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净界法师  2021/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利弗成佛国土的大菩萨有哪些功德相貌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叹。常修佛慧,具大神通,善知一切诸法之门,质直无伪,志念坚固。如是菩萨,充满其国。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离垢世界的菩萨的相貌。古德用十种功德来解释以下的菩萨的情况:

第一种功德,叫做“众圣难量德”。就是数目很难很难去思量,太多了。说“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是一般的算数或譬喻所能够去算清楚的,除非以佛陀的这种中道大圆镜智的智慧,其他九界众生是不能了解的。我们看得出来,舍利弗尊者因地的时候他花的时间长,用共愿共行来招感众生的时间也花得特别长,跟众生结的缘特别广,所以往生到离垢世界的众生的数目很多。众圣难量德。

看第二个,“若欲行时,宝华承足”。这个地方是说明“身心清净德”。这个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戒行,尤其是微细戒,特别的严格,所以他招感果地的时候,他成就以后,他一抬足,地上自然出现大宝莲花来接他的双足。这个是讲到他的清净的功德。

第三个,“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这个讲到他的智慧,叫做“妙因宿植德”。这些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对于大乘的中道实智的智慧坚固成就。一切功德的根本就是智慧,所以,你要没有智慧,你那些福报就意义不大了。因为你没有智慧,你那个福报就是有漏,就不能构成波罗蜜,不能到彼岸了。一个菩萨能够叫做“久植德本”,那起码是初地以上,大乘见道位以上。

第四个,“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这个地方指的是“良缘殊胜德”。一个菩萨要进步,有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亲近的佛陀要多,因为所有的十法界里面佛陀是最殊胜的善知识,他有广大的方便力。在经典上说,你只要见过佛陀,佛陀不会让你空过的。他不会只是让你空空地供养,他一定会对你做出有帮助的东西出来,不可能让你空过。这些菩萨他有什么殊胜的因缘呢?经常亲近佛陀。当然我们娑婆世界的问题就是,我们很难见佛,我们只能见到佛像,相对就比较吃亏了。这些菩萨因地的时候,却能够“于无量百千亿佛所,净修梵行”。

第五个,“恒为诸佛之所称叹”。这个叫做“名称普闻德”。他的福德智慧具足,而且他也经常得到诸佛的称叹。

第六个,“常修佛慧”。这个地方指的是“欣求智慧德”。这个菩萨对于中道的智慧,不管是实智,不管是权智,他对这个智慧特别的好乐,好乐智慧。

第七个,“具大神通”。这个是“慈悲化度德”。菩萨要度化众生,有两个方法:第一个,神通;第二个,说法。神通当然就是跟禅定有关系,他能够深入正定,行众三昧,他有这个神通才能够观机逗教。所以叫做“慈悲化度德”。

第八个,“善知一切诸法之门”。神通跟说法这两个跟度化都是利他的,他有所谓的“善巧方便德”,对一切方便的五乘法门怎么样使令一个众生安乐,怎么样使令众生解脱,他完全是通达的。

第九个,“质直无伪”。就是内心纯正,没有虚伪之相。他这没有虚伪之相不是不打妄语,没那么简单。他那个没有虚伪,就是他的心很少打妄想。他的心就是蕅益大师说的正念真如、纯正无妄。纯正无妄就是,他的心经常观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一切法是唯心所变现的,所以他内心是正直的。我们一般人打妄想,这时候心就弯曲了。

第十个,“志念坚固”。就是菩萨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时候,他内心不生疲厌。这个不生疲厌在所有功德里面最重要也最困难,这个叫做“具足普贤德”。就是他在菩萨行愿能够“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普贤德要圆满,一定要八地菩萨,无功用行。我们凡夫在行菩萨道,不管是学习佛法,不管是教化众生,只要你心中有所作意,你就会疲惫,你就要休息。只有八地菩萨他不需要休息,他就是“无功用行我恒摧”,没有有所得的作意。

“如是菩萨,充满其国”。就很多很多的大菩萨,这十种功德的菩萨来充满其国。

诸位!我们往生到净土去,我们一般的凡夫是最低阶的,叫做凡圣同居土。就是带业往生,我们在凡圣同居土。当然我们这个凡圣同居土的特点,它没有三恶道。你只要在这个净土待着,就算你有那个罪业,但没有那个因缘触动,就不会到三恶道去。稍微高一点,就是声闻人往生的方便有余土。第三个就是指标了,就是实报庄严土了,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社会上的精英分子。这些大菩萨是干什么呢?帮助佛陀来弘扬佛法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个华光如来他有这些十种功德的菩萨充满其国,领导这些十种功德菩萨来从事三乘的教化,就所谓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憨山大师《心经直说》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此经题称般若者何?乃梵语也,此...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

观音菩萨近代显化的一段真实圣迹

台湾有一个海洋学院毕业的人,初始不信佛教,但福德因...

药师法门的意义及修持仪轨

第一:我们为什么要修学药师法门 我曾给我的《药师经》...

《心经》那么好,要如何去运用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从观自在菩...

圣严法师《念观音,学观音,做观音》

2006年11月9日,这一天正是观世音菩萨出家纪念日,圣...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

贫女燃灯供佛蒙佛授记

曾有一段时间,释迦牟尼佛住在给孤独精舍,波斯匿王非...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一、《圆觉经》: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

嫌弃是损福报最快的方式

如果你去仔细观察,很会嫌弃和抱怨的,都没有多少福报...

抛弃阻碍人生道路的包袱

包袱是一种累赘,总是会在不适当的时刻让你感到无奈和...

打坐完有这两点需要注意

前面是讲调心调息,现在看调身。 然后微微动身,次动肩...

【佛教词典】钵

梵语 pātra,巴利语 patta。系钵多罗、钵和罗之略称...

【佛教词典】小乘四部

(名数)义净三藏渡天时,天竺之小乘宗唯有四部。寄归...

四十八大愿——(第9愿)皆得神足飞行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烦恼如屋笼罩众生 假如我去问一百个人,你有没有烦恼?...

圣严法师《提起放下》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

教育小孩要讲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三世...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人生只是过客

在前一世纪里,有一位美国的旅行者去拜访著名的波兰籍...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问: 谁都可以静坐学佛吗? 大安法师答: 谁都可以。因...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

观身不净是对欲望的强制压抑吗

问: 请问师父,在修止观的时候,如果观身不净是否打...

善根增长,烦恼淡薄的两帖药

刚开始都是带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来听听课,也来...

蚂蚁的力量

小小蚂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个毫不起眼的角色,它们...

圣严法师《忏悔与负责任》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