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净界法师  2022/1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

那么正念真如这一块,什么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我们看后面的一段说明。

佛教讲因缘观,这个因缘观包括了杂染的因缘,杂染的缘起,也包括清净的缘起。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会产生杂染的果报,一定有它的道理,在生命当中,会产生清净庄严的功德,也一定有它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先把这个道理找出来。

首先我们看杂染的缘起,就是轮回的真实相。

佛陀把我们的生命分成五个部分: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的世界,这个“色”不是色身,包括你的财富、你的房子、车子……只要是物质的世界都属于色蕴。

受蕴,就是感受,感受就跟你的业力有关系了,你看我们打佛七,我们两百多个人,吃同样一道饭菜,但是感受不一样,有些人吃得很快乐,有些人吃得很痛苦,同样的饭菜,就是循业发现——你这个人善业强,你善业强的人,你那个业力的支持,你很自然就产生快乐的感受。所以你一个人如果说你生命当中,经常保持快乐,那你这个人善业强;那你如果经常保持痛苦,那就是你过去生有罪业。这个受,是完全取自于过去的业力,但是感受只是一瞬间的了,这个重点在下一个想蕴,受是没有相状的,它只是一种直觉性的感受,苦乐的感受。

但是,我们的内心有一些生命的经验,会产生相状——于境取相,所以产生想象。这个想象力很厉害,因为感受是短暂的,其实支配我们快乐、痛苦,你的思考——你的想是很重要,你做正面的思考、做负面的思考,这个影响就很大了。

你看我们喝咖啡来说,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真正在喝咖啡,因为你喝咖啡只有第一瞬间,你的舌头跟咖啡接触,大概十秒钟,你真的喝到咖啡了,真的!十秒钟以后你就开始想:这个咖啡味道不错,我在哪里买的,我下次再多买一点……所以你现在你已经不是在注意那个受,你已经开始在打妄想了,你的生命由妄想引导你了,所以受是很短的。所以你看,你心里的痛苦是最可怕的,因为你心里的痛苦,你挥之不去啊!那个想象,辗转相续——心有千千结,这个就是想蕴嘛,你想出来的。

所以,我们一个人都是自己伤害自己,说实在的,真的!你读《楞严经》你会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伤害你,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你的内心世界来真实的伤害你,他顶多是个助缘,他扮演一个相状,让你看了以后,你自己打妄想,你自己伤害你自己,包括佛陀都不能够进入到你的心中,佛陀都只是当助缘。表示说其实生命我们是有选择的,因为你伤不伤害是你的事,但是我受不受、我要怎么想是我的事情,其实人生是有选择的。

这个想蕴还不是可怕哦,注意看行蕴——非常微细而一种坚固的执取。我们现在要探讨的是找出问题的根源,就是我为什么生死轮回?在这里了——执取!很多人修行,他错用心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无量劫来到现在我们还在轮回,其实我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在修行,但是我们方向搞错了,因为我们一直在对治妄想。其实妄想不是很可怕,重点是那个支持妄想的那个执着。

我们回顾我们过去的生命,你所有打的妄想都会实践吗?没有。我们打过很多的妄想,只有少数的妄想,我们付出了行动,对不对?极少数的妄想,对不对?那么为什么这些妄想会出现呢?因为你产生了坚固的执着:你从我想要干什么,提升到我一定要干什么。所以这个意乐,这个行蕴在凡夫叫做执着,转成圣道就是发愿,一种愿力,一种意志力。

其实我们的生命是受行蕴的执取的主导,你看啊,这个行蕴有多厉害,这个行蕴,你不读唯识,你根本不懂什么叫行蕴?什么叫执着?不知道!你知道妄想而已了。其实妄想如果没有执着的加持,这个妄想没有力量,没有力量。你看,某甲跟某乙两个人修了大福报,对不对?但是某甲的福报,他表现在房子,他有很多房地产,他没什么钱,他流动资产不多了;某乙他喜欢钱,他钱很多,他房子住的小小的,因为他们两个执着不一样。所以这个行蕴的主导性很强,这个行蕴简单的说,就是我们生命的盲点啊。

就是说凡夫位叫盲点,因为你要是修行过以后,这个行蕴转识成智,它不是盲目的追求,它变成一种智慧引导的一种愿力,那力量就大了,所以这个行蕴是很重要的。我们生命其实不是受感受引导,也不是受你的想象引导,而是受你的执取——你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你的生命就会往那个方向跑。你今生会出现这些东西,这跟你过去生的执着有关系的。

