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积阴德以转天心

印光大师  2014/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积阴德以转天心

原文:

人生世间,寿夭穷通,皆由宿因所致。而有大善大恶者,则亦有转祸为福,转福为祸之种种不同。以故圣贤皆注意于修持,佛法亦注重于忏悔也。能忏悔往愆,聿修厥德。则一切受用,皆非宿业所感之旧矣。宜详阅袁了凡立命篇,则可悉知。岂但祸福随己转变,即凡圣亦随己转变。了此则当致力于作圣了生死一法。

否则纵令大孝尊亲,极世间之孝养。富贵学问盖世,亦幻梦中所现之虚华幻相。至现过之后,又有何实迹可得哉。则凡功名也,儿女也,学问也,名誉也,究于生死分上,了不相干耳。阁下但能志诚念佛,念观世音,儿女有无,何须在念。汝弟有子,汝纵无子,岂绝先祖之嗣乎。

今之杀父杀母之子,其父母当时,何尝不以为承先启后之令嗣乎。阁下当此时世,年已五十,尚叹伯道无儿。然则受子所杀者,想死后亦仍欣欣然以为吾有子在,不至有所遗憾乎。今为汝寄,并各种书一包,祈详阅之。或不至犹以世间虚华已过之境为念也。令郎虽聪明,抱忧国忧民之心,惜绝未闻道。

其所奔走呼号,亦不过随顺瞎捣乱之潮流,以至于死亡也。使彼知乱之所由起,在于不致意于家庭教育,及因果报应。以此仇日货之辛勤,用之于根本图治之道。则其人便为圣贤之徒,不徒只空负豪侠之心志而已也。聪明反被聪明误,其可怜为何如也。阁下以光为善知识,光虽不足为善知识,然不得不以善知识之词意以白阁下,以冀无所歉憾也。如阁下求子之心,仍不能已。祈先节欲,以令己之身体强健,以为育子之本。积阴德以转天心。

持佛名以普益自他。又令令夫人亦如是居心,如是行事。又复礼拜供养称念观世音菩萨。心果虔诚,必有丕振家声之令嗣降生矣。普门品云,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众人爱敬。阁下欲求令嗣,当依光所说之方法求,则求无不得矣。否则纵令能得,或难保其不被潮流所陷,以趋乎大逆之途矣。书此祈慧察。光于九月定规灭踪,相片不愿遍刺人目,故不为寄。若能依光所说,则见光之心。区区丑相,何堪齿及。

——《印光法师文钞》--复叶沚芬居士书

 

译文:

人生在这个世间,凡是长寿、夭折、穷困、通达都是由于过去世造作的业因所致。而造作了大善功大恶业的人,便也就能够转祸秧为福报,或者转福报为祸秧。所以圣贤人都努力注重于修身进德,而佛法也是注重于忏悔的。能忏悔往昔的罪愆,努力升华自己的德行,那么自己所享用的福报,就并非仍旧是过去世的业因所感招的了。

你应当详细阅读《了凡立命篇》,便可以完全都清楚了。岂止只是祸福随着自己的心行转变,就是凡夫与圣者也是随着自己的心行而转变的。懂得这个道理,就应当致力于成就圣道、了脱生死这一法门。否则,纵然能够有极尽世间孝顺、奉养的好儿女,富贵学问超出世间人之上,也只是轮回大梦之中所幻现的浮华不实的幻相而已,等到显现过之后,究竟又有什么实际的事相可以留得住?所以说,凡是功名啊,儿女啊,学问啊,名誉啊,终究对于了脱生死这件大事上,都毫不相干、毫无作用。

阁下只要能够专心诚恳念佛念观音就好了,儿女的有无,又何必在意。你弟弟有儿子,你纵然没有儿女,难道断绝了先祖的继嗣吗?而今天世间好多杀父杀母的儿子,他的父母在他出生之初,何尝又不把他看作是承先启后、传宗接代的希望呢?这样的儿女恐怕还是没有的好。阁下处在这个患难的世道,而年纪已经五十岁了,还感叹没有儿子,然而现在社会上被儿女所杀的人,想来他死后也仍然会高兴地认为我有儿子在世间传承香火,而不至于有所遗憾吗?在此给你寄去《安士全书》一书,和各种书一包,请详细阅读。或许就不会仍然以世间虚华的幻相现过之后了不可得的境界为念想呢。

