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净界法师  2020/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邪因缘论」与「无因缘论」

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出世时,当时的印度是一个文化非常发达的国家。以佛教的说法,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其实就是九十六种哲学家。这些哲学家都试图解释生命的相貌,所谓的“生从何来,死将何去”,都想要解释生命的道理。

在整个印度的思想中,我们归纳成两种思想:

第一种,邪因缘论。邪因缘论认为,生命是有轨则的,但是这个轨则以佛教的角度来说,是错误的轨则。什么轨则呢?他们认为生命是有一个强大能力的主宰者,比方说大梵天或者是种种的天地鬼神,这些尊神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决定我们生命的吉凶祸福。

换句话说,在邪因缘的思想中,它认为生命的快乐跟痛苦,我们自己是不能决定的,你造善造恶跟你生命的快乐痛苦没有关系。那么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怎么办呢?唯有向这位尊神来皈依、来祈祷。当然这个因缘的说法是错误的,叫邪因缘论,我们佛教叫作心外求法。就是你的心外有一个真实的东西,它能够主导你生命的吉凶祸福,这个完全是他生的思想。

第二种思想是无因缘论。这种思想比前面的思想更可怕,因为邪因缘论至少创立了一个宇宙的天神,我们会知道害怕。而无因缘论认为人生是没有理由的,生命只是偶然。就像是树,风一吹,它掉下一片树叶,这片树叶往东飘,往西飘,完全没有理由。也就是说,会得到快乐或得到痛苦,完全是个人的运气。

那么无因缘论就造成一个很严重的思想,就是人死如灯灭,没有来生的观念,就是一个人死亡就像灯消失掉了。没有来生的观念就很严重了,因为你造善造恶就没有意义了。佛教造善造恶的思想,是建立在来生的安乐这个角度。

如果我们对来生无所期待,那怎么激励一个人断恶修善呢?人只要及时行乐就好了。所以无因缘论的断灭见最为可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来果禅师悟道因缘

来果禅师,法名妙树,号净如,俗姓刘,湖北黄冈人。来...

犯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

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

一切佛法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或者叫性空缘起,也可以...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明海法师自述出家的心路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缘,看了一本介绍弘一...

唯识学的因缘观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因缘...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

因缘生灭念无常

现今是末法时代,灾难不少,总不禁让人心头一颤,又有...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极乐世界依报庄严之地上庄严

一、七宝金幢,辉映地表 【原文】 此想成已,见琉璃地...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

【佛教词典】嘉尚

唐代慈恩寺僧。生卒年不详。为玄奘门下四哲之一。慧性...

【佛教词典】无想等至

【无想等至】 p1063 五蕴论六页云:云何无想等至?谓已...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解梦

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在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

【佛学漫画】人身难得

人身得来非常之不易,命中率极低,遇正法更难,如果这...

带着「需要」去看望

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

九界同归,修行人最后的归宿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佛顶山,给大...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

详解佛教《四威仪》偈语

佛教《四威仪偈》是自古以来在佛门中广为游行的讲述行...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