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印光大师  2016/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笃修净业临终预知,念佛往生之贞女典范

真如法性,生佛体同。迷悟攸分,凡圣迥别。欲复本有之心性,须断幻妄之惑业。欲断惑业,非严持净戒,力修定慧不可。戒定慧三,力极功纯,则妄惑彻底消灭,本心全体显现矣。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明本镜具,非从外来,特仗揩磨之缘,以显发耳。虽然,仗自力修行,断惑证真,颇不容易。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见惑一断,即证初果,预圣流。尚须七生天上,七反人间,方可断尽思惑,以证四果。虽云十四番生死,而天上寿长,固不易以年月论也。初果圣人,欲了生死,尚如是之难。况具足惑业之凡夫乎。若证四果,则生死根本永断,超出六道轮回之外。

若发大悲心,入世度生,则乘愿示生。非如具足惑业者,随善恶业力所牵,升沉于六道之中,自己一毫作不得主也。自力了生死,非宿根深厚者不能。末世众生,何能企及。于是如来特开一净土法门,俾一切若圣若凡,上中下根,同于现生了生脱死。其慈悲救护之心,至极无加矣。其修持之法,亦须严持净戒,力修定慧。而兼以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信愿真切,念力精纯。现生亦可证圣,临终直登上品。则入菩萨位,证不退地矣。纵根机陋劣,未能如是。

但能至心念佛,则心佛相契,感应道交,临命终时,必蒙佛慈接引,带业往生。下至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若心识不迷,有善知识教以念佛。其人生大怖畏,生大愧悔。虽念数声,即便命终。亦可仗佛慈力,接引往生。一得往生,则永出轮回,高预海会。渐次进修,必证佛果。仗自力了生死,如彼之难。仗佛力了生死,如此之易。凡有心者,皆能念佛,皆可往生。有血性汉子,决不肯令本具之真如佛性,背悟净缘,随迷染缘,长劫轮回于六道之中,而莫之能出也。

陈圣性贞女者,原籍安徽怀宁县人也。父仲龄,业商于扬州甘泉,遂家焉。母高氏。贞女生于清咸丰九年。姊妹三,长即张绍春之母,贞女居仲,与其妹皆自幼茹素,不食荤腥。是盖具有夙根者。其弟三,长树声,前清江西候补知县。次茂之,三茂如,皆业鹾。贞女年及笄,父故,母欲为之择聘。贞女即痛哭流涕,誓愿为北宫之女婴儿子,撤其环瑱以养其母,至老不嫁。其妹则以出家梵修为职志,贞女则以居家侍奉为职志也。母知其志不可夺,遂任之。母有洁净癖,其饮食衣履衾枕床帐之属,无不日新又新。虽地板仰篷亦必一日一揩,三日一涤。故凡婢媪之任使,皆不称意。

惟贞女则烹纫浣濯,能体亲心。力役服劳,不容旁贷。暇则念经礼佛,日无虚旷。纵佳节盛会,亦从不出门游观。其尽心孝养,笃修净业也如此。非特恪遵女训,实乃真奉佛法。后复归依三宝,受菩萨优婆夷戒,圣性乃其法名也。及母去世,痛极终天。此后依弟而居,修持愈谨。近数年来,绍春信佛日笃,曾来其家,喜其志道相同,遂不复归。过年余,诸弟强迎归。未几,自知不久住世。以诸弟,及弟妇,唯知世礼,不解佛法。恐临终彼等悲恋,乱其正念,致失利益。遂至其妹之尼庵,以期正念往生。

未久,示微疾,促绍春与三弟至。命请具德僧为剃发作尼,兼为说戒。又令死必火化,俾一物不存,脱体无依方好。绍春许之。遂沐浴,著法服,端坐念佛。绍春令诸尼,及诸弟,同念佛相助。诸弟悲不自持,绍春力诫勿乱正念,诸弟遂皆忍悲念佛。久之,气绝。绍春仍令大众一心念佛二小时。其面相转加光华,远胜生时。其一生修持之力,于此发现。当必往生西方,亲预海会。否则何克有此瑞应耶。时在民国十年十二月十七日丑时。世寿六十有三。虽临终剃发为尼,以无几日,兼欲显彼一生守贞尽孝之懿德贞心,故仍以贞女称焉。

今春绍春来普陀,礼大士,详述其事。祈余作记,以发其潜德之幽光。余按《观无量寿佛经》,净业正因有三。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此四种属世善。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此三种属戒善。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四种属慧善。前二大小随人,此则唯属大乘。此十一事,若全若半,乃至一事,以深信愿,回向净土,皆得往生。况贞女且有多分,兼以平生专心念佛,岂得不生。其预知时至,并气绝后面相转加光华,足可为证。因将净土法门所以,及贞女贞孝净业懿行,略述大端。以冀闺阁英贤并一切善信,闻风兴起。各守己分,兼修净业。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愈修净业,愈敦伦常。生益得其令名,没即托质净土。视彼唯知世谛,不解佛法,业识茫茫,无本可据。徒具佛性,全体迷失。轮回于六道之中,堕落于三途之内。尽未来际,了无出期者,不可同年而语矣。凡见闻者,各宜勉旃。

印光大师:“陈圣性贞女贞孝净业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十三岁长斋念佛,二十岁成就肉身不腐

民国蒋妙静居士,江苏常熟人,蒋炳坤的小女儿。生来聪...

有严大师示「净土易生」之理

有严。俗姓胡,台州临海人(今浙江临海镇),六岁时,...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

念佛一定是有感应的。感是我们信愿持名为能感之机,应...

为众生为三宝做事,哪会耽误你的往生呢

如果德亮法师不能往生,大概我也没什么希望了。是吧?...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律航法师《持名念佛要义十则》

一、念佛须明真理 生死何来?因有妄念;欲了生死,须断...

念生死苦,功夫才用得起来

大家念佛的时候要观想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这四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破坏亲人往生正念,其罪过极大无比

汝母七十一岁,来日无多。须为家中眷属说,大家日常在...

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思想

印光大师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深受其益。所以...

印光大师综述念佛人的种种误区

一、修净土者应当修学的经典: 《印光大师文钞》中摘...

【佛教词典】五略十广

摩诃止观之正说,广立十科,称为十广,即:大意、释名...

【佛教词典】七种无常

(名数)楞伽经四,谓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

赞美别人是一种善举

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

圣严法师《尊重他人,和敬为先》

记得我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从上海带了一串香蕉回家。...

临终是超凡入圣,还是继续轮回

民国十二年阴历五月廿八日,大师收到会稽道尹黄涵之居...

五种错误的闻法方式

持文不持义: 如果仅仅为了词句的美妙动听而受持,却不...

扮新娘

三十多年前,在我办的佛学院里,有一个比丘尼,四方脸...

我们栽培往生的力量,必须要不可破坏

佛陀这种权实二法的操作是怎么回事呢?是唯佛与佛乃能...

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问: 陀罗尼被(往生被)能否重复使用? 慧律法师答:...

【推荐】光阴不虚度、精神不浪用

我们怎么面对时间和精神?世间最可珍重的莫过于精神,...

杀生业报因果实录

序 「因果报应」是中国社会里所熟悉的观念,每遇善人...

有情众生的四个层次

佛教讲,人是有情众生,甚至一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

生忍与法忍

「羼提波罗蜜」,羼提即忍辱,忍字心上一把刀,要做到...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