你儿子虽然聪明,怀抱忧国忧民的志向,可惜的是绝对不知道做人的道理。他之所以奔走呼吁的,也不过是随顺瞎捣乱的时世潮流而已,以至于最终导致夭折。假使他懂得世间大乱的根本原因,是在于不致力于家庭教育以及因果报应。要是他能够用这个仇恨日本泊来货品的爱国热情,用在致力于图治家国的根本之道上。那么他便能成为圣徒贤士,就不会白白地只是辜负一腔豪侠的气节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他真是太可怜了啊。

阁下把印光当作善知识,印光虽然不足以称为善知识,然而不得不以善知识所开示的道理来告诉阁下,以此但愿没有歉疚和遗憾吧。如果阁下求子的心,仍然不能停止。请先暂时断除淫欲,以使得身体强健,作为养儿育女的根基;修积阴德以挽回上天的责罚之心;持念阿弥陀佛名号以普遍利益自己和他人。又要让令夫人也如此居心,如此行事。又要礼拜供养称念观世音菩萨。你的心果然虔诚,必定会有光大门庭声望的子嗣降生。

《普门品》说:如果有女人,假如想要祈求生育儿子,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会生有福德有智慧的男孩。假如想要祈求获得女儿,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就会生端庄美丽的女儿。而且所生的儿女过去世曾种植善根,因此会得到大众的喜爱和尊重。阁下想要求子嗣,应当依照印光所说的方法去求,便只要去求就没有得不到的。否则,纵然能得到,或许难以保证他不被潮流所陷溺,导致最终变成大逆不道的人。写到这里请慧心详察。印光到九月定规隐居,我的相片不愿到处刺人的眼睛,所以不寄给你。如果你能依照印光所说的去做,就是见到印光的心意。区区丑相,又哪里值得提到。

——佛弟子 敬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星云大师《改变命运的方法》

习惯、迷信、感情、权势、欲望、业力虽然能控制我们的...

心可以转业

一个人如果正当你原来的业力,要系缚你的心要来报的时...

命运并非不可改变,关键是用对方法

我们天天在此禅修、静坐,目的就是为了要改变自己。修...

人生的立命之学

垂训以格人非:垂训就是建立好的教训,来格除人性当中...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学

佛教并不主张算命,更不主张以算命谋生(占相吉凶,仰...

星云大师:佛教对「人生命运」的看法

「世间上,不论是富商巨贾,或是贩夫走卒,每个人对自...

好人不提当年好

明朝崇祯年间,常熟进士蒋畹仙,偶然寄住在昆山同榜登...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以悲心现九法界身

原文: 观音菩萨,久已成佛,特以慈悲心切,现九法界身...

未成佛前,皆当修习净土法门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

少年学佛之本

注重躬行,检点身心 少年学佛,必须要敦伦尽分(即实行...

念佛摄心的方法

原文: 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

【佛教词典】诸行无我遍智及断

【诸行无我遍智及断】 p1357 瑜伽八十五卷十七页云:复...

【佛教词典】广教

(术语)律宗之语。佛成道以后十二年间,唯说诸恶莫作...

圣严法师《动静不二皆是禅》

现在的社会追求效率,造成每个人越来越匆忙,竞争越来...

远离五种邪命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和尚变金币

很久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个国王名叫梦誉。夜里睡觉时...

两个有怨恨的人,一定是有亲厚关系

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阿耨多藐三菩提,常见诸佛,...

佛法只要你肯学,都有你要学的东西

作为一个空中的云,作为一个空中的雨水,它是平等的。...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念佛放光是何种境界

念佛发光,乃属魔境。勿以为是,久则自息。当教彼一心...

有诵经念佛,但内心总是放不下该怎么办

问: 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虽然有诵经念佛,可心里总...

「熏习」的力量

古时农家妇女,在衣橱里放置薰衣草,让衣服充满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