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大安法师  2025/0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摄大乘论》,它有一个观点,就是说,《摄大乘论》有句这样的话,如果有人念佛号,比如念多宝佛,他就即于无上菩提得不退堕。无上菩提就是佛果,他就能够得佛果不退堕,那你说这里,他说你念佛就能成佛,这不是一生就能成的,只是你未来成佛的一个远因,这是别时意,他是这样说的。

他把这个东西呢,就引用到观经的下品下生十念念佛往生这一点,也一样,如果你十声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好像念多宝佛就能成佛一样,这不是今生的事情,这是未来的事情,是未来作远因。就好象一个人有一文钱,他能得到一千文钱,这一千文钱不是当天得到,他是要经过很长时间,最后积累到了一千文钱,所以十声念佛,称念十声念佛往生亦复如是,为未来往生作远因,不是今生就能往生,这就叫别时意。

你这一听也觉得他讲得很有道理呀,振振有辞,符合一般的情理呀,所以当时很多人相信。但是经典可不是这么说的,净土经典,比如《阿弥陀经》告诉我们: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到若七日,一心愿生,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他没有说是未来呀,他是指今生,包括四十八大愿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你只要植众德本念佛,阿弥陀佛临终会带观音、势至、菩萨圣众前来接引,也是指今生的事情,不是说为未来作远因。

所以对这个问题,善导大师对别时意的观点是非常痛心的。因为这观点一出来很多人就不念佛了,那善导大师说,你怎么会出这样的语言呢,我们一般的人,对凡夫小乘的论点都能够这样相信,难道诸佛的真诚的语言,反而把他放在一边吗?要知道阿弥陀经讲,念佛当生得往生,可是十方恒河沙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说诚实言,来证明这桩事情的,十方诸佛的证明的语言你不相信,你就相信一般的论里面,这个世间的这些大德、高僧乃至菩萨造论你能相信。

所以善导大师特别提出原则,一定要相信佛的语言,不要执着菩萨的论点作为指南,如果你执着这个呢,那就是自误误他了,而且进一步的对《摄大乘论》的观点加以辨析,实际上《摄大乘论》讲的是你有愿,他讲要往生要成佛,一定要有愿有行,你光有愿没有行,他就不能往生嘛!要行愿相扶,所为皆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方能消宿业,竭诚自可转凡心

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前面是讲因地的随顺,...

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的吗

问: 请问用念佛机念经或念佛,作用是一样吗?特别是念...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极乐」的三种解释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佛说阿...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起贪计身见愿

第十 不起贪计身见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若起想念贪...

往生是活着去还是死后去

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推荐】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

做佛事一事,(光)前已详言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

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在古德的开示上说: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有二个毛病...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四十八大愿——(第17愿)诸佛称名赞叹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

恶人尚且能往生,何况善人

隋天台智者大师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现前见佛,就是你当生能见佛。这就是你信心恳切,用功...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佛教词典】过去七佛

(名数)第一毗婆尸佛Vipa?yi,第二尸弃佛?ikhi,第三...

【佛教词典】所知障种断之渐顿

【所知障种断之渐顿】 p0744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

做一名优秀的女佛教徒

我们学佛后的女人,应该如何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把每一念照顾好了,你临终就不用担心了

我们一开始在安住真如的时候,第一个先离一切相,先找...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浓厚,烦恼根深。日逐现行,交错于前。...

临终被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往生

问: 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

做个常不轻菩萨

佛经中一位常不轻菩萨,是我们生活中,学习的榜样!我...

星云大师《佛教的道德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我们昨天讲过佛教的财富...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着要一心不乱

一位童子说:『关于刚才的问题,我就想到师父跟我们讲...

懂得尊重身边每一个人

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的鸽子看到...

「嗔打报仇戒」与「不化众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报嗔,以打报打。若杀父母兄弟六亲,...

忏云法师对戒杀戒淫的开示

还是都讲吃素好、戒杀放生好。祖师说:千百年来碗里羹...

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

道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 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