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2024/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后,便专志开示念佛宗旨。《彻悟禅师语录》其中有一段开示尤为精辟:“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这十六字是净土修行的一大纲宗。以十六字纲宗为核心,大师进一步演绎为净宗修持八大要领: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这段开示,可以作为修学念佛法门的指南。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了生脱死之心不真切,就不能得到真实利益。无量劫来,在六道中流转,死后所积累的枯骨,堆起来高过于须弥山,阿罗汉证果后,观察累劫在地狱中受苦,吓得毛孔里面流血,所以要发了生脱死的心,而且要真实恳切。生死心若真切,就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净土宗修行方法极其简易,就是深信、切愿、持名,一句弥陀名号,犹如金刚王宝剑,威力无穷。真信切愿持之,就能往生西方!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预知末世众生,不能自力断惑了生死。《无量寿经》中记载法藏菩萨在因地时,经过五大劫思惟,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用弥陀佛号救度障重众生,生彼净土,十方诸如来,共同一法身。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持名念佛,更是往生净土的捷径!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如何摄心?印光大师开示:念佛之要,在于都摄六根。当念佛时,摄耳谛听,即是摄六根之下手处,摄心重点在六根,摄六根的下手处在摄耳根。

如何专注?就是全神贯注在一句佛号上,必须恳切至诚,心不恳切至诚,就无法专注,可用记数念佛方法,从一至十,终而复始。记数一法,息妄效果好,最能养神。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我们在顺境上起贪,在逆境上起嗔,处处执著就是痴,因贪嗔痴而起烦恼如何对治?就用专心念佛,佛念一起,烦恼自去,如提不起这句佛号,烦恼就会反客为主,伤害我们的法身慧命。修心,就是要对治现起的贪嗔痴。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四重戒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观经》净业三福,特别强调要严持净戒:“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严守这四重戒法,是修行净土的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念佛的人,不应图安逸,贪享受。忏悔、念佛和修种种苦行以消除业障,增长善根。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

一心不乱,是念佛所追求的目标。一心不乱有事一心、理一心。事一心,从事相上达到一心不乱;理一心,是心具心造,心作心是事一心不乱,属定理一心不乱,是由定发慧,证念佛三昧。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为什么重视种种瑞相呢?念佛一法是难信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为增长对念佛法门的信心,所以需要对种种瑞相加以记录,编辑成书。《净土圣贤录》、《往生传》等书籍,记载着二千年来大量的往生事迹,启人信心,影响巨大!

太虚大师谈到中国由禅而净、提倡净土的大师们时,说:“……而成就最高,得大受用者,当首推红螺山彻悟师。他的语录,对禅净一贯,卓特独到。”我们一定要遵循这八大要领来修行,才能获得念佛的真实利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问: 请师父开示,是否得了绝症或阳寿将尽的人更易得...

圆瑛法师:多念几声佛

大凡人之修行与不修行,就在身、口、意三业分别。若身...

临终时,没有一个妄想可以对治的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自性功德力。自性功德力跟六根,...

修行时要先「调五事」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

修行人是境遇愈坏愈好

出家要在大丛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个人。人多才...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

念佛含摄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从这里来看,很多净业行人要注意了,我们自己做没做到...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佛是从哪里产生的?佛是由我们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

彻悟大师「十信」解读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众生对于至极圆顿、唯佛与佛乃能...

【推荐】六道之中,情难长久

娑婆世界的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沉沦在是世情的罗网中...

勿使「菩萨」的真意义埋没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庙宇的偶像为菩萨,从事烧香、礼拜、...

【佛教词典】四阿赖耶

指对阿赖耶识之贪著有爱、乐、欣、喜等四异名。摄大乘...

【佛教词典】摄大轨

(经名)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

除灭嗔恚得无忧

昔日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城中有一位婆私吒婆...

菩萨云何应住,你安住了没有

我们今天身为一个净土宗的人,把自己的内心准备好,这...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

别把生命的能量,都消耗在享受上

修道如果懂了《黄帝内经》,你就会更加谦卑,知道自己...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

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

在家诵《地藏经》容易招感不好的东西吗

问: 师父,我原来诵《地藏经》,有的居士说在家诵不...

遇到横祸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绍另一位潘谢映梅老太太,本来末学不认识她,是除...

喝同样一杯水也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果

所谓六根对六尘,因为六根在接触六尘,不去分辨的时候...

文殊菩萨祝圣仪轨

一、香赞 戒定真香,焚起冲天上,弟子虔诚,热在金炉上...

丰子恺:素食以后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

星云大师《禅者云游与参访》

各位贵宾,各位护法信徒: 我前天和昨天都在这里讲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