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

2020/09/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

一、被佛陀“点名出生”

龙树(梵文:Nāgārjuna),可译为龙猛或龙胜,据《龙树菩萨传》末所说:“其母树下生之”“以龙成其道,故以龙配字”,所以“号曰龙树”。

龙树菩萨降临于娑婆世界,那是相当有“排面”,是被佛陀“点过名”的——《三论玄义》中记载,佛陀在回答“世尊灭度后,是法何人持”时说偈:“于我灭度后,南天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初住欢喜地,为人说大乘,能破有无见,往生安养国。”

更有《摩诃摩耶经》卷下说:“正法于此,便就灭尽。六百岁已,九十六种诸外道等,邪见竟兴,破灭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马鸣,善说法要,降伏一切诸外道辈。七百岁已,有一比丘名曰龙树,善说法要,灭邪见幢,然正法炬。”

龙树菩萨住世的年代,有很多说法,近世多数学者推定,大致在公元150~250年。

二、自带“主角光环”

带着任务来到娑婆世界的龙树菩萨,从婴儿时期就自带“主角光环”。

据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龙树菩萨传》所讲,龙树菩萨“天聪奇悟,事不再告”。还在妈妈怀里吃奶的时候,听见婆罗门诵四韦陀典(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四部圣典),他就能背诵全文并领会了。等到二十岁左右,就通晓术数、天文、地理、图纬、秘谶,简直就是南天竺国第一“学霸”!

有首歌里唱“无敌是多么寂寞”,但龙树菩萨不寂寞,他还有三个绝顶聪明、想法一致的好朋友。他们觉得天下已经没有知识可学了,那不如就一起“骋情极欲”吧!于是,他们搞到了隐身术,开始出入王宫,侵凌宫中美人。一百多天后,后宫中有人怀孕了,国王知道以后大怒,有臣子猜到这可能是隐身术,就建议国王将细土置于诸门中,让卫兵埋伏在门后,看到脚印就手挥刀剑,望空乱砍。

士兵遵循国王的指令,果然看到了脚印,挥刀一阵乱砍,四人中三个人当场都被乱刀砍死了,只有龙树菩萨凭着“主角光环”活了下来——他敛身屏气躲在了国王的身后,躲过了一劫。

也正是经历了此事,我们的男主角悟到“欲为苦本”,厌欲心起,发愿出家,开始新的“开挂”人生。

三、出家后,一不小心接着干“坏事”

“若我得脱,当诣沙门求出家法。”从王宫中脱身而出,他真就剃度出家了。接着继续开启学霸模式,只用了九十天就把三藏十二部经全都读遍并且通晓奥义了!再想找别的经读都很难。之后他周游列国求经,可经书没找到,倒是收获了一大批狂热“粉丝”。

龙树菩萨所到之处,把所有的遇到的外道论师沙门,全都辩得服服帖帖,拜他为师,简直就是场“天竺巡回收徒会”。可能是因为太无敌了,久而久之,我们的男主角骄慢心又生起来了:佛经中没有讲完的,我可以推演出来呀。

想着想着就偏了,另立新宗了!

四、没错,《华严经》就是他从龙宫诵出来的

龙宫里有个大龙护法菩萨,一看这情况:嚯,这家伙,制新戒,穿新衣,自己在水晶房里一坐,搞得还有模有样的。这么绝顶聪明的一个人,走偏了可太可惜了!

于是,大龙菩萨就把龙树菩萨接到了龙宫,开七宝藏,发七宝函,“以诸方等深奥经典无上妙法授之龙树”,让他好好开开眼界。

见着这些宝藏经典,龙树菩萨在龙宫中如饥似渴地读了九十天,通练甚多,用心深入,获得了大利益。

大龙菩萨明知故问:“全读完了吗?”

龙树菩萨回答:“汝诸函中经甚多,无量不可尽也。我所读者,已十倍阎浮提。”意思是,这里的佛经多到无量不可尽,我现在读过的经典已经超出阎浮提的十倍了。

大龙菩萨回他:“我这还只是一个经藏,我很多地方还有呢!”

龙树菩萨这下可老实了:原来是我眼界太小了!佛法是无穷无尽的,我就学了那么一点点,还能超过佛?真是痴心妄想哦。

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证得了无生法忍,觉得应该要回到南阎浮提来弘扬大乘了,大龙菩萨又把他送了回来。《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他从龙宫里面诵出来的。

《华严经》在龙宫里面有三本:大本、中本和小本。大本有十三千大千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龙树菩萨看大本和中本《华严经》都不是阎浮提众生心力能持的,所以就诵出了小本。小本也有十万偈、四十八品。中国所翻译来的一个译本有三十九品,共八十一卷,这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恢宏了!

