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萨

圣严法师  2015/10/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看待你家的小菩萨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乐、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进而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

不过,这几年台湾的社会转型快速,每个人在日常的食衣住行中,时时都要面对多元、混乱的社会价值观,而在这些大变动的社会环境下,家庭制度、子女的教育问题、亲子关系,也一直都在变迁中。在家庭亲职教育上,如何的落实、运用,本刊(人生)特别就此问题访问圣严法师。

有人问:一般世俗不了解佛教的人,大都认为佛教是排斥家庭生活的,请问佛教对于家庭的观念,究竟是采取什么样的一个态度?

其实佛教的教化对象就是以出家人及在家人为主的,在家人则一定有家庭,夫妇结合,生养儿女,这就是家庭的基本结构,所以佛教不可能是排斥家庭生活的。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是属于夫妻双方面的,但以佛法的角度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自己是否尽责任、尽义务,而不是去要求对方,计较谁该尽更大的责任。其实,只要夫妇两人都能真诚的照顾对方、关怀对方,对方一定也会有所回应的。如果夫妇两人都是佛教徒,并且都能以佛法相互扶持,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家庭。

此外,夫妇两人在小孩来临前,应该要有相当的心理准备,要为即将到来的儿女,准备好最和谐的环境,这是一个佛化家庭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一、佛化家庭的基础和积极性

佛化家庭于现今的社会中,有何积极性的意义?

许多人共同生活的环境就是社会,因此而有各有种的社会型态,其中包罗万象。家庭是社会中的一个小单元,所谓的佛化家庭,基本上不可能离开这社会所提供的种种环境;我个人认为,佛化家庭于社会的积极意义就在于“以智慧照顾自己,以慈悲关怀家人”。

家庭也是社会的构成要素,如果大家都能使自己的家庭受到完善的照顾,能对自己的家庭尽责,这就算是照顾了社会,对社会尽了最基本的责任。而这必定也会影响周遭的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至于其影响力的大小,则端看各人“智慧”和“慈悲”的程度了。但是,我相信一个佛化家庭,至少能为社会带来正面的影响,带来一些祥和的作用,甚至对于提升人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功能。

在佛化家庭中,父母的亲职教育必须要注意那些重点?

就佛教而言,胎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父母的亲职教育应从胎教开始。

母亲怀孕以后,就要使自己的孩子在胎里像是处于乐园一般,是一个非常愉快的环境。虽然胎儿当时仍未具有五官,意识也还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父母这时的心情,和这胎儿以后长成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母亲在怀胎期间要经常顾虑到肚子里有孩子,态度要保持温和、理性,心境要保持安祥、平和。此时,丈夫也要认为太太肚子所住的是一位小菩萨,对太太也要像是在款待贵宾一样,呵护备至。有了丈夫的体谅照顾,太太自然也能保持有平静、温和的心情,这样的孩子出生成长以后,就比较会理性、独立、富有责任和慈悲。

凡是怀孕的女信徒来见我,我都会劝她们持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能使心里常生欢喜而法喜充满。我也告诉她们,绝对不能生气,否则对不起胎里小菩萨。

此外,父母对于子女的观念,千万不可以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财产看待,不要把他们当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份看待,更不要把他们当作是自己荣誉得失的一部份看待。孩子是一个独立体,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把他们当作是一个远道来访的亲人,也是一位菩萨。他们来到这世界,参与家庭,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虽然他现在还小,但他们也有他们的世界和他们的人格尊严。以后,更有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福报和业报。用这种想法来看待孩子,就不会寄望孩子一定要成龙成凤、恨铁不成钢等等的情形了。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应该要了解。不过,父母的照顾教养,是孩子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父母要重视孩子交友问题

二、提升人品的重要依据

如果家中有身心障碍的小孩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如果家中有身心特别的小孩,父母确实会比较费心,但如果能想著:

这是作父母的本身因为在过去世中作了恶业,所以现世要受折磨、受罪报,却连累著也让小孩子于现今受折磨,这是我们对不起小孩子,因此,更应该将小孩子当成佛菩萨看。能作如此想,慈悲心就会生起,就会更愿意照顾他。

如果相反的,总是想:哎呀!家里来个讨债鬼,我又没有作什么坏事,为什么要我受这种报应呢?再想到,小鬼来了以后,弄得全家都不安,恨他恨得不得了。这样子全家人还会快乐吗?然而这对小孩子是不公平的,对自己来说是没有良心,家中会有这种结果,也有大人的疏失,以及前世的业感!所以家中若有这种情形,就更要加倍地照顾小孩子。

农禅寺的信徒中,也有这类的状况,他们听了我的话,心境转了,家中的小菩萨也变乖了。

对于儿童的偏差行为,父母应该如何来看待或处理?

儿童的偏差行为,其形成的因素有很多种可能,父母亲应该要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来处理,不要一味地指责孩子。比如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功课差,父母先不要认定孩子不聪明或不听话,这可能是老师方面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同学方面的困扰,交友方面出了问题,当然更可能是由于父母本身的问题。如果这时的处理不当,子女更非常可能产生反抗叛逆的心理,再加上环境风气的感染,于是心情低落,迟起晚睡,不肯读书,逃学、变坏,这些情形便很容易发生。

所以,尊重孩子并尽到照顾、劝勉、安慰、关怀的责任,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观念。有些父母喜欢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缩影:我现在如此,你也应该要如此;甚至盼望孩子做一些连自己都不曾做到的事,这就太过份了。我相信,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以后孩子出了社会,也不会尊重别人。相反的,如果父母非常尊重这个孩子,把孩子当作是现在的菩萨是未来的佛,这孩子一定会成为社会正常有用的人。

小孩子说谎是父母最常碰到的事情,而妄语是佛教的五戒之一,这种情况,父母又该如何来处理?

