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答问录节选

宣化上人  2014/03/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如何辨别善知识,恶知识?谁是真正的明师?

宣化上人:末法时候邪正不分,你就看他有没有贪心,有没有争心,有没有痴心,有没有求心,有没有自私心,有没有自利心,是不是尽在那里打妄语骗人?看他是不是常说方便语、打妄语,却推说是权巧方便。如果是这样的人,还说他是善知识,那也就是不明是非了,这也是无有是处的。

问:如何能让佛法圆满地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宣化上人: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问:什么叫戒律?

宣化上人: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就是戒律;你不要到那个戒律本子上去找戒律。这是人人都能做到,人人都可以行的。

问:佛教里最大的毛病是什么?

宣化上人:佛教里最大的毛病就是贪心、攀缘心及自私心。

问:佛教宗旨为何?

宣化上人:最根本是六大宗旨:不贪、不争、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这是六个照妖镜,也是六个降魔杵,能时刻本着此六大宗旨,什么天魔外道、冒牌货也无处遁形,原形毕露。我们的宗旨,是为宇宙制造多点正气,破除目前弥漫全球的冲天杀气和怨毒。

问:如何令正法久住于世?

宣化上人:你们能不争、不贪、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就是正法住世。

问:听师父讲这六大宗旨等等,听起来很困难,也很不好学,尤其是真正不自私,我觉得非常困难。师父有没有什么课程或学校,或什么方法可以勉为其难教我们如何不自私?

宣化上人:这个虽然也要人教化,这是要从小来,从头开始,小孩子,你若教他懂得怎么做人,怎么样待人接物,不要他在众人之中争第一,而且想赚大钱。他小时候没有自私心,长大了也就不会发狂似的,本着自私来做事。有人说:“你说这个道理,我学不了,我已经老了。”有人又说:“我年轻又没学,现在更学不了。现在只想赚钱,赚钱多了,或者可当官、发大财,我只知道这么多。”这也不要紧,壮年的、老年的,虽然儿童时期已过,你还是可以学那小孩子的心理、行为,再来过。所谓一切是考验,看我怎么办,看你怎么办,看他怎么办?对镜若不识,须再从头练,你对境若不识,就要从头再开始。

问:师父你为什么每次都走在弟子后面?

宣化上人:我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予。人弃我取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人取我予就是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

问:什么是乐?灵魂是什么?我们怎样与我的灵魂接触?

宣化上人:什么是乐我已经讲过了,不争是乐,不贪是乐,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就是乐。你在那争,你就要用脑筋去绞透你的脑汁去和人争,这很苦的。你要贪,贪得晚上睡不着觉,白天吃饭也吃得没有味道,这是苦的。你向外驰求,这包括男的去求女的,女的去求男的,把什么都忘了,把自己的父母也不顾了,只知道去找对象,所以这是苦。自私呢?因为自私,你就尽做些损人利己的事情。自利呢,就专门知道自利而不知道利他。你要打妄语,这都是苦,不知足都是苦的,你知足就是乐,方才我已经说了。灵魂呢,灵魂就是你的佛性,佛性在一般人来说就是灵魂,你修好了,它就成佛,你修不好了,它就做鬼。你想要和灵魂接触,你的灵魂,你自己看不见的:你要看见它,你就要断欲去爱来修道。你不断欲去爱来修道,你就没法子知道你的灵魂是什么?

问:师父讲来讲去都是贪瞋痴,叫人不贪、不瞋、不痴。

宣化上人:我讲,你除了没有?你不除,我当然要三令五申地去讲。好像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你们要人人皆行六大宗旨,那我就不用讲了;你不行,没有做到,我当然还要讲。

问:什么是“情空”?

宣化上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个情有形,就被情迷。这一迷,人人就染苦为乐,没有烦恼就找个烦恼来受,无麻烦就增加一点麻烦来受,无苦就想一点苦来受。情空就是要减少自己的贪、瞋、痴、求、自私、自利、打妄语。你能认真脚踏实地,真能明白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你便能逐渐将情空了。

问:什么是报佛恩?

