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界诠法师  2021/11/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戒是佛亲制的,我们后人,现在也有人提倡说要改戒相,修理戒相。现在有大德,某大德公然提出来,跟他弟子讲说 :小小戒可舍。譬如说“不非时食戒”他说:因缘,制戒的因缘与现在不合时宜,不应持。他就直接这么讲,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他说就不用持了。

譬如说比丘尼犯四独,他说:这是过去的情形,现在不需要。要这样说,那戒都不用持了,持啥?那以戒为师的底线是什么?

所以我们在学的时候,你做不到只是说惭愧 ,我们做不到,但是也有人能做到。不能说你因为做不到、不适应,我都把它改了,适应我就持。这样一来,以后怎么样?古来大德弘扬戒律也都没有这样说要去修改,哪里合适, 哪里不合适。你可以看看祖师大德们的著作,近代的弘一大师也好,还是其他的几位大德,他们也都没有这一种论调。

现在已经有人这么论调说“适应的就持,不适应不持”怎么可以这样呢?这样很快,看见没有?这样很快,这个戒法就很难弘扬下去了。我们比丘现在再不努力一把,那就很快面目全非。

诸位,我可能日落西山快了,你们还能看见,你们还年轻啊。到你们老的时候,戒律可能会改得面目全非。现在已经有人着手去这样高调的去毁呰毗尼,有这么严重。

我们要学啊,应该尊敬戒。三世诸佛都是如是。佛是三界导师难道就不懂吗?因为只是现在我们根性漏劣,很多做不到。做不到,要必须看到,要知道才是。如果说做不到,连知道都不知道,那就很惨了,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你说戒怎么去弘扬?僧团怎么才能庄严呢?大家都出来改戒,你会改成怎么样子?祖师都不敢制定,菩萨都不敢制定,那现在人就敢这样。

几年前,有一批海外的大德,他们在斯里兰卡还是在泰国,他们就结集,重新结集, 第五次结集三藏,他们就这样。结集,其他没什么太多结集,就改变戒本。他们都后面加了什么?“除时因缘”都是除时因缘,做不到,除时因缘。“不非时食,除时因缘,应当学。”是这样。

那么这样就会把戒律改得不成样子。我们要了解这样的事实。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菩萨戒的根本精神

我要告诉诸位,蕅益大师在讲菩萨戒时,他讲一句很重要...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

戒法、戒体、戒行与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菩萨戒四条浅说

本文就菩萨戒中说四众过戒、不随喜赞扬戒、爱恚赞毁戒...

受持十善业,能得哪些功德利益

离杀生,得成就十离恼法 一、于诸众生普施无畏。二、常...

佛教的五条基本戒律

佛教的基本戒律是五戒,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菩萨戒...

菩萨戒的四种广大殊胜

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德广大故...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佛教词典】四智印

(名数)一切印契一切法要以四智印摄尽之:一大智印,...

【佛教词典】释家

(术语)对于经家论家之称。解释经论之文义者谓之释家...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

训练心

如果我们有了错误的知见,那么即使是住在一个深暗的洞...

我们的仇敌是贪嗔痴三毒

烦恼为因,身语意这些诸行为缘,恶业就为果,障道受苦...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善根深厚的人,不会投生在这个世间

念佛不是要等的,这个因循等待可能就耽误了我们自己。...

死固人所皆有,但不得有求死之著心

原文: 汝言随时随地,得死便死之话。亦是求生之本,亦...

立即长大

唐朝玄奘法师去印度,花了二三年的时间才到达,现在坐...

何谓「五毒心」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

昌臻法师《学佛必须忍辱》

忍辱,从世间法来说,这是一个做人处世、待人接物的修...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明旸法师:出家有三种不同的意义

佛陀普度众生,跟他出家学道的有五众弟子,一、沙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