小孩子说谎是正常事,那个小孩子不说谎呢?我小时候也会说谎。必须明白孩子是以何种心态说谎,一般小孩子说的谎都不是太严重的事,尤其是小孩子为了自尊而撒的谎,此时的大人最好装作不知道,不要拆穿小孩子的谎言;如果谎言是对他人或他自己有了比较严重的妨害,那就必须好好和他沟通,让他知道说谎的后果严重。最好是告诉他一些较容易理解的故事譬喻,如放羊的孩子几次说谎呼叫:“狼来了”,结果真的遇到狼来之时,便无人来救了。倒楣的人,就是说谎的人。另外,也可以让他设想一下:现在他欺骗别人,让人家蒙受损失而痛苦,如果换个立场自己受人骗,愿意接受吗?这需要父母付出耐心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能够了解。

三、适时适当的关心和尊重

至于小孩子的任性问题,同样的,父母不应该以大人的标准来看待小孩子,健康的小孩子,调皮捣乱是正常的,小孩子活蹦乱跳,并不代表就是任性。所谓的任性是不听话,你说东,他偏说西,他一定要跟你背道而驰,而又根本没有道理。这时,父母还是要很有耐性的去了解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予以抚慰疏导。

但是,有时候小孩子任性的原因却是来自父母的溺爱或不关心,这种情况,事实上是比小孩子自己发生的问题还来得大,相信唯有在被父母关心和尊重的情形下,才能使孩子拥有非常良好的亲子感情。

同时,即使再忙也要拨出时间给孩子。若外出参加社交应酬,应将小孩子交待给褓母,或是送到邻居、亲戚家,不要让小孩子没人照顾而流浪到街头,像可怜的流浪动物一样,得不到父母的关怀,也不知道父母在做什么,当然就会自己去闯天下,耍小无赖、抽烟、打架等,慢慢地就变成了不良少年。

对于这点,佛教也有妥善的服务和照顾,譬如农禅寺及东初禅寺均设有儿童班,很受小菩萨欢迎。在西方,每个社区有互助组织,父母出门采轮流方式代为照顾小孩。孩子与孩子之间玩得非常开心,而且有大人看著玩游戏、讲故事,父母当然更可以放心的外出。这是很好的风气,我非常希望国内能打开这种风气。农禅寺设立的儿童班,就是做著抛砖引玉的工作,希望台湾的寺院都可以为信众作这方面的服务,带小孩子们唱唱佛曲、佛号,让他们多听听佛教的故事。

此外,农禅寺也将积极筹备儿童学佛营,希望能提供更多的服务,让法鼓山的会员,能更落实的构成一个一个的佛化家庭。以往,都只是父母来接受法鼓山的佛法,参与法鼓山所推动的一切理念。但是,他们在面对自己的小孩时,却不知道要如何做。大人的理念,小孩子可能不容易懂,所以,为了法鼓山诸位会员的佛化家庭能更容易建立,我们计划请这些小菩萨们到山上住几天,让他们能够在佛法慈悲的熏习下,去爱父母家人,爱同学,乃至爱一切的众生。如此,法鼓山“提升人品”理念才可能扎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儿女之贤善,多半在其母之熏陶化育

人生世间,数十年光阴瞬息即过,若或虚度,则欲再得此...

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

自古以来,古来的贤圣告诉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

育才之道

有一位信徒在佛殿礼好佛后,便信步到花园散步,碰巧看...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勿以嗜欲杀身,勿以财货杀子孙

有些父母、长者非常想不开,就想着要给孩子多留一些钱...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

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一、怀孕期间适合读什么经 按照经典的记载,怀孕期间适...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所住」,就是「不...

圣严法师:多情须讲理

「有理不一定走遍天下」、「爱他往往反而伤害他」,在...

圣严法师《结真正的善缘》

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

圣严法师《发挥自己的生命力》

般我们从学校毕了业,往往能考虑的就是就业和婚姻两个...

【佛教词典】善发起

【善发起】 p1139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页云:善发起者:于...

【佛教词典】自性于自性非能作因

【自性于自性非能作因】 p0603   大毗婆沙论二十卷十...

战胜自己

有一位比丘,自出家以来,父母从未曾放弃说服他还俗,...

人的执著从何而来呢

流水是微妙的,虽然有许多卵石围堵着,水还是能够绕过...

妙莲法师:盗戒微细须防犯

盗戒很微细,比方生意人,同人家讲好的样本是值十块钱...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弥勒佛的出世本缘

(上) 昔日,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五百位大比...

【推荐】证严法师《懂得修福的人》

人应互相帮助、彼此关怀。我们看看这个人字,恰好只是...

一生做好人,为什么婚姻还是不幸福

问: 佛教说善有善报,为什么我一生做好人,婚姻还是...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

莲池海会相与期,去去莫迟疑

一、反对下的学佛更有福报 曾经有学长告诉我,他学佛的...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心律法师:生命中的嫉妒苦

历史上、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嫉妒的故事。 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