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净界法师  2018/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内心错

佛陀在讲道理之前,先讲出一个譬喻,譬喻容易了解。从譬喻当中再回归到道理,说明降伏妄想的方法。

我们看经文:

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佛陀告诉阿难说,正如你阿难尊者所说的,你真正爱乐三十二相的过程,是由于心目的关系。你是用眼睛来取相,然后再用第六意识来加以分别,产生很多的想法,所以才产生行动出家的。你如果不能够真正了解心目所在的处所,你就不能降伏它的烦恼。

我们今天要降伏攀缘心,你一定要知道它在哪里。你说:“诶,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我想把它消灭。”但是到底攀缘心在哪里呢?如果你连它的处所都找不到,你怎么消灭它呢?这个道理讲出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国家很大,这当中有一个国王,这个国王有一个困扰,就是他的珍宝经常丢掉。虽然他的国家很多珍宝,但是经常被盗贼侵入,就把珍宝给夺走了。后来国王实在受不了了,下定决心要发兵来讨伐,消除这个盗贼。但是这个国王在出兵之前要知道一个重点,就是这个盗贼在哪里。他藏在哪里呢?尽管你这个军队很厉害,很会打仗,打敌人,那么敌人在哪里你要先找到啊。这是一个譬喻。

我们看总结。合法,“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其实盗贼就是在我们这个六根门头,在心目当中。我们解释一下。

蕅益大师说,这个国王就是我们的真如本性。说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来我们的本性就具足无量无边的性功德,说这个国王本来有很多的珍宝。这个国王又依止一个国土,这个国土就是六根,在国土六根当中产生了盗贼。这个盗贼有两种:一个是外贼,一个是内贼。外贼就是六尘的境界,这些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贼。六尘的活动去刺激了六识,这个六识就是内贼。六尘、六识两个交互作用,是在哪里作用呢?就在六根里面活动。在这个国土中活动,最后伤害的是谁?伤害的是我们的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个国王的功德,一天一天地被遮盖了。

我们知道这个贼,有内贼跟外贼。我们讲外贼是六尘,内贼是我们内在的六识,我们的分别心。我现在要问大家一个问题:阿难尊者去托钵,遇到了“盗贼”破坏他出家的功德。第一个贼是什么呢?是摩登伽女。摩登伽女用咒术来诱惑阿难尊者,这叫外贼。第二个,阿难尊者他遇到这个外贼的时候,他产生了内贼,他的烦恼开始活动。内外和合就造业了。那么这个问题错在哪里?你说这个事情是摩登伽女错,还是阿难尊者错呢?说我们今天去造业,是外境错,还是我们内心错?

蕅益大师说,内贼不生,外贼不会生起,色不迷人,人自迷。你不能够说外境有错,因为外境它没有自性,它只是一个业力的显现。你内心如果不动,你如果安住在真如本性,这个外贼是没办法真正伤害你的。所以蕅益大师说问题在这个内贼。六根当中的第六意识的攀缘心,这个是内贼。

这个地方是把它攀缘的相貌先标出来:使令你生死流转的,就在你六根当中有六个贼。六个贼当中以第六意识作主,这是贼王。它是破坏我们功德的一个贼,它是一个过失的根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

学习也得有个方法

现在和大家讲讲学习的方法,不然以后的经文,特别是《...

一切物质现象,都与心性有密切相关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

真正跟外境接触,也就这么一念而已

这个果报的受用,我们来看看它的差别。这个差别有两种...

真正会用钱也是个大学问

说到赚钱,谁不会赚钱?人人都想赚钱也会赚钱,但有几...

铁窗下的忏悔

再度入狱,虽近不惑之年,却开始对自己生命产生疑问:...

先破妄显真,再提起佛号

其实这个一佛乘,最妙的地方在哪里,诸位知道吗?在临...

如何清净如法受持八关斋戒

我们的同修,已经受了很多次八关斋戒了。如果你信愿持...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何以应当戒杀?

杀是佛门五戒之首,修行人入手第一要紧的事。现在有一...

曹溪宝林禅堂十方常住清规

惟我六祖大师说法曹溪。天下衲子归之。祖设安居。以容...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佛教词典】内门差别

何等内门差别?谓一切定地。...

【佛教词典】建初寺

(寺名)康僧会至吴,感舍利而化吴王孙权。权为建塔,...

观此六尘如六大贼

六大贼者,即外六尘。菩萨摩诃萨观此六尘如六大贼。何...

转劫浊成净土,莫过于放生

一方面,佛教认为一切有情皆有佛性,众生平等,我们不...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

【推荐】达摩大师破相论

问曰: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

不随妄转,心常觉照,安住真如

修《楞严经》的人就是,我不随你阿赖耶识而转,我安住...

净土行人如何对待儿女婚嫁问题

【原文】 今之儿女婚嫁,一本于自主,只可随他去。否...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宏海法师:楞严法会开示

各位道友,特别是今天我们格外的因缘,正法眼藏,楞严...

看破、放下、念佛

今天和大家讲看破、放下、念佛。因为以前有一位居士向...

断疑生信修善法

问: 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为重症患者募捐的信息,...

奔向成功的十个好习惯

一、不轻言退缩 二、不停学习,不断修正。 三、坐言起...

万法皆空为何还要常行供养

【原文】 问曰:华者事也,理在何焉?信之与毁,交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