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大安法师  2020/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有前生后世,可是我记不得前生,也看不到后世。我觉得前生和后世对我而言好比另外一个人,我为何要给不相干的人买单?又何苦为不相干的人修苦行呢?

大安法师答:这大概是很多刚入佛门者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初学者对于佛所说的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有种种的疑虑。

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是佛教理论最坚实的基础,离开这一点,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前提,修行也就没有了理论上的依据。

一个佛教徒,对于三世因果应该有非常坚定的信心。

确实,从我们凡夫的生命轮转过程来看,虽然我们有前生后世,但由于我们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经过十二因缘,进入投胎就有了隔阴之迷,所以我们记不得前生了。

但记不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在古往今来的很多事例中,偶尔记录有人能够记得前生的。现在西方超心理学也在研究一些个案,就是有些人一生下来就知道自已前生是什么身份,从什么地方来的。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当中,人在中阴身阶段,会喝孟婆汤(又叫迷魂汤),喝了他就忘记前生所有的事情了,进入下一个生命的轮回。

这在西方文化称为“遗忘川”,遗忘川的川水喝了之后也记不得前世的事情了。但不记得并不意味着下一世是另外一个人。

我们的阿赖耶识带着前生善善恶恶的印记,在今生我们长相的美丑、福德的大小、智慧的浅深,都跟我们前生的业力相关。

阿赖耶识是不断不常啊,你说生命是相续的吧,现在却换了一个面孔;你说不相续吧,今生确实是他前生的一种延续。就好象火,传到一个灯,这个灯灭了,火种又传到另外一个灯上。

所以对我们来说,前生后世既不是一个人,又是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为自已未来的生命负责。

我们持戒念佛,我们的神识在我们临命终时,会离开四大假合的身体,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莲华化生。这也是同一个人去的呀!

如果不信愿念佛,经过中阴身,经过投胎,我们就忘记前世了,忘得是一干二净。虽然忘记了,但我们前生的业力习气,会在我们这一生展示出来。

比如你前生是一个牙科医生,这一世你就会经常注意到其他人的牙齿;如果你前生是一个杀猪的,大概你今生看到猪就心里痒痒的,想捅它一刀。这都有生命习气的延续。

那么至于问为什么要给不相干人买单,不是这个概念。佛教吿诉我们心、佛、众生等无差别。

我们和其他的众生,在体性上是平等的,是同体的,是自他不二的。任何人与我们都不是不相干的,都是有关系的。《梵网经》说,六道众生,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啊,怎么能跟我们不相干呢?

在无量劫的六道轮回里面,所有的众生都跟我们有直接间接的种种因缘,我们要有同体感!

既然同体,我们就要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就等于帮助自已,损害他人就等于损害自已。

原来九华山有个含笑而逝的肉身不坏的老和尚——大兴和尚。他常常在口上讲的话就是:“好人好自已,坏人坏自已”。所以要有一个最基本的理念,就是“同体”。

不要把别人看得不相干。如果觉得别人不相干就会冷漠,甚至是种对待、仇隙的关系。这就是一切斗争、一切仇恨、一切战争的根源。

所以我们要把所修行的一切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这就放大了我们的功德。我们往生,也令法界众生一起往生,这就是修微妙的菩萨行。

观世音菩萨就向我们表达了一个同体感:上与一切诸佛同一慈力,所以他的天冠上是一尊站立的佛像;下与十方众生同一悲仰,他的身光里面有六道苦难的众生。

一切众生都跟我们息息相关、唇齿相依,都在我们的自性自心里面;佛也不离开我们的念头。这是我们学佛要建立的起码理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妙莲老和尚《法海释疑》

正知正见 问: 老和尚为什么要造大道场?我们在埔里...

如何策发自己不生退心

问: 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诚然是古德对后世学者之警语...

如果佛性本俱,过去现在未来也本俱吗

问: 如果佛性本俱,是过去本俱,是现在本俱,还是未...

星云大师《如何安排生活》

我们常听到人说:真忙!忙得不可开交。一事未了一事又...

是谁在流转三界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

如何修忍辱效果最好

问: 许多居士认为,修忍辱最难。请开示,如何修效果...

只要念佛仰凭佛力,这块业障大石头就解决了

首先看第一愿 国中无三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

大安法师:学佛后患病对佛法失去信心,要怎么解决

问: 我有一兄长,在患精神分裂症之前修学过佛法,但...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如何让爱情不成为修行的障碍

问: 请问师父如何将男女的小爱、贪爱与成佛路上修行的...

大安法师:如何读诵佛经

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

执着金台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 若有众生执着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此众生可往生...

深积善缘,普劝往生

对一切众生跟我们有恩德的,哪怕是给过我们吃一顿饭的...

【佛教词典】中阿含经

梵名 Madhyamāgama。音译作摩地岩阿甘。凡六十卷。东...

【佛教词典】三障

(名数)障正道害善心者有三:一、烦恼障,贪欲瞋恚愚...

星云大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

了凡四训:改造命运的窍诀

前 言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了凡居士写给孩子的四篇家...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三、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

学佛是要提升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现在有人以时尚佛教作为噱头吸引眼球。其实,佛教的时...

勿做「小资」学佛者

都市中,有小资阶层。小资者,小资产阶级也。 生活上...

宏海法师:阿弥陀经直解

(第一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

如何平衡生存与金钱的关系呢

问: 师父,都说追求金钱就是欲望,但世间的生存我们...

「十缠十使」是我们修行中的大障碍

《怡山发愿文》全文字数不多,却字字珠玑,把我们的三...

信徒也分三等

所谓一样米养百样人,世间人各有不同的层次和等级,就...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

【推荐】天赐养老钱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