呢

问: 请问净土法门执著有相,那怎样契入中观法门、缘起...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宏海法师:净土决疑论

(第一讲) 各位同学,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持戒对念佛往生的意义

若人无善心,不得闻此经,清净有戒者,乃获闻正法。 曾...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问: 色不异空和色即是空有什么区别? 大安法师答:...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佛教词典】虚空与空界差别

【虚空与空界差别】 p1169 大毗婆沙论七十五卷九页云:...

【佛教词典】别译杂阿含经

(经名)十六卷,失译。杂阿含经中之撮要别译。...

净业行人应当远离这十种地方

学净土法门的人,他的本怀是要出离三界的轮回,远离五...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

凡受三皈五戒者,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发菩提心呢?就是...

念佛人有病当全身放下念佛求往生

汝母年高,于净土一法,未能认真修持。宜常与谈说六道...

慧律法师《解脱之钥》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道后,到印度各地弘法度...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法照大师得文殊菩萨开示念佛法门

大历二年,莲宗四祖法照大师居住在衡州云峰寺,勤修不...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佛讲父母恩德

很多人对于佛教徒出家离欲十分不理解,而且认为佛教对...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极乐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