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是谁在流转三界

净界法师  2024/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是谁在流转三界

我们讲到五蕴的主人,藕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他曾经对我们修行人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我们要先知道一个事情,流转三界中,到底是谁在流转?流转者谁?这个很重要!到底谁在流转?

我在流转,我们一般讲就是我们这个色身,不对呀!这个色身死亡以后就消失了,你的来生又换了一个新的色身,所以不是色身在流转,色身每一期生命都不同,它是片段的,一块一块的,那到底谁在流转?对了!一念的思想在流转!当你色身消失的时候,你今生的思想会贯穿到来生去,思想会通过死亡让你来生继续受用。

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生命有很多事情是不断的在重复的,除非你用佛法来调整你的思想,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今生很可能继续的造,因为他思想贯穿。你看有些小孩子,他也没人教,他很喜欢布施,你给他一个苹果,他看到你来,他很自然切一半分给你,你说他有接受教育吗?他那么小,哪有接受什么圣贤教育,习惯性的思考,我们看这个动作,这个人福报很大,布施的思想,富贵从布施中来;小孩子经常跟人争吵,这个人生命当中很可能会丑陋,嗔恚丑陋,你看庄严从忍辱中来;如果小孩子把东西都藏起来不与人分享,这个人贫穷下贱,贫穷从悭贪中来。小孩子他不会掩饰自己,他最纯真,三十岁看不准了,他的行为都修饰的很好了。

所以我们的思想其实继承了过去,当然我们也可以做调整,让今生重新改变,我一定要改变!总而言之,整个流转当中,主导我们的是思想,而思想当中,最可怕的是思而不是想,想是一时的,思就是我们心中坚定的一种意志力。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舍利弗尊者,大家都很清楚,他曾经五百世变成毒蛇,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说明一下:在过去婆罗蔓国,有一个做买卖的生意人,这个人很会做买卖,他做了买卖以后,他挣到了钱,除了他日常开销以外,他干什么去呢?他也不是去买房子,也不是买车子,他买黄金,他特喜欢黄金。所以,他把他所赚的钱,大概日常开销以后,就赶快去买黄金,慢慢慢慢他黄金多了,他觉得黄金虽然颜色光泽很不错,但是没有造型,他就把他所挣的黄金打造了一个花瓶,他更喜欢了,除了光泽还有造型。他拿一个盒子装起来,藏在他家里面地洞里去,他一天工作回来把黄金打开一看,噢,一天的疲劳就消除了,数数现行都无惭愧,见是功德深深好乐,贪爱黄金,他那个贪烦恼是恶念,当然,他也没有遇到佛法,也不知道怎么调整,他看到黄金这个金瓶以后,他更喜欢了,他赚了钱都把它弄成金瓶。他一辈子做了七个金瓶,但是人的精神体力有限,他后来就死掉了。

死掉以后我们知道,色身的死亡,他的思想还在,贯穿到来生变成一只大蟒蛇,守在黄金洞穴旁边,谁靠近,它就出来警告你,你再不识相,它就伤害你了。后来做了五百世,死了以后,又变成毒蛇,死了以后,又变成毒蛇,第五百世的时候,它突然间找食物的时候,它三天都找不到食物,觉得很痛苦。

一个有善根的人对苦境的刺激,一个人接受痛苦有两种情况:第一个自暴自弃,这个人没有善根;第二种有善根的人,他有善根,痛苦一刺激他,他启发他的正念,他开始反省,一个人只要他的心开始向内反省,这个人就有救了,因为我们一般都是向外攀缘,你就没有办法自我调整了,自觉、自审、自调。它开始回光返照,为什么我做了这么多次的毒蛇,到底怎么回事?它就知道它贪爱这个黄金,造成了它五百世毒蛇的身,它非常惭愧。

它是很累了,它拖着疲惫的身体跑到马路上找到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看到这个毒蛇很怕:你不要过来,不要过来。它说你放心,我不伤害你,我求你帮我做一件事情,它说我为了我这七个金瓶,我付出了五百世毒蛇的这种痛苦的果报,我想把其中一个金瓶供养给寺庙,由此请佛来超度我这毒蛇之身。这个年轻人被它感动了:好,可以!他就用扁担一边坐毒蛇另外一边放金瓶,两个就挑着到寺庙去。这个寺庙欢喜地接受它的金瓶,也为它说法,说法以后,这个毒蛇是有善根的,听了满心的欢喜,它说,我干脆七个金瓶全部捐出去了。它本来只带一个,它回光返照,只想舍一个而已,它又带这个法师又到它的山洞,把六个金瓶全部挖出来,全部供养出家人,后来它就绝食不吃饭了,就死掉了,死掉以后就升到忉利天去了。

诸法因缘生!为什么它从毒蛇转成忉利天,是谁在主导它的生命?

