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两种分类

净界法师  2011/09/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第六意识在受用外境时,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果报以及产生很多善恶的想像。 我们这一念心,可能会随顺妄想,唯识学对于妄想的产生,分成两种:

第一个,唯识所现:

《楞严经》叫作循业发现,比方说一盆水,人道有善业,看到的是水;鬼道众生看到是火,天人看到是琉璃地。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心识是善业,你看到的生命是美好的;你的心识有罪业,你看到的外境都是痛苦的。

好比同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吃同样的饭菜、住同样的房子,有些人活得很快乐,有些人活得很痛苦,这怎么解释呢? 这跟你内心的善恶业有关系。 所以唯识所现的部分,我们无法作主。

其次,唯识所住:

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产生感受跟想像,第一念不能怪你,佛陀制戒是从第二念。 因为第一念是过去的等流习性,从这个地方制戒,强人所难。 但是妄想产生的时候,你没有回光返照,还继续的、相续的安住在这个地方,这就是唯识所住,就治罪了。

我们不可能完全没有妄想,你说我修到没有妄想,那你可能连妄想在哪里都没有发觉。

我们只能做到--不随妄转。连等觉菩萨都还有点微细的妄想,只有佛不打妄想,我们是带业修行,怎么会没有妄想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时妄想很多如何解决

问: 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难以控制,有什么解决办法...

唯识无义,一切法的受用是自变自缘

于定心中,随所观见诸青瘀等所知影像,一切无别青瘀等...

你所选择的环境,对你善根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你研究唯识,就知道众生的悲哀在哪里──种现相熏...

我们的果报是怎么受用的

这个地方的识变,前面我们比较偏重在造业这一块,这个...

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心中的影像

成就相违识相智。如饿鬼、傍生及诸天、人同于一事。见...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切莫随便呵毁僧伽

僧众这么多,当然龙蛇混杂,有圣僧也有凡僧,有持戒清...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刚入佛门,应先学什么经

问: 我刚刚入佛门,不知道先学什么经? 纯智法师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

学佛不要刻意去求感应。只要能够运用佛法转变凡夫的生...

【佛教词典】唱衣

(术语)比丘等五众死亡时,其遗物别为轻重之二,金银...

【佛教词典】浅草寺

原属日本天台宗,后独立为圣观音宗。位于日本东京都台...

「舍」这个字是很难的

舍这一个字是很难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么东西,我...

外境永远没有所谓的对错

既无中间,不成内外,彼诸闻性,毕竟虚妄。 我们前面讲...

小心你的念头,它正在改变你的命运

很多人问能不能算命?俗话说,生死有定。佛法也讲业力...

如何理解「名山底下无善人」

常离恶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大家不要认为...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印光大师《为在家弟子略说三皈五戒十善义》白话文

可悲呀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一直在六道里面轮回,一...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星云大师《佛教的忠孝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光加被,能够...

了解我们罪业的本质

佛法讲因缘是讲三世,就是我们先观察过去,我们往过去...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

大安法师:如何不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问: 怎样才能做到时时快乐,天天快乐?我很在乎别人...

怎样判断自己对净土的信心

问: 怎样判断自己是真信还是假信? 大安法师答: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