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远离五种邪命

弘恩法师  2018/06/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远离五种邪命

缘有两个,第一是远离恶缘,远离恶缘就是要远离五种邪命和五种不正见,尤其作为在家居士,要远离邪命。

哪五种邪命呢?《大智度论》里面说:

第一是乍现异相,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搞怪,整天搞一些怪异的事情,神神怪怪的事情。就是在我们佛法里面也有很多鬼怪,很多人动不动就说你被鬼上身了,这个家里有鬼,那个家里有鬼,整天鬼话连篇,听不到一句佛法。你这个因果是鬼神导致的,你那个事情是遇上鬼了。这个很可怕。所以不要这样。去讲鬼话,我们应该讲佛法。

第二种是自说功能,就是自己夸奖自己。那么戒律里面说:“未得言得,未证言证”,我自己没有得到功德的证相、没有证悟空性、没有明心见性、没有显发神通,他自己鼓吹自己,或者利用自己的团队包装鼓吹自己,这都是自说功能。真正的修行人他是很谦虚的。“谦卑与自律”,过去祖师都是用这句话激励自己,“谦卑与自律”,乃至未到成佛之间,会用这种谦虚卑下的心态,去跟人打交道,和人交往,利益一切众生,而不是说自说功德,自己说自己多了不起,自己有什么样的神通,不能这样做,这是狂惑众生的。

第三种邪命是妄说吉凶。你自己可以随便跟人乱说,或者算命,或者通过这些看相等等手段跟人乱说吉凶,说这个事会得到什么利益,那个事情得到什么利益?当然它不是按照佛法的正见来说,它是按照这些世间的术数、算命算卦这些方式乱说,这个叫妄说吉凶。

第四种是高声现威,高声现威就是在大众面前会把自己的声音提起来,或者故意表现出很威仪的样子,这就叫高声现威,就是装扮自己。

第五种是说所得利以动人心,就跟别人鼓吹自己,你看我得到了什么什么供养,我得到了什么什么样的名声,说这些来动别人的心,让别人产生误解,觉得你很厉害。

这是五种邪命,是要避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

佛堂的供品有禁忌吗

在这里展开一点,有人问:师父,枣我不敢供。错了,要...

吃素与吃斋的区别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天子王臣在祭祀之前就有斋戒的传...

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过去,在一座佛寺前的市集上,有一些做生意的摊子,其...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

没皈依但精通佛法,算是佛弟子吗

问: 有一位居士,还未到佛堂皈依,但精通佛法、研究...

居士到寺院需要注意什么

问: 居士到寺院里修行需要注意什么? 雍瑞法师答:...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每天辛苦奔波,为何还是达不到期望

问: 为什么有的人不用怎么努力就能生活得衣食无忧,...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

这时代能够好好修净土念佛法门,是最为殊胜的。他是末...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打坐时如何解决腿痛腰酸

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

【佛教词典】资粮位

【资粮位】 修集资粮之位,为唯识宗所立五种修行阶位中...

【佛教词典】广教相

子题:止恶教、生善教、遮未起教、灭已起教、广律三品...

佛法义理虽深妙,却又在我们日用寻常之中

佛法的精义甚深难知,不是言语可以说出来的。但他的义...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念功德包含身、口、...

【推荐】倓虚老和尚出家前感言

现在我下面已有一个姑娘已出门了,五个男孩,大的才十...

【佛学漫画】一心三藏

虽言有“三”,实则也是直指“一实相”,就是指万法都...

修行有四种不退转

修行不退转有四种:念不退、行不退、位不退和毕竟不退...

供养得福的一家人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

感情重的人应该看哪部经

问: 师父好,刚才师父说,四谛、十二因缘是对重感情的...

竺摩老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话》

第一章 讲述的微诚 地藏经在我国流行之盛,其情形可...

我想回家,可哪里才是我的家

近几年,常常往返于国内外各个城市之间,不仅身心疲惫...

做任何事前要衡量一下自己的实力

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去集市的时候,见一位老者摆了个捞金...

每天进步一点点,早晚会成功

虚老开示说: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

净土法门与人间佛教

一、做人是实现净土的前提 说到净土,就与人间佛教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