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净界法师  2021/06/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而是要心不颠倒

我们学佛,我个人觉得一个人学佛,有所谓黄金十年,成败就在十年而已。什么叫黄金十年呢?刚开始学佛的五年,这个五年很重要,在打基础;最后就是临终前五年,人生的收尾。你只要把这个十年操作好,你就成功了,其实成败就看这十年而已,叫黄金十年。

你学佛五年,你如果什么都不学,可能你今生就不吉祥了。你说:“为什么呢?我还年轻。”因为你五年不学佛法的知见,你自己的妄想会想出一套修行的方法出来,然后这一套用佛法的正见去观察,叫作似是而非,最可怕!你说他懂,他又没真懂;你说他不懂,他又好像懂,这种最糟糕了!

因为你如果是一张白纸,可以,你会很谦卑地重新塑造。但是他悬在半空,你教他的时候,他说:欸,我什么都懂了。但是你听他讲话,又似是而非。然后这辈子就这样子,就似是而非了,就这样过去了,含糊笼统。

那么,你对人生没有看清楚,你的知见错误,你的操作就失误了,这很正常。你没有真懂的时候,你操作起来就含糊笼统,你这辈子就永远在似是而非,你的理解也似是而非,修行也似是而非,什么东西都似是而非,所以这辈子就糊里糊涂,就只跟三宝结个善缘。

为什么前面五年是黄金五年呢?因为你这时建立一个新的思考模式。所以这种一开始不学习,到最后自己想出一套方法,这种人是最难度的。我们做法师,知道这种人是最难度的,比什么都不懂的人更难度。所以这五年大概就决定他一生的大概走向,他大概是走向什么道路了。

最后五年为什么重要呢?就是你要做好收尾。我不太相信一个人忙了一生,临终时说放下就放下,说实在话,我不太相信。你难道不需要一些准备吗?没有需要一个过渡吗?你难道不要一个收心的阶段吗?我真的不大相信。

所以从净土宗的角度,其实你只要掌握黄金十年你就成功了。前面五年把你怎么达到临终的正念搞清楚。现在很多净土宗的人,还活在一种盲点,他一直认为临终的正念,就是把佛号念好。临终是一个乱心位,其实没有一个人临终会把佛号念好,除非你证得念佛三昧。

净土宗的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是要心不颠倒。净土宗还有一个问题——不学教理的,就喜欢看一些成功的案例,感应的。其实成功不能复制,我跟你讲,他的成功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你试试看,他是这样子搞,他三年成功了,你搞十年不会成功,你试试看。因为每一个人过程不一样嘛,他的无量的生命,你走过吗?你没有!

每一个人修行通通是个案,你应该看别人失败的例子。其实失败都差不多,失败可供参考。我们看别人成功的例子,这个是错的。他成功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成功不可复制,因为诸法因缘生。

其实,我更在乎一个人他为什么没有往生,他为什么失败。因为每一个人的失败情况都差不了多少。你只要找十个人的失败经验,你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都是临终起颠倒,不是他佛号没有念好,是他心理素质太差了。他面对烦恼业力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方法,就是手足无措,你哪是用一句佛号去压它,你压得过它吗?你没有用般若的智慧,你压得过它吗?你用事修没有理观,烦恼跟业力在你的内心活动了生生世世,你的佛号才几生的修学,你就想用佛号去压它,如果你没有理观的智慧,你哪是它对手呢?

所以我希望净土宗的人,你不要活在那个盲点!你今天能不能往生不是把佛号念好。每个人要把佛号念好就能往生,这净土宗就不是三根普被了;都一定要把佛号念好,那就是要求大家念佛三昧了。

净土宗临终正念来自于——它为什么三根普被呢——就是心不颠倒!这是每个人只要努力都可以做得到的。因为烦恼本来就是虚妄,你只要看到真相,你只要不放弃努力,烦恼就相对轻薄,你可以做到不随妄转。虽然你断不了它,但是你可以跟它做一个圆满的切割。

所以你一开始就要认清楚到底你的目标是什么。因为你人生有限,你不能够说什么都去尝试,我要先走走看。你没有多少时间让你走走看,四十年的光阴一下子就过去了。

“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佛菩萨讲得清清楚楚,你不从经典上学习,你一定要自己去trial and error,是不是?你哪有那么多人生,你说我自己去体会,等到你觉得错的时候,来不及了!你的人生时间都过了,黄金时间都过了!

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来自于追求心不颠倒!当然信仰也很重要,你对佛号的皈依也很重要。皈依,正念,正念的观照,智慧跟信仰的结合,其实临终的正念是一种信仰跟智慧的结合,跟禅定一点关系都没有,你散乱心照样往生,这跟佛号念不念好,跟成就念佛三昧是没有关系的,它靠的是信心跟愿力。这个信心跟愿力里面,就包括了皈依跟智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对净土法门要具足这十种信心

《莫道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的第九,修持...

【推荐】一起看看念佛人到底有多尊贵

1、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花 《观无量寿经》云:若念佛者...

慧远大师《三报论》之大略

《三报论》: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

【推荐】修净土宗的人至少要明白三个道理

1、第一个,你要能够了解弥陀 阿弥陀佛的功德有哪些?...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

老人念佛,老有所依

现在由于我们很多人从小对宗教对佛法不了解,他容易站...

大安法师:念佛就是醒梦

大家来东林寺,如果从法的精神来看,东林寺传达了一个...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佛说阿弥陀经》 为...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

食肉是人类既残忍又自残的贪欲

美国素食者协会调查显示:粗饭素食在美国渐成风尚,全...

五种不正见

当一个人先入为主,一开始没有亲近善知识,自己在心中...

本焕老和尚与印顺大和尚的法缘

本焕老和尚是如何培养训练印顺大和尚的 众所周知,印...

【佛教词典】戒境是制法所依发戒正本

资持记·释受戒篇:“问:‘所以须示境者?’答:‘众...

【佛教词典】自然外道

古代印度诸外道之一。主张万物非依因缘而系自然所生者...

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

在别人的影子下活着,永远只能做别人的影子。如果总是...

磨砖不能成镜,打坐又怎么会作佛呢

什么叫理观的智慧?我们先讲一段禅宗的公案再来说明。...

阿弥陀佛的清净法身

我们看看蕅益大师有什么比较深入的开示:这当中有二段...

印光大师提出的临终三要

第一个,我们到临终者的面前,第一件事情善巧开导安慰...

历代净土圣贤传一(白话)

往生比丘 晋朝慧远大师(莲宗初祖),雁门楼烦人,小...

佛开示外道与邪师的辨别法

《佛说金刚心总持论》: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智宽法师口吮腹痈

【原文】 唐智宽,蒲州河东人。常诵维摩经及戒本,感天...

大安法师:内心有挂念,无法一心念佛怎么办

问: 我是一个初学佛的人,应该放下万缘念佛,但总是...

每一天都要能够痛念无常

深信因果,一方面是世俗正见,业果如理取舍。深是指深...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