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泰然面对众生相》

圣严法师  2010/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要如何修?我常说,人要站稳现在而往未来看。有的人老是想到过去,有的人则常担心未来,未来的事未可知,但愿那是美好的,当要有迎接厄运光临的心理准备,即使可能是一种最坏的结局产生。想想,还会有什么事会比死更可怕?如果不幸必须坐牢,也还没有到死的程度,何况坐牢也还没有发生。现在还没有发生的事就不需要紧张,只要检讨过去、 计划未来,而面对当下,步步踏实地向前走去,便是人生的励炼,就是一种修行的生活。

此外,如何使得自己的身心不受他人干扰,也很重要。不管发生任何情况,都宜当作是一种人间相、一种世间相,当作是处处都可能发生、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平常事。如何在没发生情况以前,未雨绸缪化导转无形;如何在发生情况以后,亡羊补牢用自己能够运用的资源来处理、化解这些问题,心中只有需要处理的事,没有被这些问题所困扰而造成的心结。

问题,甚至帮助他人来化解问题。因此一个人的人生修为也可以影响另一个人、全家的人、全社会中的许多人。古今中外许多的伟大人格就是如此产生的。

许多人在诸事顺利时,傲慢、自尊、自负、自信,总觉得他们自己是可以主宰一切、安排一切、负责一切的,因而疏于自我的约束和检点,一旦遇到重大的挫折发生时,就会错愕不已、自我失控而惹下大祸。

一个有修养的人,对于一切不如意的事,不求自己眼睛看不到,不求自己耳朵听不到,不求自己接触不到,但求自己不会被这些不如意的事所击倒,但求能够让自己以及相关的他人,都能履险如夷,并且免受负面的影响而产生困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修学佛法不要永远停留在「知道」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注解上说,一个菩萨...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解脱者的风骨

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

千锤百炼,身心皆益

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则心身...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写道...

不抱怨也是一种修行

我们学习佛法,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就要从不抱怨...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圣严法师《有情绪的人生才活得过瘾?》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我们人是有情众生,既然是有情,当...

圣严法师:为什么恋爱有时会变成由爱生恨

问: 有人谈恋爱如胶似漆,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

【佛教词典】三种相

(名数)因明列三种相:一、标相,如见烟知为火。二、...

【佛教词典】摩诃曼陀罗华

(术语)梵音Mahāmandārava,译曰大白莲华。四华之一...

大乘行者回家的过程

问: 在〈信解品〉中,小乘圣者以种种譬喻自述回小向大...

你留意过自己的父母吗?(子女必看)

如果你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长大, 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不...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

常行堪忍者,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有多喜乐

世人都知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可...

什么是戏论

这个戏论层次很广,凡夫对修行人,凡夫是戏论;修行人...

一休与五休

有一天,有人问一休禅师道:禅师什么法号都好起,为什...

佛教徒对国家社会应做出什么贡献呢

现在的社会,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做为一个佛教徒,...

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问: 我在诵经时,身体发热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推荐】破除淫欲冲动的方便法门

世间一切苦恼,都由爱欲而起。世间凡夫无法断除爱欲之...

因布施而起的贪爱执着

布施如果附带不合理的条件,是可以不接受的。这是为了...

为谁辛苦为谁忙

在汲汲营营、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过人生在世的...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