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的27种利生事业

2012/07/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现观庄严论》所说,佛陀以种种幻化身应世,并以二十七种事业来利益无量众生。二十七种事业为:

一、首先让众生获得堪为修法法器的人身或者天人之身,令他们具足修法因缘。反之,如果堕三恶趣,处于无暇之处,没有机会修持佛法。

二、众生转生在人天善趣后,接着把他们安置于资粮道,即以布施、爱语、同行、利他四种善巧方便来摄受他们,此四摄受是令众生趋入解脱道的助缘。

三、众生入道后,给他们传法,令他们通达四谛见解。分两个方面:

1、具染污性的世间因果见解,即通达作为所应断除的,具有烦恼杂染之苦谛集谛因果法;

2、清净出世间因果见解,即通达作为所应取的清净道谛与灭谛因果法。

四、在意乐方面,令他们为了利益无量众生而发起菩提心。

五、行为方面,令他们行持六度万行。

六、在功德所依方面,令他们守持清净戒律。

七、将众生安置于加行道实地修行,令他们生起诸法空性的修所生慧,也就是修行所产生的智慧。

八、加行道的修行圆满后,将他们安置于圆满布施波罗蜜的见道(一地),灭尽能取所取戏论,令他们以无二智慧现见法界本性。

九、将众生安置于修道中,令他们在戒律度、安忍度、精进度、禅定度圆满的二到五地之间,证悟一切万法唯是假立名称的本体。所谓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智慧等只是一个虚假的名称而已。

十、将众生安置于智慧度圆满的六地,令他们证悟一切万法一无所得的本体,断除对一切万法的实执。

十一、将他们安置于方便度圆满的七地,令他们以殊胜的善巧方便成熟众生的心相续。

十二、将众生安置于证悟力量和断障力量都圆满(力度圆满)的八地,由于此时已经圆满共同乘声缘的所有断证,因此把他们安置于不共大乘菩萨道中,这是对治烦恼的证悟特点。

十三、在八地中,令众生成熟无分别智慧,彻底遣除执著一切万法的所知障。这是断除在修道中所应断除障碍的特点。

十四、将他们安置于愿度圆满的九地,令他们获得愿殊胜圆满的菩提。

十五、将他们安置于智度圆满的十地,在十地中,令他们严净种种佛国刹土,这是有学道清净刹土究竟之特点。

十六、在十地中,令他们依靠资粮圆满而决定一生成佛。这是资粮圆满究竟之特点。

十七、在十地中,令他们获得四无碍解,从而成办无量无边的说法自在等利益众生之事。四无碍解也叫四无碍智,或者四无碍辨,是诸佛菩萨说法的智慧辩才。“解”指内心无碍通达,“辩”指口无碍辩才。四无碍解:

1、法无碍解:无碍通达能诠教法;

2、义无碍解:无碍通达所诠义理;

3、词无碍解:无碍通达各种言辞,也就是各种法相名词及各种佛教专业用语都无碍通达;

4、辩无碍解:也叫乐说自在,以前面三种智慧为众生自在乐说契于正理之法。

十八、在十地中,令他们依靠所获得的殊胜自在,前往一切佛刹依止、供养诸佛,并获得听法等无量功德。

十九、在十地中,令他们对于菩提分法的证悟蒸蒸日上,浩瀚无边,从而齐全菩提的一切支分。

二十、在十地中,令他们不失坏二资诸业而成就佛果。

二十一、在十地中,令他们拥有如实现见一切万法究竟实相真谛之圆满智慧。

二十二、在十地中,令他们彻底远离所断之四种颠倒(即常、乐、我、净)。

二十三、在十地中,把他们安置于证悟颠倒之相根源不存在的智慧理中,令灭尽一切相执。

二十四、在十地中,令他们于诸法平等之境界中,依靠证悟的智慧而圆满究竟地,清净一切垢染。

二十五、在十地中,令他们彻底圆满所有资粮。

二十六、在十地中,将他们安置于能圆满证悟轮涅等性的证德智慧法身——现空无别的证悟解脱中。

二十七、将他们安置于获得道之究竟果位——不住有寂的大涅槃(佛果)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已多时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

佛示现涅槃,只为救度一切众生

昔日佛陀开示:诸佛为度众生故,方便示现涅槃,实而不...

一切都有定数吗?如果不一定,那佛如何预知呢

问: 诸佛菩萨皆有五眼六通,能知过去、未来、现在之事...

永信法师:不怕少林寺成网上寺庙

永信法师,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舍身济众的猕猴王

从前有一弥猴王,常与五百只猕猴一起游戏。当时正逢旱...

善导大师因机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户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妇孺皆知,但多...

口说爱语可助我们摄化众生

善护口业,不出恶言,可令我们内心保持清净无染。口说...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单持佛号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语吗

问: 有一种说法认为,单持佛号力量小,兼持咒语力量大...

最适合嗔恨心强的对治佛号

我们学佛,其实主要是修炼自己的心,如果能将嗔恨心降...

一辈子急急忙忙苦追什么

知足,就是知道满足,不去贪得无厌。这好像很好理解,...

与其寻找好师父,不如熟读这部经

末法行人,如我们者,比魔外的本领也比不上。《楞严经...

【佛教词典】内道与外道差别

【内道与外道差别】 p0367 瑜伽九十卷八页云:复次住内...

【佛教词典】金刚净刹

为伽蓝之德称。金刚,比喻功德坚利;净刹,谓清净之土...

何必再为过去唏嘘不已

生活的河流日夜不息,岁月也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驰。步...

迷乱由主,悟则必胜

佛陀说,我们修止观的人就像热汤一样,魔王冤亲债主活...

寺庙对联大全,真正的大智慧

1、杭州城隍庙: 上联: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学佛的基础

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

老人的三个躬

法庭里座无虚席,开庭审判的是一桩绑架案。犯罪嫌疑人...

文珠法师《正见与邪见》

见是见解,人的社会背景不同,民族意识不同,思想观念...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

十不善业所招感的恶业果报

第一、以杀生业会感得寿量短促,多诸疾病。譬如人间有...

你得有一分相应,才能够生到净土去

以前我们听到其他的经论教导我们:心净国土净,心净众...

弘一法师的言传身教

律己莫律人 有一次,弘一法师应邀讲戒律,他讲得标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