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印光大师  2016/08/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一法乃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

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乃十方诸佛普度众生之要道,九界众生速证佛果之妙门。诸大乘经,皆启斯要。净土三经,专明其致。世多习矣不察,视为浅近。谓不若教海之宏深,禅宗之直捷。每扬宗教而抑净土,尚自力而恶佛加。当仁固让,见义不为。致如来彻底悲心,郁而不畅,众生出苦捷径,塞而罔通。今不避罪责,略引证据。冀见闻随喜,同生莲邦。如来初成正觉,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演大《华严》。及至《入法界品》,善财以十信满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初见德云,一闻念佛法门,即证初住。从兹随参随证。及五十三至普贤所,普贤以威神加被,即时善财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

普贤乃为说十大愿王,劝进善财,并华藏海众,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观经》五逆十恶,地狱相现,十称佛名,即得往生。夫法身大士,悉愿往生。阿鼻罪人,尚预末品。法门之宏深直捷,孰有过于此者。诚可谓教海之南针,禅宗之北极。一切诸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河沙妙义,无不还归此法界。以故西天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东土远公,智者,善导,永明。或发愿而说经,(文殊有《发愿经》,普贤说《行愿品》。)或注经而造论。莫不以此法门自行化他,普利含识。

而古人欲令举世咸修,故以《阿弥陀经》列为日课。以其言约而义丰,行简而效速。宏法大士,注疏赞扬。自古及今,多不胜数。于中求其至广大精微者,莫过于莲池之《疏钞》。极直捷要妙者,莫过于蕅益之《要解》。幽溪法师,握台宗谛观不二之印,著略解圆融中道之钞。理高深而初机可入,文畅达而久修咸钦。奈流通既久,错讹甚多。因校订重刻,俾复旧观。

《弥陀》一经,得此三疏,法无不备,机无不收。随研一种,亦可知其指归。遍阅三书,方堪彻其阃奥。自此圆发三心,执持圣号。期出五浊之恶世,冀证四德之玄猷。如是则临命终时,定蒙弥陀接引,圣众偕迎。托质莲胎,离险道以安居宝所。闻法受记,由同居而顿证寂光。撩起便行,阿谁无分。书此愚忱,敢告同人。

印光大师:“重刻《弥陀略解圆中钞》劝持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发起往生的愿力

到了晚年,尤其五十岁以后,你最好都摄六根,不敢说做...

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

凡劝人不可遽指其过,必须先美其长。盖人喜则言易入,...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以肉来行孝乃无知之人之作为

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何可谓不遵父吃肉...

持经利益随心论讲记

今天我们首先讲几则亵渎三宝遭恶报的事例,然后再讲解...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

【佛教词典】留难

邪魔来留止人之善事,此为修行之障难,故称为留难。往...

【佛教词典】不律仪所摄业

【不律仪所摄业】 p0334 瑜伽九卷七页云:不律仪所摄业...

福慧具足的人,做任何事都容易成就

福报代表这一生当中的经济环境,有福报的人做任何事都...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

善用你心灵广大的力量

我们身为一个有情众生,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我们曾经出...

星云大师《佛教教你发财的方法》

财富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 不过君子取财,取之有道。...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解脱者的风骨

一个真实修行的人,毕竟跟不修行的人有所不同,起码他...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

星云大师《为社会大众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是一群虔诚皈依您的弟子: 有的...

四十八大愿——(第41愿)闻名诸根具足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

无作戒体生起的三个要素

无作戒体的生起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就是能受之心...

大安法师: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体会,在我们青少年的时候,...

阿弥陀佛的光明为何独摄念佛人

原文: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