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界的果报

净界法师  2025/07/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界的果报

这个天界的果报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在进入正题之前,一般佛教都是先讲果报再讲因地,先用果报来摄受大众。

前面的五戒,它的功德相是一个人,这部分我们就不说了,因为大家也都看到身为一个人的贫富贵贱。

这个天,我们先讲欲界天,它基本上在经论当中,讲到有六种功德:

第一个,他的色身清净。色身的清净在经论上说,从两方面来观察:第一个,他的受生。我们人道的果报是胎生,我们要假借父精母血,要住胎十个月,所以说这个色身的一开始的缘起就不干净了。天人是化生,当天人的果报要在天界出生的时候,他往往是在一棵树下,突然间无而忽有,突然间出现,像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子,但是他一旦接触到天的饮食以后,他是快速长大,马上变成成人。所以天人的儿童的过程,是很短暂的,他马上就能够享受天人的快乐,因为他是化生。

第二个,我们从他的饮食来说,我们人道的饮食是有渣,你吃东西有渣,你就有大小便的排溺。天人的饮食是完全没有渣的,他喝一杯牛奶也好,吃个水果也好,他是完全消化,天人没有厕所,因为他从来不大小便的,因为他完全没有排便溺的问题,他的饮食是百分之一百的吸收,他完全是滋养,没有渣。这是他的一个身体干净的两个因素:第一个,他没有排泄的问题;第二个,他本来就是化生。这个是天人不同于我们人道的第一个,他色身特别的干净。

第二个,他具足光明。我们人道的光明,要靠日月灯光的照了,天人他的光明不需要靠日月,他本身放光。

我们看经典上说,佛陀在讲法的时候只要是到晚上,天人一下来听法,蜡烛都不需要了,放大光明跟白天一样,因为天人身上放光,他的色身是具足光明。

第三个,无诸病苦。天人的生命当中只有两个情况,一个是生,一个是死,他没老跟病的问题,他没有很多的病痛,他没有病毒的传染,当然他过去生他的杀业也持得比较干净。

第四个,衣食自然。我们人道众生的衣食,是要工作去换取,我们必须把宝贵的八个小时贡献给这个社会,然后换取衣食。天人的饮食完全是长在树上,还有在地上,它那树上很多水果,它地上有很多的地肥。地肥就像乳酪一样非常滋养,它那个地肥就像野草一样到处都是,就像我们看到那个草皮,他只要过去把它挖一挖吃下去,那就能够维持好几天了,非常滋养。地肥完全是自然的,所以天人基本上是不工作的。

第五个,报得五通。天人他一旦得到天的果报,他就有神通,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飞行,他没有交通工具的问题。

最后一个,寿命长久。天的果报他最低,就是我们讲到欲界天,四天王天,他最低是天寿五百岁,折合人寿是九百万年,最低喔。最高呢就是在四空定的非想非非想处天,有八万大劫,一个大劫,就是一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他经过八万次的世界成住坏空,他的寿命才结束,所以他的寿命是长久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天的果报是远远比人的果报殊胜,不管是他的外表,那种清净庄严光明,不管是他这个果报体产生的作用,它的功能比我们人类的功能强大。所以说这个就是他的天的果报。

那么我们应该要修学什么法门,才能够把这个果报现出来呢,才能够变成受用,把一个潜在的功能,转化成一种果报的受用呢?

我们来看看,天的果报有三种:十善业招感欲界天,四禅定招感色界天,四空定招感无色界天,三种。

我们先看十善业。十善业当中,我们先看这个身业,身业有三种: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一、不杀生-止善:止杀生之恶行;作善:行放生之善行。

二、不偷盗-止善:止盗他财物之恶行;作善:行布施之善行。

三、不邪淫-止善:止于非妻妾淫欲之恶行;作善:行恭敬之善行。

我们先看他的身业,第一个,不杀生。不杀生有它的止跟作,从一种断止的角度,他是断除一切杀生的行为;从他的这个修善的角度来说,他修放生的善业,他是断恶修善。

第二个,不偷盗。这个偷盗,他是断除盗他人财物;他的作善,是行种种布施。

第三个,不邪淫他是断除妻妾以外的这个邪淫的恶行;他的作善,行恭敬。这个恭敬就是清净心的前方便,先有恭敬心才有清净心,它这个类似,就是恭敬所引生的清净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说明就是说,其实天人在因地的时候,他修的法门,跟五戒的法门是非常接近的,但是在操作中,他的心地法门,或者说他的善根是比较强的,他的心地法门比较强,其实他也是跟我们一样修五戒,只是他的五戒操作得比较圆满。

他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他的操作过程,比这个人道在因地的时候修这个五戒的法门还来得圆满。

他有三种圆满:第一个,他的智慧圆满,人乘的时候,在修学五戒的时候,他的智慧对真理的观照,他偏重在断恶这一块,他偏重在恶业招感痛苦的果报。

所以我们看得出来,五戒并没有积极的去行善这一块,就这个人智慧不足,他是消极的断恶,他没有把人生修善的这个道理给参透;修十善业这个人智慧高,他知道人生有两个道理,一个是断恶的道理,一个是修善的道理。我们不但消极的断恶,也应该把握机会主动的去造善,所以他的智慧,比人乘的智慧更高了,他不但觉悟了这个断恶,他又觉悟了修善,这个智慧高。

第二个,他的调伏高,调伏殊胜。五戒并没有调伏烦恼,我们看得出来,五戒是没有调伏烦恼的法门,但是十善业它后面有调伏贪瞋痴,所以他的烦恼相对淡薄;你要做一个人,你可以有粗重的烦恼,只要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你就可以做人,你烦恼怎么粗猛,你脾气怎么大,都没有关系,不障碍做为一个人。

但是你要变成天,那你就必须要有天德,要有德行,不是说你布施很多就可以生天了,不是。你的烦恼要淡薄,要寂静,天有德行的。所以他天人,不是说修善就能够生天的,没那么简单,他那个要有一些品行的修养,要能够调伏烦恼,所以他的调伏殊胜。

第三个,他誓愿殊胜。他有坚定的愿力。在经论上说,天人凭什么有这么长的福报,他能够享受八万大劫的寿命,因为他在修善的时候有愿力。所以他在造善的时候,是数数的造作,他有坚定的愿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进寺院没拜佛是否要负因果

问: 皈依后进寺院必须要礼拜每一位佛吗?若没拜是否...

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一般人遇到倒霉的事情,就想逃避它。可是聪明的人却研...

世间最胜的福田

过去,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说法,帝释天带领天子...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

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

有位居士见到我抱怨说:好人不好当,人善受人欺呀! 我...

造作十恶业的来世果报

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

要从当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

忍辱法门有五种

第一、生忍。 每当被辱境到来之时,无法回避,无法抵...

非时食戒十大益论

客问杜多子曰:吾闻杀、盗、淫、妄,名为性罪;饮酒昏...

【佛教词典】贪欲由五因生

【贪欲由五因生】 p0978 瑜伽十七卷十五页云:云何贪欲...

【佛教词典】观念

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是曰观念。...

什么是净土宗的真行

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体会生死,契合生死,利用生死

凡夫之心总是不断生灭,只是自己不曾察觉,也不会去注...

水别再来了

从前有个人,赶了很远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个木...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

求一份心安,坦然以对人生路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有一...

用慈悲忍辱的精神来对待谩骂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

欲得成就一心应当存诚念佛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菩萨戒的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

问: 菩萨戒里面其中有一条淫戒,是否动念就破戒?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