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想离苦必须念佛

倓虚法师  2023/07/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想离苦必须念佛

夫六道众生,无一不欲离苦得乐。尤以我人道欲求离苦之心更切,以其八苦交煎,所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此八苦,前七苦有过去者,有未来者,有现临其境者;至第八五阴炽盛苦一项,阴者,不显之中,酝酿聚集而成之意,其炽盛有如火烧、片刻不停之意。

五阴者,一色阴,乃云吾人有形有色之身,实无独立之能,必须众缘扶助,方可生存。一者必须饮食,二者必须衣服,三者更要处所,睡眠休息。或有饮食失调,必致生病;或无衣御寒,或凉热不均,或劳力过度,亦必生病。一经患病,则痛苦不一而足。此皆按中人以上者言之,若在中人以下者,则痛苦更甚。衣食不足,遑论医药以及卫生等等。此皆但就太平时代而言,若遇战争、瘟疫,以及水旱等灾难之时,则一筹莫展,只有惊惶恐怖,任运听天而已。

要知此等灾祸,从何而起?乃莫不由于吾人之心所造成。更须知人心能造之,人心亦能消之。消灾之法有缓急不同,急在当时至诚祈求,缓在平时未雨绸缪。盖吾人从无始劫来,生生世世造业甚多。善则获福,恶则成灾,福来不知,祸至方觉。若于急难中诚念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圣号,灾祸可能立即消除。若于平时常念佛菩萨圣号,则灾祸自然不侵。

此皆就平常人念佛信佛者而言,若有一定之学佛机构,及念佛道场,得以永久行持不懈,则不但自己及一家增福消灾免难,即此一地方上亦皆同沾消灾免难之益。现如香港正觉莲社,近年以来,不少护法学法居士,善男信女,每次周末按时作念佛道场,精进不懈,无间寒暑,为一人、一家、一地,增长无量善根,可谓人能弘道者矣。

按修习净土法门,撮其枢要,总不出古德所赞信、愿、行之三大法要。再按佛经所说,信者,十善菩萨发大心,常别三界苦轮海;又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愿者,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包括无余;行者,普贤菩萨行愿品,又如十大愿王常常观念。如是于任何境界,无不是消灾延寿、超生了死、增福增慧之机会矣。

是则正觉莲社自利利他,功不唐捐,惟冀我佛四众弟子,人人效法,并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不忘万德洪名。现世常乐我净,当来同证菩提,是山僧之所愿望者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倓虚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的试金石

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在一次火灾中被毁之后,人们在废...

路边的「阿弥陀佛」

在台湾参学其间,我发现一个现象,在台湾的道边路旁,...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问: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大安法师答...

一念的皈命决定可以得救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

慧远大师示现的三个修行特点

慧远大师身上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就是持戒精严,尊...

正如法师《念佛以求生西方为究竟》

(第一日)念佛的利益 念佛,乃种植善根福德因缘,其...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供灯的四种清净功德

灯是佛教中的六种供养具之一。灯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

吃亏是一种智慧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

【推荐】为什么一个人会有造业的倾向

由此遍计,能遍计度。 由于整个遍计执的名言、相貌、执...

【佛教词典】九种大禅

(名数)九种之大乘禅也。此为不共于外道二乘而菩萨所...

【佛教词典】四百四病

即人类所有疾病的总称。根据修行本行经和佛医经等的记...

江西东林大佛基本建成 摒弃商业运作不收门票

东林大佛建成不收门票 2013年3月初,被称为世界最高阿...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据近代学者考证,历史上对风水最早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

何谓「八解脱」

八解脱,在没有修成就的时候,叫做八背舍;修成功了的...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

从改变自己开始

小琴觉得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

福报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较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验:跟福报大的人一起出...

亲戚为何不喜欢我家的人

问: 弟子心里很苦,亲戚们都不喜欢我家的人,在一起...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欢喜心扫塔礼塔之殊胜功德

昔日,佛在阿耨达池,对五百位阿罗汉说道:你们各自述...

受戒容易守戒难

我们常常说,「受戒容易守戒难」,对一般人而言,确是...

楞严经导读

凡大部头的佛经,若欲深入地去学习和研究,必先要选择...

犯邪淫戒后,信愿持名还能往生吗

问: 请问犯五戒中邪淫戒的在家居士信愿持名能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