宣化上人:你只要听佛的话,就是报佛恩了。

问:为什么外边的麻烦来?

宣化上人:就因为他里面有所爱,有所贪,有所求,还是有一种自私自利的心。

问:什么是坏人呢?

宣化上人:就是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人。

问:什么是正心?什么是邪心?

宣化上人:就是菩提心、平等心、慈悲心、怜悯心、布施心、惭愧心。邪心就是自私心、自利心、嫉妒心、怨恨心、骄傲心、妄想心。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去妄心存真心,也就是除邪心生正心。

问:又为何使人堕落?

宣化上人:就是在争、贪、求、自私、自利和妄语等方面,不知检点自己的心念。

问:我开悟了吗?

宣化上人:你还有淫欲心吗?

问:有人也持咒,但为何有意外发生?

宣化上人:就因为他不够资格,以为有咒的力量就可横行无忌,作霸王。不是的!不是他念咒不灵,不保护他,而是因他不持戒律。应知人能弘咒,非咒弘人;人能用咒,非咒用人;人能支配咒,非咒支配人。可是你不够资格,就会受果报,有飞灾横祸,如汽车失事被撞死了,或被火烧死,水淹死,或飞机失事跌死。故佛不厌其烦左一遍,右一遍教人学持戒律,用功修行。以后你们还存心不守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就不可上我的课;你们上我的课,一定要将习气毛病改了。

问:有时我们会遇到非常不讲理的人。

宣化上人:不要与任何人结恶缘。要用慈、悲、喜、舍去对待每一个人,甚至把命赔上都无所谓。永远要宽恕别人,而不对人起瞋恨心、妒嫉心、障碍心、否则当这些坏的果报成熟时,是会很苦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修学时间少的人怎样定功课

问: 对于修学时间少的人该怎样定个合理的功课? 大安...

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法吗

问: 在家居士团体称六合敬僧团,这在律上如不如法? ...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学佛要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吗

问: 学佛主要就是要解决后生大事.但我很多朋友都说在...

三福怎样操作才有把握往生

问: 《观经》中佛告韦提希,欲往生彼国(西方极乐)者...

如何断烦恼无明和妄想

问: 如何断除烦恼、无明和妄想? 慧律法师答: 师父...

坐在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

问: 早晚我坐床上念佛是否会不恭敬?因早上三点起来...

是供佛好,还是供菩萨好?

问: 供释迦牟尼佛好,还是供菩萨好,比如供观音菩萨...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供养瞻礼地藏菩萨,即得十种利益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

宣化上人:五浊恶世

世界是一个万苦交煎的世界,也是万恶充满的世界,所以...

女人的五障十恶

这女人身,是最麻烦的,有很多的麻烦──先有个客尘来...

宣化上人: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

无明就是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

【佛教词典】二种空所对治义

【二种空所对治义】 p0039   显扬二十卷六页云:复有...

【佛教词典】系驴橛

(譬喻)路傍系驴马之木杭。譬言心非贵重之物,非可保...

慈心济虱微命的沙门

过去,有位菩萨出家为沙门,于山林间修道,慈心悲愍众...

松开手你可以拥有更多

在我为管理者做的培训中,学员们常常分享他们的心得体...

圣严法师《诵经做什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佛法对人生的解释,是从因缘的角度来解读人生的,说诸...

为什么恶业众生临终十念也能往生

问:众生长久以来,造了无量的恶业。这一辈子如果没有...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净界法师:菩萨戒修学法要

当我们发心要行菩萨道,开始在生命当中来积集福德、智...

天台六即佛义

《六即佛颂》的作者是宋法云大师(10861158),字天瑞...

生活中的修行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

五蕴--色受想行识

现在讲佛法名相,色受想行识五蕴,这是佛教基本名相。...

学佛越久,离佛就会越远吗

经常听说:信佛一年,佛在眼前;信佛两年,佛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