那么这个行蕴的执取在唯识学上说,它有三个不同:第一个以色蕴为住。就是说这个色蕴跟行蕴结合的时候,一般来说以色蕴为住的人,执着色蕴的人,就是比较年轻的人,因为年轻人他一出社会,他面对的生活问题,所以他对物质相对会比较重视;第二个到了中年,他就比较执着感受了,因为他的生活无缺了,他提升到一种感受的情况了;到了晚年,他的六根已经暗钝了,他没什么感受,他吃什么东西也没什么感觉了,他吃好东西、吃坏东西,都没有太多感受了,他就活在自己的妄想——回忆过去了,以想蕴为住了。

总而言之,主导我们生命轮回就是行蕴。你看一个人的生命,经常是历史重演:他过去生喜欢什么,他今生还喜欢什么,就是行蕴嘛,因为想蕴是生灭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生命,贯穿到今生呢?那就是一种第七意识的“恒转如暴流”,那个“恒审思量”,一种相续的力量在主导我们,就是我们的盲目的执着嘛。你看有些人执着小孩,这个小孩他不听话,他照样对他好,没办法。因为既然是盲目,就是没有理由了,他整天叛逆你、抗拒你,但是他跟你要钱的时候,你乖乖还是给他钱,你没办法了。因为既然是盲目的执着,就是它已经没有任何理由了。

那么这个地方,正是我们生死轮回的根本,行蕴——执取!不是妄想。所以诸位要知道,如果你有志于了生死,你不是对治妄想,说实在妄想你也对治不了,你要拔掉你的执着了。你看阿罗汉,他妄想全部消灭了吗?他不可能嘛!你无量劫来生命的经验,留下那么多生命的经验:痛苦的经验、快乐的经验,打那么多妄想,阿罗汉短短的一生当中,就把所有妄想都消灭了吗?不可能!他是把行蕴拔掉了,他证得我空的真如。正如《楞严经》上说的,它说:“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六根动来动去,它一定有一个能量在支持它,就是执着嘛,我执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信自己与不执着

信心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

初发心菩萨应先求生净土

初发心的菩萨,大菩提心虽然发起来了,但是他还是业力...

想做就做,想丢就丢

我有位印度籍的信徒,时常觉得不安全,有次他请我去他...

阿修罗界的因果相

本经的修学重点我们把它归纳起来,简单的讲就是要破妄...

你只能求尽心尽力,不能求它的结果

菩萨道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所谓的菩萨戒体,总而言之有...

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如何开示妻子同生极乐世界

莲池大师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现一个结婚好了之人。他...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善根增长,烦恼淡薄的两帖药

刚开始都是带妄修真,平常打打妄想,也来听听课,也来...

我真的信佛吗

算起来,接触佛法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皈依、受五戒...

消气歌

消气歌(一) 世间万般事,哪能尽如意,遇事要想开,...

【推荐】临终时所发生的五根和四大的分解

死亡,那终将来临的一刻!那不知何时会来,也许随时会...

【佛教词典】依他起自性

【依他起自性】 p0769   瑜伽七十三卷十三页云:云何...

【佛教词典】七种作意功能差别

【七种作意功能差别】 p0065   瑜伽三十三卷七页云:...

供养出家人洗浴的功德

《贤愚经》记载着有关洗浴供养的因缘故事。 有一位天人...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

六斋日的渊源

佛陀之所以制定每月的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我们在前面已...

证严法师:生活,淡泊简单就好

△ 有的人不仅图享受,还追逐时尚流行、虚荣、奢侈,...

不是法门有问题,是操作的心有问题

这个地方我们分成两块来说明:第一个,先讲什么是佛陀...

21句话帮你去掉忧愁和焦虑

人总是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珍惜,直到不再拥有时才会加...

佛陀所谓的两阶段救拔

这一段是讲到〈譬喻品〉,所谓的三界火宅。那么三界火...

仙趣之因与果报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

佛教的情感观

佛的弟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人是有情众生,人是有情...

我们找到了最可依靠的力量

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认知,要有一...

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

有名与有钱,都不是人生的大好事。但是世界上的人,都...

有些人遇到障碍时,为何三宝没有出现

佛在世的时候在舍卫国,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这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