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净界法师  2020/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受等流。

二、等流果。领受等流果——谓出恶趣,次生人中,如其次第,寿量短促,资财匮乏,妻不贞良,多遭诽谤,亲友乖离,闻违意声,言不威肃,贪瞋痴三,上品猛利。

领受等流果是说,你造了一个杀盗淫妄的罪业,然后也付出了代价——你造这个业,又没有去忏悔,就到三恶道去了。三恶道把这个业偿完以后,你出来做人,你的事情还没有完。因为你没有忏悔,还有剩余的势力。什么势力呢?“如其次第,寿量短促”,这是杀生的余报。你得人身时,寿命比一般人短,人家是平均寿命八十岁,你可能六十岁、五十岁就走了。

在经论上讲,“寿量短促”这个杀生的余报,不专指人,天人也是这样。经论上说,天人修了天福到天上去,有些天人会早夭,因为他还有杀生的余报,没有忏干净。虽然天人身体都很健康,但是他为什么寿命比一般天人短呢?其实他福报也不差,但是在造福报时夹杂着杀生的罪业,他享受福报的时间就不会太长了。所以诸位!我们总结的时候会告诉大家,业是错综复杂,各受各的,是不能互相抵消,各各独立的。

第二个,资财匮乏。匮乏是一个说法,另外一个比较常说的说法就是偷盗会让资财不坚固。一个人有资财是来自于布施,但是有些人布施的当下又犯偷盗,他得果报时那个果报体就不坚固了,经常被骗或被偷,这就是资财不坚固。

在佛教史上有一个华严宗的祖师叫杜顺大师,他有一天去外面办事,他的包丢在路上,回来时才发现包不见了。他的侍者很紧张,要回去拿,他说算了算了,天黑了不用拿了,明天再拿。侍者说明天可能被捡走。他说没事,绝对不会被捡走。结果他的侍者隔天去拿时,果然把包拎回来了。

侍者就问师父说:“师父,您怎么那么有把握说您的包不会掉呢?”杜顺和尚说:“我三生三世都没有犯偷盗的业,所以我那个果报特别坚固。”

地震时,有的房子会倒,有的房子就不会倒,这个跟偷盗有关系。有些人的钱财很坚固,水不能淹,火不能烧,盗贼不能偷盗,因为他没有犯偷盗的业,他得果报时,布施业现出来,他的果报坚固。所以如果你的福报很大,但是钱经常被偷被骗,那就是有两个业,布施的业后面有偷盗的业,这两个都各自算。

妻不贞良。就是眷属有不贞洁的情况,有婚外情发生,这是淫欲的余报。

所以我们遇到事情,都要往自己的道业上去会归。

多遭诽谤。以下这四个就是口业,恶口。多遭诽谤就是说,这件事情明明不是你做的,但就有人经常诽谤你,你就莫名其妙遭到很多非理的污蔑,这就是过去生造恶口的余报。

接下来,亲友乖离,就是莫名其妙就会有人挑拨离间,让亲友之间的感情不和睦,这就是过去生两舌的余报。

闻违意声,这是妄语的余报。闻违意声就是说,人家跟你讲一句话,他的本意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很自然解读到负面的地方去,经常听到违背你心意的话。

言不威肃,讲话没有威德,就是经常戏论。我过去曾经看到一对夫妻——我的学生,他们来跟我讨论事情时,都把小孩带过来。我明显地发觉,这个小孩跑来跑去不乖时,父亲叫他坐下,这小孩不听;母亲叫他坐下,这小孩马上坐下来。后来我就问他说:“为什么小孩听她的不听你的呢?”他说:“我这做父亲的整天跟他开玩笑。”所以,你经常跟小孩子戏论,虽然无伤大雅,但是以后就会有问题了,你讲话他不当一回事,就是,你讲话没有力量了。

诸位!你看,有些人讲话很有力量,他讲出这句话,大家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接受、去做;有些人讲话,人家不会想去做,他没有主导力。你经常说戏论的话,就有问题了,你讲话没有主导力量,你的话没有产生一种吸引力让别人服从,就是没有威德。

贪瞋痴三,上品猛利。这就是当我们造了恶业,在三恶道出来以后,还有这十种的余报。这些都是个别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叫作领受等流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四种因果

原文: 子有四因者:一者报恩者,谓父母于子,宿世有恩...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心强业重,得果报时那个势力就不同

讲一个例子给大家参考。佛在世时,另外一个护法叫作波...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情绪变化多端,心中一定藏了很多相状

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有两个重点:第一个...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佛教词典】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苦法智忍能为五种对治】 p0848   大毗婆沙论三卷八...

【佛教词典】烂脱

(杂语)一行之大日经疏,文句前后,义理不连续,是名...

信佛不依佛之教法,则佛性不能发挥出来

信佛不能依佛之教法去行,则仍不能将佛性发挥出来。 佛...

千万不要犯下诽谤净土的罪业

莲池大师曾经有个比喻。如果有一个人,一天讲一万声语...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净土经论撷要

弥陀因地 《无量寿经》云:过去久远劫前,有佛出世,名...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

百八首诗胜楚歌,闻者厌离娑婆

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1686~1734年),活动于清朝的...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

【佛学漫画】黄檗禅师

黄檗禅师...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

【推荐】老豆腐的故事

好,各位有缘,大家吉祥。阿弥陀佛。 今天呢我们跟大家...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