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菩萨戒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界诠法师  2022/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菩萨戒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

受菩萨戒是一件非常殊胜的事情。要发起三种决定的信心才可以。哪三种呢?

第一种你要绝对相信每一个众生都能成佛,每一个众生都具足如来智慧德相,跟佛一样,他只是被妄想执着不能证得。所以说现在依教来修行,那依教修行,先依戒作为基础。

戒、定、慧三学是佛法的一个总纲,所以先要修戒。从学戒、修戒、持戒开始呢!然后慢慢地修定、修慧,来显发这个如来智慧德相,首先要相信这一点。

第二点,绝对相信戒的功德。戒也叫波罗提木叉,那是梵语,也就是别解脱、别别解脱。就是你持这一条戒,你将来就不受这个果报,叫解脱。你都不杀生,将来杀生的果报就没有了。不偷盗,那将来偷盗的这个果报你就没有,叫解脱。持一条解脱一条,叫别解脱戒,要相信这样。

那么这里面经也讲说,如果说没有戒呀!就像拿沙来当饭来煮,煮多长时间呢,那个沙还是沙,它不能变成饭的意思。这个戒是修行的一个基础、一个基本。

第一个相信有佛性,第二点相信戒的功德。

那么第三点呢?我们刚才上面是从因而说。那么从果上说呢?一切佛成就的法身、报身、化身,这三身的成就,都是因为持戒的功德而显发的,告诉我们这么个道理。因众生有本具佛性,要持戒才能够证得。那么诸佛菩萨他已经证得了,证得也都是因为持戒的缘故而证得,说明这么一个道理。

明白这个以后呢!然后我们请的是释迦佛,受菩萨戒应该祈请释迦佛作我们得戒和尚。那么释迦佛已经入灭了,怎么办呢?所以说我们现在请法师来代理授戒,可以面对面。佛虽然说法不停止,也在说法。但是一期的因缘已经过去了,即使说法,我们没有办法知道,没有办法听到,他的法依然留下来。所以我们内心还是要请求佛,释迦佛、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出现,作我们的三师。

因为明天受戒有三师,这三师也就代表了释迦佛、文殊和弥勒菩萨,本来我们应该请这三尊的佛菩萨来授。那么还有呢,一切诸佛作为证明,一切菩萨作为我们的同学等侣。受菩萨戒的规格很高的啊!一切诸佛作为证明,一切菩萨作为我们的同学。是这么一种情形。

五戒,他只是自己受持而已,他没有讲到要如何面对众生。菩萨戒他归纳起来叫作什么?大乘戒,也叫三聚净戒。三种精神都在菩萨戒里面显现,哪三聚净戒呢?他是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摄律仪,律仪戒就是戒相,不犯威仪。戒相里面怎么要求,我们都要去守持摄律仪戒。

那么摄善法戒,一切善法都要修,一切恶法都要远离,起这么一个心念来受戒。那么无论是持律仪戒也好,持善法戒也好,他无非是利益一切众生,利益一切有情,叫作饶益有情戒。这是三种。

菩萨戒归纳起来就是这么三句话,摄律仪,摄律仪知道啊!戒相就叫摄律仪。一不杀生,二不偷盗,这叫作摄律仪戒。

那摄善法。所谓善法的标准是什么呢?佛法所谓的善法是对众生有利的。对自己有利,而且对众生有利,这才叫善法。如果只是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不利,这菩萨戒里面还是不行的,必须要对众生有利,对自己有利,这样才是善法。

那么一切恶法。所谓恶法对自己不利,对众生也不利,不好的都要把它远离掉。那么饶益一切有情又叫度化一切有情,利益一切众生。对众生身心健康也好,那么乃至能够发心,学菩萨戒法的这种精神呢,一一都要去做,去完善。

那么菩萨戒它种类很多,它的戒条很多种,但是它怎么说,都离不开这三种。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这经里面讲“众生受佛戒”,佛戒就是菩萨戒,受菩萨戒,他就是马上进入佛位。你要成佛必须要受持菩萨戒,菩萨戒虽然难持,但你要成佛,肯定要这样的。

能够受持三皈、受持五戒,是一个做人的一个准则开始。先修人乘,然后再天乘,再来修声闻、缘觉乘,然后再来修菩萨乘、大乘。那我们现在只是种一个因,受个菩萨戒。凡夫来受只是种种因而已,慢慢地培养这个慈悲心啊!然后引发菩提心,这样子一个过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的难信与仰信

净土法门就由于这样的至简至易、至顿至圆,又是从佛的...

梵网菩萨戒为何如此殊胜

从教理上来看 天台祖师把佛一代时教分为四种教,叫藏、...

不为美食所欺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

受菩萨戒的居士,能为儿女求婚姻吗

问: 弟子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想为儿女求婚姻,这...

织匠的故事

从前有个国家物产非常丰饶,而为他国觊觎,面临战争的...

万德洪名为何对每个人的加持力不一样

净土宗在整个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种佛力加被...

没有先学戒,定慧也是无法生起的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

念佛现生定得往生

当时别时意的观点就出于这样的一个状态,别时意是在《...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

一别成永诀

一直不愿意承认这样的事实,身边的人是会走的,就在所...

真能念佛,自得世间福报

【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佛教词典】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唯法无众生而有杀罪】 p1009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八卷十...

【佛教词典】饮食三时供

(行事)苏悉地经偈曰:晨朝时,日中时,及日没时。不...

真行善不可为名,有发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从之; 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 利不...

印光大师开示化痰止咳丸方

【制法】用荆芥 桔梗 紫菀 百部 白前 陈皮 桑白...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

往生的护照--净土三资粮

学生们出国留学时要申请留学生护照;商人们出国考察时...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

如何掌握给亡者助念和开示的时间

问: 法师说,给亡者开示时,不要死板地每隔两个小时...

出家人可以赡养和照顾父母吗

经常有人会问,出家人可不可以赡养在家的父母?尤其是...

太虚大师:梦的五种来源

睡眠不定就成为梦。佛典善见律说梦的来源有四种,大智...

佛慈悲不舍任一众生,分种种身来度脱

释迦牟尼佛在忉利会上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自己要灭度了...

8种水果让你秀发飘飘

一、奇异果 可谓水果的营养之王,富含胡萝卜素、维他...

【推荐】你有什么样的心量,就有什么样的六根

我们从六根的相状来看,我们的确看到每一个人的六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