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憨山大师:出生死法

憨山大师  2011/09/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所说的修行出生死法,有很多方便法门,但其中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直捷简要。经曰:“若修净土,当净自心。”现在修行净业,必须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因为身三、口四、意三这十种恶业,是三恶道的苦因。

持戒先须三业清净,三业清净了,那心也自然清净了。为什么呢?如果身不杀、盗、淫,身业就清净了;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口业就清净了;意不贪、嗔、痴,意业就清净了。这样,十恶永断,三业冰清玉洁,心地不就清净了吗?

在这清净心中,要厌恶娑婆的苦,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树立念佛的正行。念佛要为生死心切,先断一般不必要的外缘俗务,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十二时中,行住坐卧,饮食起居,酬酢应对,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昏沉,不散乱,置心一处,并没有其他的想念。这样用心,久久纯熟,以至梦中也不忘失。做到寤寐一如,使功夫绵绵密密,打成一片,这正是得力的时候。若是念至一心不乱,那么,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会被生死所拘留,就会感得阿弥陀佛放光接引,这就是必定往生西方的效验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起心动念,都是妄想。那是生死的根本,所以招来恶果;现在把妄想的心转为念佛,那就念念成为净土的因,所以是乐果。若是念佛心心不断,妄想消灭,心光发露,智慧现前,这就成为佛的法身了。

念佛求生净土,是要了生死大事。假使不知生死根株所在,毕竟向什么地方去了呢?古人说:“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由此可知,爱乃是生死的根株。自从有生死以来,生生世世,舍去一身,又受到一身,都是爱欲在流转。因此,现在我们发心念佛,就是要念念断这爱根。

很多学佛人在家念佛,日常眼见儿女子孙、家务财产,没有一件不爱;没有一事、没有一念不为亲属家庭打算,这就是所谓“生死活计”。这样,虽正在念佛,可是心中的爱根不曾一念放得下,佛尽管在念,爱心尽管增长,生死又什么时候能了呢?

我们应该在儿女之情现前的时候,回光返照,看一看这一声佛号,果能敌得这爱吗?果能断得这爱吗?若断不得这爱,如何了得生死?因为爱是多生以来习惯了熟练了的,念佛则是才发心,很生疏,还不切实,因此不得力。如果目前的爱境控制不得,那末,当临终时,就会只见生死爱根现前,毕竟自己作不得主张。

因此,奉劝念佛的人:一定要生死心切,要在生死根上念念斩断。如若能下如此决心,努力做去,那么,念念就是出生死的时候了。古人说:“目前都是生死事,目前了得生死空。”如果念念真切,刀刀见血,而不能出离生死的话,诸佛都将成为妄语者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佛教移民学

一、移民佛国回老家 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三界...

圆瑛大师禅净双修的思想

(一)由禅入净的实践 圆瑛大师,福建古田县人,十九岁...

会性法师:赞佛偈略说

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一句佛号创造生命奇迹

宗实老和尚是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九年前的剧烈心绞痛,...

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

念佛是一生的事业

编者按: 2011年5月25日,台湾佛光山星云长老莅临庐山...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略释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菩萨自说过去的行愿: 善男子...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

【佛教词典】摩休勒

(杂语)Mahoraga,新称摩睺罗伽也。...

【佛教词典】谛殊罗施

梵名 Tejorā?i。为具有如来无见顶相功德之“五佛顶”...

十善业道之法,也是成佛之法

从大乘佛教的业果学说来看,对业果最重要的认识在于:...

印光大师:念佛人十大碍行

妙叶禅师《宝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详夫一心平等,体性...

临终十声念佛与一生五逆十恶孰轻孰重

临终念佛十声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生都在造五逆...

苏东坡的前世后身

生命是轮回的,很多人或多或少能够知道自己的前世,这...

星云大师《如何欢度老年生活》

会长、各位组长、各位先生: 这次承蒙詹会长纯鉴先生...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学佛的人不要再迷信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

出家的真正意义

当今时代,一提到出家,许多人都抱着否定的态度,这是...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工作目的是要为社会服务

问: 我有一个问题已经矛盾很久时间了,想问一下老和...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佛经中讲邪淫的果报

佛在《善生子经》上讲: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