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大发「七圣财」

2010/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新春期间,亲朋好友见面总互道恭禧发财。而佛门中人,互道的则是恭禧发七圣财。此财非彼财。有了佛法之七圣财,不只现世得利益,将来亦靠它超凡入圣,永离苦海。七圣财是哪七种呢?

第一是“信财”。就是有了信受正法的财富。因为佛法是佛陀教导众生离苦得乐,了生脱死的方法,能够信受三宝,净心不疑,必能趋吉避凶,蒙佛护念。信有如双手,人一走进佛陀之宝山中,就能够自由自在的采取宝物。有了信,就能够增长一切的善法,除灭所有的疑惑。所以信是学佛人的第一财富。

第二是“戒财”。戒财就是谨守佛陀戒律的财富。戒是清凉剂,有了戒就能防非止恶。有了戒是进趣佛道的要具。有了戒则德熏四方,其香无比。有了戒,必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有了戒,则止恶之念,恒存不失,它是善法的梯楷。戒是学佛人的第二财富。

第三是“闻财”。闻财就是有能够听闻正法的财富。佛法难闻是四难之一,能够听闻了义之佛法,就有了得度的因缘,是十分殊胜的财富。闻法是闻于心,不是闻于耳。当今之人,福报极浅,一打开收音机,电视机,所收闻到的不是诲淫就是诲盗,听闻这些迷惑颠倒的音声,怎会证道,远离苦果呢?所以学佛人要有听闻正法的财富。

第四是“惭财”。惭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深加反省,一旦有了过错,马上生出羞耻心,力誓改过。常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能够时时觉察自己的过失,就是有向圣之心,这样离道自然不远。所以学佛人须有惭财。

第五是“愧财”。愧是能够检省自己那些事愧对了别人,而发露忏悔。时时替别人设想,是菩萨度众的悲心。能够彻底扫除内心之贡高我慢,心存恭敬,永不造愧人恶事,这样心中有所觉悟,则光明在望。这是学佛人必须有的财富。

第六是“舍财”。舍就是能够舍离一切,而心无染着。世俗人被财、色、名、食、睡所牵绊,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不息。修行人能够舍离这些贪恋,万缘放下,所谓放下布袋,何等自在。有了舍的境界,内心一片平等,毫无执着。这就是学佛最好的财富。

第七是“慧财”。慧就是具有通达事理,决断疑念的能力。有了慧,就能生道,就能够断除烦恼,光明无量。它是修行人所追求的境界。但必须前面六财先具足,才能得到这个慧财。

以上是佛陀教导众生追求的七圣财。这是真正永不失落,不会造成副作用的财富。世间人因财多而遭杀身之祸,或烦恼无边的甚多。而七圣财是出世间的财宝,只要努力行一分,就得一分的实益,它令修行人身心安乐,智能通达。愿莲友们人人发此圣财,获得真正吉祥如意,步步迈向圣人境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像是否要开光才会灵验?

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基础

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合称为三宝...

斋僧获福

佛陀时代,有一位长者子,年纪很小时便失去了双亲,一...

学佛人都应牢记的六则典故

神通广大并不代表是得道圣人 唐朝延载元年(西元六九...

佛学常见辞汇(二画)

【二入】 理入和行入。理入是由理性著手,觅求真本,...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修福从珍惜一粒米开始

一粒米在现代人眼中,谈不上有什么价值,但要知道需多...

念到心中只单纯一念,便能预知时至

要得到一心不乱,必先无悭贪、无挂碍、无散乱心才可。...

【推荐】淫欲之害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

【佛教词典】盐香

(譬喻)盐原无香,以譬无法也。同于龟毛兔角。成实论...

【佛教词典】择灭

(术语)涅槃之异名。灭者灭诸相之无为法也。涅槃者是...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

星云大师:小,不能忽视

一般人皆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世人...

寺院道场的十九种法事法会

法事是寺院道场重要行事之一。在所举办的法事当中,有...

逆境烦恼,最怕你下定决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决心,当你下定决心,这个时...

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

舍利子是怎么来的

问: 为什么有舍利子? 中台禅寺答: 舍利为梵语,即...

参禅、悟道、了生脱死

住宗门下的人,要行宗门下的事。你们要晓得:宗门下行...

龙树菩萨:赞法界颂

归命十方佛  法身及报化 愿共诸众生  速成法界性 ...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