五、龙树菩萨广弘大乘净土法门

重新回归正道的龙树菩萨,大力弘法,广造论著。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的第一位伟大论师,降服外道、南天竺国王,弘法事业安排得明明白白。他开创的中观学说,令小乘学者折服,被大乘学者奉为圭臬。

他的学说论著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到中国来,大乘的思想得以弘扬光大,影响深远。因此,中国的八大宗乘,都一直尊奉龙树菩萨为祖师,“八宗共祖”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印度佛教史上更赞誉他为“第二释迦”。

后来有一个小乘法师,总是嫉妒龙树菩萨。有一天,龙树菩萨就问他:“如果我久住于世,你会开心吗?”

小乘法师回答:“那是实在不愿意啊!”

龙树菩萨就回到房间,几日都没有出来,后来他的弟子破窗而入,发现龙树菩萨就像蝉蜕了壳,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

《入楞伽经》中也有授记,龙树菩萨是证得欢喜地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

龙树菩萨一生论著中最主要的是《中论》、《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其中《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与净土宗有着甚深的渊源。

《大智度论》里阐述了念佛三昧的功德利益:“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念佛三昧福德,能速灭诸罪者。”

《十住毗婆沙论》其中更有一个《易行品》,将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判为难行道,将仰靠佛力、念佛得阿鞞跋致判为易行道,前如陆路步行,后如水道乘船。我们末法时代众生的这点根机,就别想徒步当“驴友”了,还是赶紧念佛“搭大船”吧!

昙鸾大师与龙树菩萨特别有缘,感通龙树菩萨的精神,并以此为立论依据,注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据《净土论》记载,昙鸾大师虔诚礼奉龙树菩萨为本尊,临终前得龙树菩萨梦示往生时辰。他梦到一位梵僧来到房中,并对他说:“我是龙树,因为与你有相同的志向,所以特来一见。”随后说了一个偈子:“已落之叶,不可更附枝也。未束之粟,不可仓中求也。白驹过隙,不可暂时留也。已去叵反,未来未可追,现在今何在,白驹难可回。”

昙鸾大师知道这是自己往生的时机成熟了,就召来弟子,在弟子高声念佛中,安然往生。

你看呀,这么酷的龙树菩萨,都在西方极乐世界等着我们啦,我们还不赶紧着,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找他们去呀!

南无八宗共祖龙树菩萨摩诃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放光明的道昂法师

念佛放光明 道昂法师,唐朝魏郡人。法师风神清沏,对佛...

【推荐】莲池大师的德业

莲池大师,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八代祖师,他出生的时候就...

北宋高僧宗赜法师

宗赜法师是宋朝人,宗赜法师的法脉是从禅宗一脉下来,...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

净土宗第七祖省常大师画传

一、生于乱世,七岁出家 省常大师,生于后周世宗显德六...

为了念佛求生而示现在世间上的祖师们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

百岁本焕老和尚的百年佛缘

本焕长老 法名心虔,102岁。清朝光绪33年(1907)出生...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的前世今生

转世因缘 据《五灯会元》等禅宗史籍记载,五祖前世原是...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

至诚称念观音圣号化解冲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有云:若三千大千国...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

【佛教词典】贪行乃至痴行

【贪行乃至痴行】 p0978 显扬三卷十三页云:三、贪行。...

【佛教词典】齿印

(杂名)印度之法有以齿印于证书者,如吾邦之拇印。杂...

回头阿弥陀佛像的故事

1082年2月15日晨,50岁的永观法师在佛堂经行念佛,忽见...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的过患最大,它的果报是什...

湛山倓虚大师传

自称湛山老人的倓虚法师是中国佛教界盛传的三虚虚云和...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印顺法师:人生究竟为何事

人生所为何事?平常人只说学佛,但为什么要学佛?其根...

怎样保持觉照

起疑情是一门很深的功夫,初学的人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

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

问: 弟子已受过五戒,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我们可以不接纳伤害

我们要欢欢喜喜地去面对一切,因为我们的人生就像一条...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修空观的人要空掉什么

问: 师父讲到我们要修空观,不要住在外来的空上,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