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是自力的信愿念佛,和他力的本愿接引相结合

宏海法师  2025/07/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是自力的信愿念佛,和他力的本愿接引相结合

所有通途的修行方法,都属于靠自己的力量,艰辛跋涉地往佛果上走,唯有净土法门叫做他力本愿,靠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力来成功得度,但是你有没有搞清楚他力自力呢?我们一说他力的时候,你总归是说,哎呀,阿弥陀佛就是临终接引嘛,有阿弥陀佛还怕什么呢?你真的不怕吗?对他力有多少信心呢?他力跟自力不是两个东西啊,

你信他力怎么信呢?你得用自己的力量去信啊,这个力量你有没有发挥出来,不一定的。所以我们常说到他力本愿,他力本愿,对于他力自力呀,我们要懂得鉴别,这个首推其冲地跟大家说一下,为什么?如果你纯靠他力,自力不努力的话,不可以,就成了日本的净土真宗了,大家听过日本的净土真宗吗,他们就是说完全靠给阿弥陀佛来接引,佛也不念了,还可以造恶,说善人都来接引,恶人更加要接引了,恶人更苦呀。

而且别人在念佛的时候,他还说,说你为什么要念,说明你不信,我一句都不念,我就信。这个理上好像能说得通,事上面行不通,没有这回事,所以呢,不能够纯靠他力。但是如果你纯靠自力,不靠他力,那又成了难行法了呀,不是横超法。所以今天呢,给大家厘清一下,这两种都不对。

净土法门是自力的信愿念佛,和佛的本愿力接引相结合的二力法门,你看印光法师也讲过嘛,这个他说自力佛力二皆具足的就是净土法门,为什么呢?已断惑业,就是烦恼全部断了的,速证法身。那么烦恼一丝一毫没有断的,带业往生,都能够往生。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他力自力就有一个明白,在什么情况下用自力呢?我告诉诸位,尽形寿往生之前,要卯足了劲提起来佛号要念,这是自力,体现我们的真信和切愿,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或者万善同修,回向往生,乃至听闻正法,读诵经典,劝进行者,随缘弘法利生都要做到事和理呢,同时尽力而为,这就叫自力,一切都是往生资粮。但是在这个情况下,我们也要知道,如果实在做不到,千万不要以为这会影响往生。

真正要往生,一句佛号,乃至一部经典也是往生的正业,这就是说你随分随力地一定要生起什么呢,自力的信愿往那儿靠,在这辈子要表达你的往生心,用自力来表达。那么假如果说这个自力圆满了以后,能不能够往生呢?一点儿都不用怀疑,为什么呀?就是说我们接引往生根本跟你无关系,大家一定要记住,跟你的力量没有一点点关系,全靠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一定要搞清楚。

我们这辈子能否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有什么呢?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相信自己的愿力跟他的愿力对接,能不能往生全是佛的功德,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我能否往生,就靠阿弥陀佛了,能不能往生不是我的事,是他的事,他说了必定往生,那么我就相信一定往生,全靠的用的是他力,没有自力,这个就不容怀疑,大家不要怀疑,一定要生起决定的信心。

你看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到,上品上生的时候说到:法子,就是各位,我们都是信佛的法子啊,佛法的儿子,子孙。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我来接你。在这个中品里面讲到说:法子,汝今清净发无上道心,我来迎汝。我来迎接你。

这个中品上生里面又讲到: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我来迎接你,就是因为你念佛念得罪业消了。特别是在《佛说阿弥陀经》里面讲到,若一日若二日,七日嘛,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那么其人临命终时,大家要锁定这些圣言量,有时候我们为什么一下子就被别人说服了,说哎呀能不能往生呀,一下子又心里没底了,说好像是这么回事,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对经典佛说的话你就没有框死,你看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干什么呀?现在其前啊。

大家要知道,临命终时,就是命尚未终,将要终,不是命已终以后,不是命终以后了,那大家想想,临命终时,现在其前,他来接引,他来安心,一点烦恼生不起来,恐惧心都没有,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这个时候,顺理成章往生呀。

因为你相信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你发愿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纯靠他力,跟自力无关,我们真正的自力要在靠他力的这个自力上来显现,能听明白吧,是这样来立足,这叫做搞清楚了他力自力。也就是感通佛力,需要我们这辈子尽情地努力,如果你有偷心,那么说明你对佛的信心不够,对于愿力不什么啊?没有丝丝入扣,有偷心,那当然往生不了,如果你在这方面往那个没有偷心,全身心地靠倒,决定往生,不用怀疑了,因为那是佛的事,不是你的事。

所以希望大家了解自力他力,特别是九品往生章里面下品下生,五逆十恶的罪人都能够临终十念,念念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这都是佛说的啊,大家知道佛的广长舌不打妄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上求下化皆不离的妙法

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

哪些是修净土之人不去做的范围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修持门中的第七...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

问: 如何禅净双修?如何识空性,破空性?修心很重要,...

恶人念佛一定往生吗

问: 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略释《四料简》要义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

德森法师往生记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在世间,唯一有意义的事便是修行

江南的冬忽然来临,干燥而寒冷,人们纷纷口鼻上火,这...

魔境生起时应如何保持正念

佛陀诃责十种魔境的过失。 魔境产生的因由 阿难!如是...

十种维护友情的方法

以智慧选择朋友至为重要,如何以智慧维护友谊,使善缘...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

【佛教词典】解

【解】 p1234 瑜伽十一卷十三页云:解者:谓解脱诸缠故...

【佛教词典】释名字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能释诸法名字之三昧也。智度论...

和尚与法师有什么异同

和尚在古印度称师长为Upadhyaya,音译为邬波陀耶或邬波...

净土这个法门最直捷、圆顿

佛陀施设教法,我们可以分成实法跟权法,好比我们今天...

真正的佛法不是消极避世

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勤修戒、定、...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国王与树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

圣严法师:关卡和阻碍

在我的人生过程中,不管做任何事都有关卡和阻碍,而且...

又穷又病,家里也出很多祸事,怎么办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

佛教护生与动物保护

编者按: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短短两句话...

种植宽容,收获感动

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宽容...

曾国藩的修身十二法

一、主敬: 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

迷恋五欲失福报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挣了不少钱。一...

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