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彻悟大师  2023/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重宗旨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以唯心为宗。此唯心之义,须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现量、比量、圣言量也。

现量者,谓亲证其理也。如罗什大师,七岁随母入佛寺,见佛钵,喜而顶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钵甚重,何能顶戴?”是念才动,忽失声置钵,遂悟万法唯心。高丽惟晓法师,来此土参学,夜宿冢间,渴甚,明月之下,见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饮之,殊觉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见其水为墓中控出,遂恶心大吐,乃悟万法唯心,便回本国著述。此皆现量亲证也。

比量者,借众相而观于义,比喻而知也。诸喻之中,梦喻最切。如梦中所见山川人物,万别千差,皆不离我能梦之心。离梦心外,别无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现前一切万法,但唯心现也。

圣言量者,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千经万论,皆如是说。已约现等三量,楷定唯心。

更约事理二门,辨明具造。谓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何所造?所以理具,但具事造。离事造外,无别所具。由有事造,方显理具。事若不造,争知理具?所以事造,只造理具。离理具外,别无所造。只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万法。即此一念随缘,能造十界万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瓶盘钗钏之理。事造,如随工匠炉锤之缘,造成瓶盘钗钏之器。又理具,如面中本具可成种种食物之理。事造,如水火人工之缘,造成种种食品也。

已辨事理,复约名体同异,拣定真妄。佛法中有名同而体异者,有名异而体同者。名同体异,如心之一名,有肉团心,有缘虑心,有集起心,有坚实心。肉团心,同外四大,无所知识。缘虑心,通于八识,以八种识皆能缘虑自分境故,此则是妄。集起心,唯约第八,以能集诸法种子,能起诸法现行故,此则真妄和合。坚实心者,即坚固真实之性,乃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

今言唯心者,乃坚实纯真之心也。名异体同者,如诸经中所说真如、佛性、实相、法界等,种种极则之名,皆此坚实纯真心也。 已拣真妄,还约本有现前,折衷指点。以诸经皆言无始本有真心。夫既曰本有,即今岂无?而今现有,即本有也。若无无始,则无现 前。若离现前,岂有无始?是故不必高尊本有,远推无始。但现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以现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终日随缘,终日不变。离此现前一念之外,岂别有真心自性哉?古德云:“威音那畔,不离今世门头。”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体。其庶几乎。由上四义,以显唯心,故一以“唯心为宗”也。

又一句阿弥陀,以唯佛为宗。以一切万法,既唯心现,全体唯心。心无彼此,心无分际。于十界万法,若依若正,假名实法,随拈一法,皆即心之全体,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横遍,如心竖穷。以唯心义成,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唯法,乃至唯微尘、唯芥子,一切唯义俱成。一切唯义俱成,方成真唯心义。若一切唯义不成,但有唯心之虚名,而无唯心之实义。以一切唯义俱成,故曰法无定相,遇缘即宗。唯微尘、唯芥子,尚可为宗。八万相好庄严之果地弥陀,反不可以为宗耶?故以“唯佛为宗”。

又以绝待圆融为宗。于十界万法,随拈一法,无非即心全体,具心大用,横遍十方,竖穷三际,离于四句,绝于百非。独体全真,更无有外。弥满清净,中不容他。一法既尔,万法皆然。各约诸法当体,绝待无外,是为绝待。又以十界万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罗,一一该彻,彼彼无障无碍,各各无坏无杂。如当台古镜,影现重重。如帝网千珠,回环交摄。此约诸法迭互相望,是为圆融。今合绝待圆融为一宗。正绝待时即圆融,正圆融时便绝待。非离绝待别有圆融,绝待,绝待其圆融。非离圆融别有绝待,圆融,圆融其绝待。绝待圆融,各皆不可思议。今共合为一宗,则不思议中不思议也。

又超情离见为宗。以但约诸法绝待,离过绝非,已超一切众生情妄执著、三乘圣贤所见差别。若约诸法圆融,圆该四句,融会百非,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故总立“超情离见为宗”。

初以“唯心为宗”。次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末以“超情离见为宗”。总此四重宗旨,方是一句弥陀正宗宗旨,岂易言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善导大师《答往生念佛文》

善导大师的重要著作《答往生念佛文》开示了念佛人如何...

莲宗十祖截流大师画传

一、父梦憨山,友成儿郎 截流大师(公元16261680年),...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积攒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

为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中...

如何对治出离心时有时无

学佛要有智慧的观照。首先对于我们心理的状态,凡夫众...

念佛要怎样念才最理想

问: 请问念佛要怎样念最理想?是否要观想念佛?要如...

【推荐】用三三四把佛号摄住

当我们开始观察名号的功德,而产生信心;也观察净土的...

念六字大明咒之功德

《莲花藏经》云:若持圣观音之明咒,能获得财富、粮食...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

四句话揭示人生精辟而深刻的哲理

这四句话,揭示的人生哲理精辟而深刻,令人掩卷深思。...

棺材是装死人的,不是装老人的

我们总是觉得我会经常的存在在这人世间,所以我要把所...

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能同时依止一净一禅两位善士吗?弟...

【佛教词典】愍忌

指尊宿(德高年长者)之诞生日,尤指尊宿示寂后之诞生...

【佛教词典】菩萨二乘断障差别

【菩萨二乘断障差别】 p1132 成唯识论十卷二页云:二乘...

莫将敬神与信佛混一为谈

学佛者首须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人趣之因与果报

一、人趣之因 (1)负债者互相追债 就是生了不肖子,要...

定慧难等持,是娑婆世界修行的常态

常有一句话,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这个理大家都明...

佛法唯不遵佛教戒之僧能败坏

清末,世风日下,国家无暇提倡,僧众类多懈于修持,以...

净界法师:净土宗学人如何对待器官捐赠

站在净土宗的角度,基本上是不鼓励大家器官捐赠,因为...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

天乘四种禅定之四禅

四禅,亦名舍念清净地,谓行者复厌三禅之乐法扰心,复...

执我与离我

修法从身求者,犹如泥里淘金,煮黄沙求浆粥,无一法可...

慧律法师《宽恕别人 升华自我》

犯错是平凡的,宽恕是一种超凡。 宽恕,是人类的一种...

净界法师:妙法莲华经

整部经典的修行内涵,只有两个字,就是妙法。我们怎么...

脱离不了过去,就失掉了未来

大乘佛法成就清净之后,他要产生愿力,这个就是修假观...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