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心接受别人的责骂

圣严法师  2011/1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意思是说,善良的人比较容易吃亏。

以我自己来说,我也比较喜欢麻烦好人,在我周遭的人,不管是出家或在家的弟子,只要是比较愿意接受忠告、比较容易听懂我说话的人,我就会常常麻烦他们,请他们帮我做事。

这是因为好人比较容易受教,我可以在人后批评他,甚至在人前也可以当面指正,听到我骂他,他不但不会气我,还会很感激,因为他觉得被骂得很好、切中要害。

例如,我曾经骂一对夫妇愚痴,骂完之后,他们立刻双双感激地说:「感谢师父。」不过,在我不了解他们的状况之前,也不敢随便骂。我是在他们坦诚告诉我实际情况,也表示极需我的指点,而且我也清楚他们的需要与接受度后,才痛骂他们一顿。因为此时用软语劝慰已经没有用了,必须下猛药才能把他们骂醒。像这样的人,骂对他们是有用的,他们被骂过之后,人生开始有了转变,不再沉溺在痛苦中自怨自艾。但是,像这样愿意受教的人是很难见到的。

如果是比较不受教的人就大不相同了,不但在人前不能指责他,就算单独和他谈话时,也不能骂他,因为他不但不会接受意见,可能还会恨你一辈子。所以,我不但不能骂他,还要请求他。遇到这种人,我就要说好话、采取低姿势,常常要说:「对不起!」他才会觉得:「师父都已经认错了,我应该可怜师父,就勉强接受他的意见吧!」像这样的人,劝都劝不动、求都求不了,我也不敢和他沟通,一旦见面,只能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像是:「阿弥陀佛,你好吗?」或是说:「你真好!」因为如果直接告诉他:「你这样做可能会有问题吧?」他马上会回嘴说:「我没有问题。」或者你好心劝告他:「你这样子做不行。」他也会理直气壮的说:「有什么不行!是别人有问题,我没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我只能说:「是!你是对的,错在别人不在你,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来改善吧!」照这么来看,好人好象比较常被麻烦,还比较容易被指责,这是不是就表示当好人比较吃亏呢?

其实,不喜欢被麻烦、不接受指责的人,无法得到真正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吃亏,他们得到的只是一时虚荣的尊严,并不是真正的自尊心。对我来说,这种人无所谓好坏,但是对他自己而言,却是件坏事,因为他是自找麻烦、自己害自己,甚至一辈子都没有转变的希望。

所以,如果你经常让别人一看就害怕,和别人讲话时,别人也不敢回你的嘴,那你就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像个恶人。因为当别人都不敢和你接触,你就很难从别人那里得到正面的建议。

相反的,如果你经常被别人欺负,也应该了了分明自己被欺负的原因。如果是莫名其妙地被欺负,或是不知道自己被欺负了,甚至连欺负你的人也不知道他在欺负你,那你就太愚蠢了!可是如果别人麻烦你,麻烦得有道理,而你自己也心甘情愿地付出,那可说就是一位菩萨行者了。

总之,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警告、责骂,是一种优点。正如孔子所说:「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嘉勉。」对于别人的批评,无论好或不好,我们都应该感谢,因为那是促使我们成长的动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

【推荐】修行中的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推荐】星云大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

星云大师《成败之间》

商场上,企业的经营,赚钱就是成功,蚀本就是失败;学...

怎样做才能够功夫成片

问: 经常有人讲,念佛或诵经,功夫成片才能有作用,请...

观照力是任何修行的一个根本法门

在大乘佛法当中把修行人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偏重心力的...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过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学画画,他的画本来就不怎么好...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

自信心是做人处事的原动力,因为有自信心的人,做起事...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圣严法师《课诵与拜佛》

修行最初的层次是礼拜、忏悔,以求得心灵的寄托和安定...

【佛教词典】饶王佛

又名世自在王佛,阿弥陀佛曾向此佛誓立四十八大愿。...

【佛教词典】要道

(术语)主要之道也。大宝积经百五曰:三世诸佛世尊要...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如何消除跟佛陀之间的距离障碍

心空如太空,豁然无所住。一真法界中,寂照常安住。 这...

如何解决往生的最大障碍

从净土宗的观点来看,对我们往生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贪...

病者应以「无所得」来调伏其心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内容...

「索命」的甲鱼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

圣严法师《别让鬼住在心里》

人为什么怕鬼? 原因是对不可知的事物产生恐惧,害怕...

10个生存之道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

先超越妄想,才有办法放下主宰

一个有志气的修行人,一定追求临终的感应道交。临终的...

未得一心前,不萌见佛之念

于未得一心前,断断(绝对)不萌见佛之念。能得一心,...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

为何寺院大门叫「山门」或「三门」

山门又作三门,乃大乘佛教及丛林之象征。本义为寺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