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净界法师  2021/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这个意业就不共于五戒了。我们看看它的内涵。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这个意业的调伏有三个:第一个,调伏贪欲;第二个,调伏瞋恚;第三个,调伏邪见。天人的果报在因地,他一定是一个烦恼非常轻薄的、有德行的修行者。从贪欲的角度,他的断,是断除引取(就是贪取)这种无厌足的恶行。他修,修不净观,观察色声香味触法六尘,都是欺诳不实,都是不干净的。

不净观,我们到了声闻乘会有一个主题专门讲不净观,到时候再详细说明。不要说出离生死,从欲界要到色界,这个关键在不净观,就是要调伏贪欲了。到了出离道、解脱道,也就是说安乐道到解脱道,贪欲的烦恼是关键,它是一个判定指标。就是这个人是不是有可能从安乐道转成解脱道,贪欲要轻薄,这是唯一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所以我们到了下一个主题解脱道的时候,会把它当一个重点来详细说明。

第九不瞋恚。止善,就是止忿怒的恶行。修善,修慈悲忍辱的善行。

这个不瞋恚,我们解释一下。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动不动就发脾气,这个我们就不谈;第二种人,要谈的是第二种人。在唯识学对治的,是修行者的瞋恚。

修行者的瞋恚是哪里呢?因为修行者本身有很高的自我要求。他对道理了解得多,但是他往往会把所知道的道理这个镜子,除了照自己,也照别人,就造成我相、人相的对立。这个就是在唯识学主要对治的是修行者的瞋恚。一般脾气特别大的人,个性都比较清高,你注意看。放逸的人不敢有脾气,因为他本身放逸,也没什么资粮。一般来说,很努力修行的人,资粮力够又特别清高、烦恼欲望淡薄的人,他就容易发脾气,看谁就是——你们这些人都是放逸的境界!

那么怎么办呢?佛陀告诉我们修自他交换。就是说,你要观想人跟人之间,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有他的业力。这个业力变现成果报的时候,都有他的位置,有他的定位。你是做母亲的,你是做媳妇的,你是做儿子的,在一个家庭就有定位了,这是过去的业力。你们相逢就是有缘,那么各种的缘结合在一起,就有这个因缘出现。

那怎么办呢?做母亲的,遇到子女跟媳妇,你要想,其实他讲一句话触恼你,他不是故意要触恼你,因为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他只是站在他的位子,认为这样子做,对他是能够离苦得乐。他想离苦得乐这种心态,你不能苛求,因为我们也想离苦得乐。所以这个同理心,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只是想要追求快乐,如此而已。

如果我们今天站在他的位置,我们也可能会讲出同样的话,做出同样的事情。为什么?因为我们想离苦得乐,所以离苦得乐此心同,大家只是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的作用,每一个人都想离苦得乐,所以我们没有比别人高多少。只是我们站在这个角度,扮演一个长辈的角色,如此而已。我们今天如果是换作他,也可能会做出同样的行为,说出同样的话。所以自他交换就是说,消除人我的对立。

人跟人最可怕就是你用你的妄想捏造出对立的我相、人相。你假设他想伤害你,你假设他是冲着你来,你自己假设的,那就糟糕了!你只要把我相、人相拿掉,你会发觉人跟人之间只是诸法因缘生,如此而已。每个人站在自己的角色,每个人追求各自的快乐,如此而已,没有对立相。

所以这个自他交换,佛陀大智慧就是说,你只要把人跟人之间的对立拿掉,他不是冲着你来的,他只是想要追求快乐,这一点跟我们完全一样,这样子,你的脾气就发不起来。他只是想追求快乐,这个是合理的。

好,这是佛陀开的调伏瞋心的一个法药。

第十,不邪见。这个邪见主要指拨无因果,能够僻信,就是说错误的去相信无因缘论跟邪因缘论的这种恶行。他应该怎么办呢?行正信,归心正道,生智慧之善行。

这个十善业的正道,也就是因果的道理。十善业还没有空正见,所以这个正道就是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在十善业这就是他的正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被饿死的阿罗汉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

吃狗肉会投胎成狗吗

偶读《来果禅师语录》,看到一桩动人的公案:坐香一枝...

【推荐】杨满爹捕蛇的恶报

父亲年轻时想学捕蛇与蛇伤治疗,他找了位师傅,人称杨...

印光大师《因果》

一、因果的普遍性 世无无因之果,亦无无果之因。喻如...

【佛学漫画】人生十善

古人说从善如流,对于正确的指引理当如流水向下那样,...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宝莲香比丘尼为什么会堕无间狱

世尊!如宝莲香比丘尼,持菩萨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

学会接受所有的不公平

○ 没有人会理会你的委屈,没有人会理会你的无奈。当...

「多闻」比不上「反闻」

这一段是文殊菩萨教诲敕令阿难尊者这个当机众,应该好...

走好人生六座桥

人生一瞬,世间百年,酸甜苦辣,百味俱全,经常想到,...

【佛教词典】十来偈

指十种因果法则。佛家示二世之果报有十句,各句均以“...

【佛教词典】六种义

【六种义】 p0295 瑜伽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复略说有六...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身口意不离佛法,这才是真信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选择信佛?很多人是一种盲从...

做事要选好目标

一天,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

做个好人收益大、成本低

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生活,人们常常产生做人难的感觉,...

【推荐】临命终时一句佛号提起来,可以说是内忧外患

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它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而整个本...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解脱色身的爱缚

男子,依佛法出家,仍为爱心所缚,常以苏油摩身,用汤...

极乐的八功德水有哪八种功德

八功德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

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

大热天,禅院里的花被晒萎了。「天哪,快浇点水吧!」...

不要做流行的奴隶

父母希望生儿育女,做了儿女的奴隶;男女希望谈情说爱...

把慈善做成好看的事

如果你在菜市场,看到一个老人为了几根菜讨价还价,你...

皈依的意义

皈依是皈投依靠的意思,也含有救济、救护之义。三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