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将「自我」减轻消灭

曦比丘  2012/03/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懂得修行的人,只是将“自我”逐步的减轻、消灭。相反的,没有“正知正见”的行者,若是越用功,越勇敢,自我感就越强烈,离开解脱道就越远。“我”的感觉其实就是虚幻的,颠倒梦想的。所以我们看到《心经》里面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没有我了,照见它是空的,空掉了我。没有我的感觉,也不是我。照见五蕴皆空,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苦了。

假如我们能一直保持下来,一直的训练,就能解脱、脱离这个世间,解脱这些烦恼,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意识的病就慢慢的被治疗了,慢慢地好了,最后我们的意识就没有病了。意识没有病,就纯粹只有真理了,没有无明。简单说,就是没有我的感觉,没有我了。别人说我们,或骂我们,可以跟他笑笑,但是内心没有任何的波动,因为没有我,不是我,你骂的是这个身体,所以甚至到最后,身体生病,身体老了、死了,也是自然的,都没有我,“没来没去,没事情”。若我们“有来有去,全事情”,就是因为有“我”。

现在我跟你们分析的是,我们人生有身体的病;内心,有心里的病,还有一种,我们很少注重的就是意识的、精神的病。意识的病就是有“我”,感觉是我。感觉有我,就是意识已经生病了,精神已经生病了,要去治疗。要怎么治疗?就是别产生“我”,做什么事是身体做,心知道身体做,不是我做;心知道嘴巴说话,不是我说话。这样一直去观。一直去观,那你意识的病就慢慢被治疗,治疗到它全部没有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别让难得的人生掉进「空」的陷阱

学佛的人往往被世人误解为处于被打击了、绝望了、避世...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

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

【推荐】痛苦是从执着而来的

我们看《百法明门论》这个贪烦恼,什么叫贪呢? 以染着...

火烧执着鸟儿

传说在深山里,有一座栖息着神仙的湖泊,湖水湛蓝清澈...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

有没有生死是你自己决定的

这五蕴当中,我们每一个人的重点会不一样。我们可以把...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我们为什么一直执著现在

我们知道第八识是不造业的,它只是收集业力,变现果报...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

名号怎么念才能摄住妄想心呢?首先在家居士,在不同的...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佛教词典】发光地

菩萨十地之第三地。因修持佛道,而开发极明净之慧光,...

【佛教词典】甘露日

(杂名)以七曜与二十八宿相应之日名甘露日,为大善日...

烦恼也会开花的

院子里水泥花砖的缝隙里长着杂草,使院子显得有些荒凉...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

若从烈焰中觅得清凉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热乱场中,难当冷眼。以三界无安,犹如...

偷吃松子,被虚云老和尚罚跪三天

在沙弥的戒律上也有这一条,庙里面上的供果、供品,庙...

圣严法师《过去已成过去》

曾有一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八十岁了,每次来见我,总要拿...

星云大师《佛教的宇宙观》

第一篇 三界二十八天 壹前言 古德说:「无三界可出,...

舍命不一定解脱,可能还会随业受生

汝将谓舍命便解脱乎。不知识随业牵,又复受生。驴女马...

惟贤长老《实修问答集》

1.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与佛在涅槃境界上是否有程度上的...

宁可千生不悟,勿教一时着魔

修行人, 心不可偏, 若偏, 即或受病。身体孱弱, 当息心...

临终听到地藏菩萨的圣号,就能永不堕三涂

佛又对观世音菩萨说:复次观世音,若未来、现在这世界...

莫追忆,莫等待,莫犹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依修行的标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