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2014/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师徒缘

印光大师和弘一大师是当代净土宗和南山律宗的祖师,是民国时期佛门的两颗巨星,他们之间的殊胜因缘,在佛门中流传甚广。弘一律师是位非常严谨的人,眼光很高,不会轻易地去佩服一个人,然而他对印光大师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印光大师为人严厉高洁,一生发愿不当住持,不收出家徒弟,却唯独接受弘一大师为弟子,这绝非偶然。

民国七年春,徐蔚如居士倡印流通《印光法师文钞》,在佛教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这一年的大势至菩萨圣诞日,著名艺术家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他就是弘一法师。随着《印光法师文钞》的出版,弘一法师应好友吴建东居士和张云雷居士之请,为文钞题词,称赞印光老人的文钞,如日月当空,普照一切众生,契理契机,令大众欢喜信受。在题词中,弘一法师对印光大师表达了服膺之情,把印光大师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

民国九年六月,弘一大师决定去富阳新城闭关。临行前,特地请马一浮居士为自己的关房题写了“旭光室”的匾额,以表明自己遥习蕅益大师,近效印光大师的志向。弘一大师写信向印祖请求闭关前的训言,印祖告诉他:“闭关用功,关键在于心要专一。未得一心之前,不能急着求感应,否则就是修道的第一大障碍。念佛得一心后,自然会有感应,并没有起心动念,心却如明镜当台,映照出森罗万象。”

弘一大师多次向印祖写信请教,印祖都给予悉心指导,并指出:“古往今来,不少人用行书草体写经,我对此绝不赞成。想要断烦惑、了生死、度众生、成佛道,岂可将抄经视为儿戏,由着性子写得游龙舞凤的?”这段话对弘一大师触动极大,他按照印祖的要求调整了字体,并寄给印祖鉴定,印祖回信对弘一法师的新字体表示肯定:“抄写经文是将凡夫心识转为如来智慧的行为,比古代进士上金殿考状元还要严格恭敬,来不得半点怠慢疏忽。能这样做的人,必定在选佛场中,得中状元。”印祖的点拨,使弘一大师日后的书写,更加一丝不苟,他的书法被人誉为“佛书”。

弘一大师发心刺血写经,印祖回信开示:“不要急着抄经,当务之急,先要一心念佛。刺血抄经耗费太多心血,令人心神衰弱,只怕反而成为精进念佛的障碍。俗话说,身安而后道隆。我们既是凡夫,就不要盲目效仿法身大士的苦行,只要念佛得一心,自然法法圆融。”然而,弘一大师还是因为写经过多、用心过度而受病,印祖对此早有预料,说:“你就是为人过于仔细,样样事情不肯不认真,导致心力不济,你还是专心念佛的好。”

弘一大师对印祖十分敬佩,再三恳求列为弟子。可惜迟迟未被答应,便在佛前燃臂香,乞求三宝慈力加被,之后再次上书陈情,可还是被婉拒,直到晚年终于如愿以偿。弘一大师是印祖破例收下的唯一的出家弟子。实际上依止印祖修行的出家弟子很多,如德森法师尊印祖为亲教师,但弘一大师是印祖唯一具有名分的出家弟子。 

民国十三年五月,弘一大师从温州庆福寺前往普陀山朝礼印祖,在法雨寺举行简单而隆重的拜师仪式,并随侍七日,每天从早到晚,观察学习印祖的一举一动。每顿饭吃完,印祖都会将碗舔干净;或者留馒头一角,把菜碗擦干净后吃下;或者往碗里倒开水,荡涤干净,再用水漱口,然后喝下,惟恐轻易浪费剩余的饭粒。弘一大师将印祖的嘉言懿行总结为十六个字“注重惜福,力行习劳,深信因果,专弘净土”。弘一大师虽然振兴南山律宗,但以净土为归宿,并随缘随分,尽力弘扬印光大师的念佛教义,他常劝人读《印光法师文钞》,高度颂扬印祖的盛德。

1924年秋,弘一大师应邀到上虞白马湖夏丏尊故居“平屋”作客。夏老用香菰供斋,被他坚决拒绝,改用豆腐还是不同意,最后只好按照他本人的要求,白水煮青菜,用盐不用油,弘一大师这才接受。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回忆了弘一大师在青岛湛山寺讲律时的一些生活片断:“屋中都是他自己收拾,不另外找人收拾,窗子地板都弄得很干净。因他持戒,也没有另外准备好的饭菜,头一次给弄四个菜送寮房里,一点没动;第二次又预备一点,还是没动;第三次预备两个菜,还是不吃;最后盛去一碗大众菜,他问端饭的人,是不是大众也吃这个,如果是的话他吃,不是他还是不吃……”如此等等,都是受到印光大师的影响。

弘一大师跟印祖一样严以律己,一丝不苟,可以说师徒二人同声相应。早年,周孟由曾居士请弘一大师给印祖作传,弘一大师本已答应,但迟迟没有动笔。1940年印祖往生之后,妙真法师再次敦请弘一大师为印祖作传,弘一大师担心“要是多赞美几句,恐怕有违师父的遗训,可过于平淡又不契时机,所以还得再等等。”其实,弘一大师的《略述印光大师之盛德》深合印祖道风,称得上是一篇最好的印祖传记。

印祖往生后二年,弘一大师亦追随恩师而去。1942年中秋过后,弘一大师自感病势沉重,写了二首偈与诸友告别,这二偈表露了弘一大师一生悟证的境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相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也可以说花枝表示香,月圆表示光,香光庄严,正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念佛三昧香光庄严的境界:“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表露了弘一大师修行净土法门,证得念佛三昧的境界。临终前,弘一大师写下“悲欣交集见观经”,可见他亲见极乐庄严,正念往生,悲悯众生,欣乐极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华严四祖清凉澄观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两位古德传为华严菩萨化现,其中一...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灵岩山寺性寂法师生平和往生纪实 二十多年前在苏州灵岩...

【推荐】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 本人...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

一、被佛陀点名出生 龙树(梵文:Nāgārjuna),可译...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

快活烈汉性空禅师

性空妙普禅师,汉州(今四川广汉)人。出家后,自号妙...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欲利人,先须克己

【原文】 堂名大义,已为宣示。然欲利人,先须克己。倘...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讲记

这篇重要的开示我们分成三个段落来学习:一、家庭母教...

心作心是之义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佛,正觉世间也。菩萨,缘觉...

【佛教词典】露地然火戒缘起

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佛在旷野城,六群相谓,我等...

【佛教词典】北颊

指面向僧堂,其前门右侧之柱处,称为北颊。一般僧堂之...

净土五经一论的内容

净土五经分别指《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佛门秘传除病健身法

佛门僧侣,素有苦行僧之称,他们生活虽清苦,但长寿者...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有感于素食坐月子

谈起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总说是要如何如何滋补,滋补的...

因梦出家--梦参长老的传奇故事

观梦自在,你相信梦吗?你会按照梦中的意境真实去做吗...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

痛中念佛时,此心常念「痛」多于念「佛」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

生命的未来,就看你心里装进了什么

生命的境界,生命的未来,说是在迷中,其实也简单。它...

觉悟和慈悲永远是形影不离的

当我们观看孩子们玩耍时,我们大多数时候会想到他们的...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

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走了。这世间就再没有...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觅之了不可得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过去无始,未来无终,现在无际,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