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太虚大师对素食的开示

太虚大师  2011/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原夫素食为中国佛教徒特殊之美德,然仅指汉人而言。盖世界佛教徒因生活环境之各殊,亦有肉食者,特皆重在戒杀生耳。例如蒙、藏之喇嘛,禁止畋猎、渔网,而不禁食羊餔牛酪。暹罗、缅甸之僧众,以沿门托钵而资生,故亦不择荤素。印度佛教式微,现今流传系婆罗门教,一般佛徒只重戒杀放生,不禁肉食。唯我中国汉人佛教信徒,戒杀放生,长斋念佛,成为必然之清规,而终身修持。此种美德,已成良善风尚,应发挥而光大之!

夫佛教素食之启示,见于大乘《涅槃经》与《楞伽经》。经典传入中国,至六朝时梁武帝,终身奉行,即逢启告宗庙、天地、社稷、农坛之大典,亦以面制象形祭品,代替太牢三牲血食。于今素菜馆之象形食谱,盖创始于梁武帝。

复次说素食之利益,依科学之观察,约有三种:

一、就动物学之进化论:由下等动物进化至高等动物,由高等动物进化至动物最灵之人类,则此人类与动物原属一体,大自然之胞与,物我同仁,当然不忍加害残杀。故宗教家之言“博爱”,政治家之言“仁政”。“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泛爱众,而亲仁。”此固谓王道仁政,天地大德,要亦我人与动物归原同体也。

二、就卫生学之原理:常人皆以动物之滋养较植物为丰富,实则不然。盖植物受日光雨露而滋长,所含维他命之质素,远胜于动物。而动物之脂肪层多霉菌,且当屠宰临终悲鸣,万重悲呜仇恨哀怨伤感之气质,充溢周身血液脉络、纤维细胞中,食之易致精神肉体之病态。盖乖气愤召,有伤中和之气。唯素食可以却病延年,消除邪念。

三、就经济学之统计:素食发生,乃战时各国被经济封锁,国内粮食大起恐慌。自此经验,当全国休养生息时,积极提倡素食。足见素食之利益于国家经济。

上述三项,皆就普通常识而言。至于佛教之素食,含义尤深。佛说慈悲,起发于大悲之心。盖一切众生皆系同体,一切群情皆系过去、未来之眷属。生命大流,六道轮回,生生死死,因果相续。一切胎、卵、湿、化之动物,或于过去无量劫中是吾父母、兄弟、妻子,或于未来世为吾六亲眷属。明此因缘,所见众生,当然发亲怜爱愍之心,不忍加以杀害。故戒杀为大乘之根本,素食为修行之必要。归纳而言,则今世之素食者,未必皆佛徒,佛徒未必皆素食。

吾人既证诸科学,了解素食之利益。更应从我佛大悲心流露,提倡素食,终身修持。不仅获得却病健康之幸福,补充国家之经济,且断绝杀机,消弭战祸。“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半夜声!”怨恨厉气所结,乃现悲残之世界。提倡素食,大可以挽救世道人心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太虚大师文章列表

为何佛弟子把吃素看得那么重要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

将心比心,如果是你会怎样?

一问: 兵荒马乱的时候,幸亏老天的保佑,我们侥幸逃过...

忏云法师开示集

忏云法师开示:拜佛 法华经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观世...

放生巨龟得善报

二十世纪初在台湾一个叫金包里的地方,有个慈善家林老...

丰子恺:素食以后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

净慧法师寄语2012

今天是2012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万象更新,祝与会的...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孤独的放生者

带孩子到国父纪念馆的湖边散步,我们看见在西边有一个...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绮语之毒,招灾引难

下面讲到绮语,绮语译为杂秽语,杂就是闲杂,秽是污秽...

自性的映现

莲池大师《自知录》上说:「怨天尤人最损福,一次减三...

从内心发起真正救度众生的心

修行需要压力,想一想,现在多少的父母亲眷,对我们有...

【推荐】念佛的确是一剂无上的良药

作为一名医生,我遇到过罹患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从医...

【佛教词典】电光朝露

比喻人身无常之用语。心地观经卷一(大三·二九六上)...

【佛教词典】篇目

(术语)标题也。羯磨疏一之三曰:前标释篇目。梁僧传...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

怎样发菩提心呢

昨天我们简单了解了发菩提心的原因和广大功德。那么,...

康僧会大师:诚感舍利,传法东吴

康僧会(?-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师,随其父经商移...

鸯掘摩的身心考验

作恶多端且杀生无数的鸯掘摩,在皈依佛门、加入比丘群...

七炉煮水的故事

苏东坡除了原配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小孩患有自闭症,该怎么办

问: 我的小孩五岁,患有自闭症,智力低下,不与人沟...

莲宗五祖少康大师画传

一、母梦玉女,授青莲华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

按压明眼穴,舒缓眼睛疲劳

假如我们常常感到眼睛疲劳,但又不是睡眠的时间,这时...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高则高,当低则低

龙虎寺禅院中的学僧正在寺前的围墙上,模拟一幅龙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