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忏悔更有效的十种方法

2011/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夫欲忏悔者,须具十法助成其忏:

一者 明信因果;二者 生重怖畏;三者 深起惭愧;四者 求灭罪方法,所谓大乘经中明诸行法,应当如法修行;五者 发露先罪;六者 断相续心;七者 起护法心;八者 发大誓愿,度脱众生;九者 常念十方诸佛;十者 观罪性无生。

夫者,发端之辞。倘欲忏悔所作诸恶,必须具足十法,帮助成就其忏悔之功。

一者,首先明其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恶因感恶果,善因招善果,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二者,生重怖畏,自知有恶因必感恶果,堕狱受剧苦,即生大怖畏,毛骨悚然,所谓“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水。”恶因可畏,至为悚惧。

三者,深起惭愧。惭者惭已,愧者愧他。惭自己毁戒下劣,愧诸贤之超脱明净,释迦因何成佛?吾何久为众生?有见贤思齐之心,生大惭愧,痛改前非。

四者,灭罪方法。须常求灭除自己罪业之方法,何法能除灭罪障,常寻求之。

五者,发露先罪。倘若已作之恶,或自知、或不知、或有心、或无心等所造之罪,对三宝前,或对善知识前,克诚披露,求哀忏悔。若能忏悔,罪即消灭。若不肯发露,覆藏于心,则日久月深,则罪根深结,忏悔不易矣。

六者,断相续心。若虽自知有罪,对三宝前忏悔已竟,但相续心不断,仍继续造恶,则前之忏悔,虽忏无益。非将起恶之相续心截断不可,随缘消旧业,更不造新殃,故须怕相续心。

七者,起所法心,发起卫护佛法之心。若自己奉持佛法,即自能保护佛法。若他人敬奉佛法,他人即是保护佛法。若已若他,皆当维护,可获福灭罪,故须起护法心。

八者,发大誓愿,即发四弘誓愿之心。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即是发自利利他、上求下化之心,度脱一切众生,不分人我彼此。彼苦即我苦,故急而拔之;彼乐即我乐,故急与之乐。拔彼之苦,即是拔已之苦;与彼之乐,即我之乐。苦乐亦如是。所言誓愿者,发誓以要其心,起愿以策其身,不可改变。能发广大愿,亦可灭罪。

九者,常念十方诸佛,念佛即能成佛,若念众生,则做众生。吾人既为佛子,必学佛行,故须念佛。但十方诸佛无量,名号亦无量,取其简略而易得益者,莫如弥陀名号。所谓“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能持念此佛名号,即持念十方诸佛圣号。念弥陀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亦即忏悔一切罪障。

十者,观罪性无生。观者,观察所造之罪皆由心起。既众罪从心所起,自当将心忏,试观此罪相从何而起?觅罪了不可得。以其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而生。四性推究,当体无生。所谓罪性本空。如四祖至三祖处,求哀忏悔已之罪障,师曰:“将罪来与汝忏。”四祖返观自心,了不可得,答曰:“觅罪了不可得。”三祖云:“我与汝忏悔竟。”此一种乃理忏,前来九种都是事忏,故知此理忏功能最大。观一切罪恶之性当体无生,心灭罪空,是名真忏悔。然又须知事忏必须具理忏,理忏复须藉事忏,理事圆融,故名真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三种判定罪业消灭的方法

甲三、罪除之相 我们看甲三的罪除之相。 或觉心神恬旷...

圣严法师:忏悔要忏在心里

有位女居士因为吸-毒被关,出狱后来向我学禅,她边哭...

拜忏的方法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 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

孝顺父母有五个方法

在佛教里,讲到孝顺父母,有三个层次:初品的孝顺父母...

怡山然禅师《礼佛发愿文》

归命十方调御师,演扬清净微妙法,三乘四果解脱僧,愿...

最好的忏悔方法是至诚念佛

在忏悔法里面它有作法忏,有取相忏,有实相忏。那么最...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

欲往生极乐所应修习的三种福业

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亦为了确保在往生时,不发生...

到底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才能听到呢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

【佛教词典】安培克

(Ambedkar, Bhimrao Ramji; 1893~1956)当代印度之宗...

【佛教词典】烦恼与烦恼相应

【烦恼与烦恼相应】 p1194 瑜伽五十五卷七页云:问:何...

圣严法师《安住于现在》

我常说心要向内看,不要向外看。心老是向外看,就不会...

贼不偷穷人家

唐代的只林禅师,得法于荆州永泰寺的灵湍禅师。他得法...

念佛时有两点要注意

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二点要注意:一个是你能念的心,...

出家人,其实一点也不闲

《禅林宝训》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衲子守心城,奉戒律。...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

人知杀生之业最惨,不知邪淫业尤惨也;人知杀生之报最...

印祖告诉我们家里怎么恒吉祥

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初...

如何对盲聋哑说禅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

现阶段你还无法度仙界冥界的众生

问: 我是一个虔诚信佛已皈依没受戒的俗家弟子。我的家...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

梦参老和尚:般舟三昧的问答

【问】:有一部经叫《般舟三昧经》,尼众能不能行般舟...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禅宗是佛法的根本

有人认为有情世界不能离开禅还好懂,因为他是有情,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