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圣严法师  2011/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才能呈现人间生机盎然的一面,也才能证明我们存在的价值,否则就如槁木死灰一般。这样的说法,其实是误解了五蕴皆空的意思。

五蕴皆空的境界,绝对不会像木头、石头一样万念俱灰,否则观世音菩萨在照见五蕴皆空以后,就不会想要度众生了。相反地,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后,不仅解脱了自己的痛苦,甚至还为众生救苦救难,自愿以无限的时间、无边的悲愿,把自己奉献给众生,这样活泼的生命,怎么会是槁木死灰呢?

所以,「五蕴皆空」和「五蕴炽盛」的差别,在于我们行事的心态:如果以自我中心为出发点,就是「五蕴炽盛」;如果是为了救度众生的悲愿,就是「五蕴皆空」,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当我们的自我中心太强、自私心太重时,就会不断地向外追求,同时又不断地排斥外在环境中的一切,所以会带来许多痛苦。虽然社会上往往把自我中心很强的人形容为强者,但是他们几乎没有长久的朋友。因为一旦他们的朋友成为旗鼓相当的对手时,就会因为不能包容对方的强悍,而成为彼此的敌人。由此可知,凡是强悍的人都很孤独、痛苦,但他们表面上都不承认。因为他们害怕丢脸、担心没有退路,深怕自己失败后就站不起来,所以一定要奋战到底,但如此一来,反而凸显他们情感的脆弱。可见,当个强人并不好受。

有时乍看之下,强人似乎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原动力,社会要靠他们来维持、推动。事实上,强人并不是这个社会中最高层次的人,最高层次的应该是宗教家、哲学家,因为他们放弃自我,把自己的生命与全世界共同分享。

例如,释迦牟尼佛并不想得到任何地位、名望,除了奉献自我,别无所求。另外还有一些伟人,他们也是为了奉献而奉献,并不是为了争取任何利益而凸显自我。但是强人和伟人很难从外表判断出来,必须从他们的内心修养来分辨,究竟是自我中心的人?还是天下为公的人?如果是以自我为中心,就只能算是强人,还是会有「五蕴炽盛」的痛苦,无法从烦恼中得到解脱。

一般人也许做不到观世音菩萨的程度,但是在日常生活里,还是可以一点一滴地学习菩萨精神。例如,当我们感到痛苦、恐惧、愤怒时,就告诉自己:「观世音菩萨运用智慧,看到由五蕴构成的自我是空的。而我现在感到这么痛苦,这就是五蕴炽盛、自讨苦吃,没有必要。」或是诵念《心经》的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用佛法的智慧来告诉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蕴皆空的,不必那么执着、那么痛苦。

如果我们常用这个方法来自我训练,就会发现,要在生活中「照见五蕴皆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我们渐渐放弃自我中心的烦恼,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豁然开朗、清凉自在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障碍我们学佛修道的五住烦恼

苦与乐是没有一定分界线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何谓...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永嘉玄觉禅师在《奢摩他颂》开头就说:恰恰用心时,恰...

放下我执偏爱 永离苦恼束缚

佛住世弘法时,有一位住在弥絺罗国中的婆罗门妇女名叫...

太强的自尊,会蒙蔽你的理性

【我慢】 这种那就更多了,你讲得很有道理,他就不服你...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推荐】「怨憎会」与「爱别离」

现代社会的人际网络愈来愈复杂,关系也愈来愈疏离淡泊...

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提心呢

我问大家,菩萨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萨怎么发菩...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圣严法师《话梦人生》

古代中国曾有一则做梦的故事,描述一位年轻人,在赴京...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 第一类现象是痛、麻...

圣严法师:为何要皈依三宝

我们相信,在所有的佛教徒中,大部分是没有皈依过的;...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何含义

问: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是不是说,你有什么...

【佛教词典】道楷

(1043~1118)宋代禅僧。世人尊为曹洞宗第八世。沂州...

【佛教词典】华藏寺

(一)位于韩国京畿道长湍郡宝凤山(距开城一点七公里)...

人有四种未来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

虚云老和尚《参禅方法》

用功的法门虽多,诸佛祖师皆以参禅为无上妙门。楞严会...

随顺世缘减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除烦恼》,讲了放下我执,精...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

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问: 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

【推荐】本焕老和尚谈修行

今天晚上,我想讲一个字。讲一个什么字呢?释迦牟尼佛...

西方路遥如何能至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刹,凡夫劣弱,云何可到。 答:为...

对佛菩萨要有信心

要弘法,说来不简单,也很简单。你想要弘扬观音菩萨,...

吃素戒杀是阻断怨怨相报的恶性循环

杀业是人类行为当中非常深重的一种恶劣的冲动。众生都...

婆媳之间

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昌臻法师:印光大师对念佛人病中发心的开示

[原文]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

晚清巨商王炽的「商道」

王炽(1836~1903年),字兴斋,汉族,云南弥勒县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