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星云大师  2018/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会用这五种心让生活充满禅意

生活中要有一点禅意,才会幽默,才会开朗。禅,不是佛教所专有,禅,是我们人人本具的真心自性,它不是出生后才有,而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但是一般人却忽略了内在的宝藏,不断追求外在事物的满足,实在是反其道而行之。怎么能参出禅意呢?参禅要用五种心:

第一,要用大心来参禅

禅者以天地为心,真正的禅者,要有“宇宙就是我心,我心就是宇宙”的广大心。大心就是菩萨心,能包容一切万物,与万物融为一体;心量越是广大,禅心越能被发掘出来,有了逍遥安忍的大心量,则凡事就能随缘自在了。

第二,要用老心来参禅

人人都有一颗“老心”,老心就是所谓的“老婆心切”。参禅要用老婆心来参,关心诸事,处处帮助别人,时时关心他人,让人欢喜,会与禅心相应。因此,在生活中,把握住这种护念有情的老心,眼睛所见、耳朵所听都会有禅意了。

第三,要用喜心来参禅

参禅不能以悲苦的心来参究,参禅是一种自然的、欢喜的事情。参禅参到你腿子一盘,欢喜心立刻就生起,腿子一盘,天地都浮现在你的眼前,所谓“禅悦法喜”,我们要从法喜里探讨禅心,在愉快中参禅,能得到禅悦法喜,自然流露,才是真修行。

第四,要用爱心来参禅

有爱,心会柔软,有爱,心会细致。真正的禅者,他对于一草一木,甚至是一张桌子、一张椅子,都是爱惜有加;无论男女老少,他都是尊重接受的。有了爱心,能与禅心相应,消除一切怨恨,能怀着爱心来对待世间一切,生活是快乐的,世界也是美丽的,当下娑婆就是净土。因此,要用爱心来参禅。

第五,要用舍心来参禅

有了舍心,对个人拥有,不会挂碍太多,对外在一切,不会过于计较。舍心一起,禅心就显现了,道在生活里也会自然呈现。因此,参禅修道要用舍心,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中的是是非非,让身心放下才能轻松看淡。参禅不需要选择什么好地方,看什么好时辰,生活中到处都有禅,就看个人的用心了。以上“参禅五心”,可以让我们体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

越追求物质享受,心就越散漫

现在高科技,电脑,尤其是手机,可以上网。我看到许多...

时时存着一颗善良与慈悲的心

早斋时,僧值师表堂说:最近一段时间,有一男子在寺院...

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

修行人想知道念佛和参禅如何下手,如何成功,那首先必...

在动中修行更为重要

用功的人,似乎静中用功好用,坐下来用,工夫就现前。...

用温柔优雅的态度来生活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

为什么古来有些祖师能把腿一盘,要走就走要来就来

我们修行的人,首要目的是了生脱死。那么何谓生死?生...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天24小时的使用法

每个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时,但是有的人不善于规划、安...

星云大师《结缘的重要》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车洋房;最可贵...

星云法师《佛陀会不会骂人?》

问:佛陀会不会骂人? 答:据佛经记载,佛陀是经常教训...

多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与对治

具有多疑心态的人往往带着固有的成见,通过想象把生活...

【佛教词典】秘密曼荼罗

(术语)总言一切之曼荼罗。以曼荼罗总为秘密之法也。...

【佛教词典】事不厌细

禅林用语。即谓对各种事物皆不厌审慎,行事须细心严谨...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

一心三观和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问: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

恶梦换好梦;最后让你醒梦

我过去在佛学院带学生的时候,发觉越是新生修行越有特...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唯心之理和现前之事

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

文珠法师《湛江市佛学演讲》

因果与轮回 各位:今天是湛江市佛教协会,在宗教局各...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

我们怎么去改造未来?因为你现在的身心是要创造未来,...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

阿弥陀佛圣号最尊第一

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净土持名念佛法门更是径中又径...

持诵《普门品》的不可思议感应

普门入于大慈,帮助众生得利乐;观世音入于大悲,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