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治带有执著的妄想

净界法师  2022/06/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治带有执著的妄想

于诸识内,独得意名;向有漏中,作无明主。不间不断,无想定治而不消;常审常恒,四空定避而还起。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唯称不共,但成染而润生。

那么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在八识当中呢,它得到一个恒审思量的功能,这个名称。所以在凡夫的果报当中,它是一个主宰者。当我们的执著产生以后,第七意识会成功的主导你的第六意识去做这做那,而第六意识绝对不敢抗拒第七意识。一个人的盲点在事业的时候,不管你多累,第七意识下命令你第六意识去做,你第六意识乖乖的得服从,因为它是无明主,在无明烦恼当中呢,它是所有的主导者。

其实第六意识真的受第七意识的影响,所以你看人生啊,各忙各的,你执著什么你就忙什么。喜欢追求名利的,就一辈子为这个事忙;追求感情的就一辈子为感情忙。所以第六意识其实是不能抗拒第七意识的,因为它是在有漏果报当中,它是一切无明的主宰者。只要你是颠倒状态,第七意识就可以主导你。

那么它没有间断,无想定治而不消。那么外道呢,他也知道他的心中有问题有盲点,但是他试图用禅定来对治它,就无想,其实问题不在于想象,这第六意识是没有错。这个外道是错杀无辜啊,外道一直认为说因为你打妄想,所以你流转生死,那怎么办呢?就无想呗!所以妄想就把它放空,所以到最后他的想象力没有了。但是最后呢他无想定消失以后啊,烦恼又开始活动了。

所以问题不在妄想啊,妄想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主导你的生死轮回呀,它管的是你的善恶这一块而已,它哪管得到这个染净这一块呢?所以你不要再去误会第六意识了。不是妄想害你轮回,不是啊!有些人念佛,你看专对治妄想是不对的,你要去对治带有执著的妄想,这个是病根!

所以外道他不知道病根在哪里,他以为第六意识的妄想是轮回的根本,所以就无想。那么四空定也差不多这个意思了,他思惟广大的虚空,让妄想轻薄,他虽然第六意识没有完全断,但是他把妄想降到最低,四空定。但是到最后四空定消失的时候,如石压草,石头搬开以后,春风吹又生,避而还起。

虽有覆而无记,不外执而内缘。那么第七意识它本身是无记的。诸位,第七意识它也没有善也没有恶,它只是管染净这一块。但是它这个无记,我们刚刚讲过,第八识也是无记,对不对?但第八识是无覆无记,它不障碍真如,第八识也没有错啊,它成功的收集你的因地的业力,然后时间到了把果报变现出来,它也没有错呀,那是第七意识莫名其妙在里面执著有一个我。

所以第八识,在八识里面给它一个清白,叫无覆无记,它不障碍真如,不障碍圣道。那么第七意识的无记是有覆无记,它是障碍真如的无记,它是染污心的,染污的无记。它不外执而内缘,它对你的眼前的事情,都没有兴趣,它只是执著有一个自我,它只想要去主宰你的人生,简单讲,常起现行,能蔽真而障道,所以它为什么叫有覆呢?它就是遮蔽真如,障碍出离,所以它是不共。

这个不共就是它是第六意识的根,第六意识唯独以它为根叫不共。那么但成染而润生,它把第六意识染污了,让第六意识所造的业力呢,都去滋润让这个生死的业啊,能够得果报,它有润生的功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观照当下一念》

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所以会对事相上的...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

有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决定的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

随烦恼二十:言失念者,于诸所缘,不能明记为性。能障...

面对妄想有两个方法

《楞严经》告诉我们怎么修不生灭心,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先...

圣严法师:消融自我

自我的消融,是要从自我肯定及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完...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十劝世人

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持名念佛虽易,亦须真信切愿

《解》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

【佛教词典】三性一际

华严宗基本教义之一。用以说明法界缘起。三性即三自性...

【佛教词典】忧火

(譬喻)忧恼之烈譬如火。金光明经四曰:我常渴仰,欲...

德森法师往生记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

【推荐】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与其说是...

真正穷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能力付出

我的童年成长在摆路边摊的流动摊贩家庭,居无定所,很...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

印光大师:对治色欲的方法

【原文】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

王阳明的五大处世之道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

持诵金刚经得定要诀

六祖闻客诵金刚经有省,谒黄梅五祖,为说金刚经而大彻...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今天是母亲节,是儿女孝敬母亲的日子,令我想起了佛教...

忏悔时当发七种心

北齐天平年间,有一居士,四十多岁,前来礼拜禅宗二祖...

人最大的障碍从哪里来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你知道障碍是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