对,它的思想!它的思想改变了,它从一种贪欲悭贪的思想转成一个布施的思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你忏悔,你怎么知道你罪消了没有?怎么知道?我遇到同样的环境,我没有想要再造第二次的念头,心若灭时,你这个业就不可能得果报,因为业后面那个动力,那个马达被关掉了,这个业就变成什么?唯识学上说不增长业,你只要不刺激它,它不可能得果报,它业种还在,但是它这个种子已经枯黄了,它没有生长功能了,业要得果报一定要不断的造作,今天做,明天做,要增长,要增长这个业才有力,才有气势。

所以,忏悔所对治的业在唯识学上说,我曾经造了杀盗淫妄,但是我真实地忏悔了,我从今以后也没有再起现行,这个业也没有消掉哦,它潜伏在阿赖耶识的大海的深处的某一个角落,你只要不要再刺激它,它没有得果报的力量。那么这个业等到成佛,等到成就初地菩萨再来处理它,带业往生就是这样,带业种,不能带现行,你不能再起现行了,这个业只要还有现行的滋润,只要你还在造现行的业,这个业就不能带。我们讲带业往生,只带业种,不带现行,如果你现在还在造一个罪业,这临终会障碍。

所以持戒是很重要,因为你这个业已经不造了,变成业种,叫不增长业,可以带,但是这个业你还在造,那你临终你要小心了,你临终是两种力量:一个是念佛的力量,一个是造业的力量,可能造业的势力会强过你往生的势力,因为它是你习惯动作,它是你熟境界啊。所以我们往生的人,除了持戒以外,要忏悔,就是让你的业要经过你的忏悔后,那个私心所要断掉,你断相续心。舍利弗尊者他就是断了相续心了,他本来是一个毒蛇的一个思考模式,悭贪,不舍,又贪爱执着,后来转成一个布施的心、慈善的心,这就是为什么他的生命可以改变的理由。

所以,流转三界中,是谁在流转?就是你一念的思想在流转,你这个色身,它只是一个果报而已,就像一个房子而已,你用完就丢了,房子里面那个人才是最重要的,房子坏了以后,那个人又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去了,那个人不调整,就没有救了,你的思想,如果你的思想不改变,你的生命就历史不断的重演,如果你今生贫穷,你来生还是贫穷;如果你今生丑陋,你来生还是丑陋,因为你的思想没有变,所以它的业感没有改变,从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知道,当我们想要成佛,当我们想要往生的时候,我们开始知道要从我们的思想改变了,因为它主导,它是我们生命的主人,它是一个主导者,其它的业力只是一个枝末而已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相不相同

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一样,还是不一样? 你不能说一样...

慈舟法师: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此苦海甚深无底,广阔无涯。因摸...

不肯仗佛力了生死,怎能不反思

参禅一事,不是小根基的修行人做得到的。即使大彻大悟...

不必害怕生死之际的业力发挥

关于临命终时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是今生的还是多生的...

业力

社会上,由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的经营运作,因此...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

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诸位同...

【推荐】这些牛都是过去在寺院住过的出家人

有人觉得:我们这里规矩太严,动不动就打香板,这样打...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信仰的虔诚与否与贫富无关

( 导语: 不论世俗之中还是在佛门里,人们通常都会看...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

非时行淫的危害

为什么把在家人非时行淫说为邪淫呢?因为在经期、怀孕...

【佛教词典】昙摩伽陀耶舍

(人名)Dharmagataya?as,比丘名。历代三宝记十一曰:...

【佛教词典】行事钞历代重为大训

资持记·释钞序:“伏自蕴结中天,五宗竞演。译传东夏...

二六时中该怎么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爱听佛经的鳄鱼」与「吃素的猫」

700公斤大鳄鱼爱听佛经性情温驯 中国台湾网消息据台媒...

锡杖功用与功德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净行品》偈颂第六部分乞食道...

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过失

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

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

除种种重障,必先行忏悔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西方合论》的...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自私自利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