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净界法师  2020/11/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部分,偏重“一”部“分”来说明。我们这一念心有可能是“有”,它有它的正念,有它善根生起种种戒定慧相应的正念,这个应该说是有,它有真实体性的,它的确能够创造真实功德的。

但是我们这一念心,从“一”部“分”来说,也可能是“非有”,有很多的妄想,捏造很多的妄想,这个是“非有”。如果从比较中道的“二分”来说,它是亦“有”亦“非有”,它有时候是妄想,有时候是真实的。就是说这个心,看你从什么角度来说明。

比如我们说一个人,世间上的人,如果我们讲真妄不二,每一个人你也可以说他是好人、你也可以说他是坏人,看什么角度。如果从“一分”的角度:诶,再坏的人,他内心当中,一定曾经有起过善念,他看到三宝的佛像,一个合掌,这也是种善念,我们就着这个善念说:诶,他这个时候扮演好人的角色。

只要是凡夫,再好的人,他也一定起过烦恼,那我们说:在这个时空当中,他扮演的是一个坏人的角色。所以从单“一分”来说,他有时候是好人、有时候是坏人。那从“二分”来说呢?我们应该说他是亦好人、亦坏人,这道理就是这样。

有时候,我们对内心了解得更透彻,人跟人之间就会多一分的包容。就是说,其实你说这个人是好、是坏,你很难讲,他就是真妄和合,我们要能够欣赏他的优点,包容他的缺点,那人跟人之间就容易相处。因为人不可能完全是好的,不可能,否则他就是佛了。

所以在僧团当中,佛陀要我们尽量避免去说四众过,就是说其实你要挑剔,每一个人都有过失,因为他有遍计执、他也有圆成实,这二个念头都同居一念,看你是从什么角度去开演。所以,假设是从一分来开演的话,我们的凡夫的心,有可能是善、有可能是恶;从二分来说,它是亦善、亦恶,就是这个道理。

《摄大乘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记住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过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是...

每个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启示

爱与你相遇的每个人。每一个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启示。你...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

问: 尊敬的师父您好,现如今人与人之间有好多矛盾,...

别人与你谈论是非,该如何对待

某某师到客堂来,常常一坐就开始论人众是非,且往往耗...

【推荐】做好人而命运坎坷,你还要不要做?

我从小对看电视没有什么兴趣,但爸爸规定我要看布袋戏...

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祝福

一只蜜蜂和一只黄蜂正聊天,黄蜂气恼地说:奇怪,我们...

二鸽喻

从前有雄雌两只鸽子,住在一个巢里。秋天果子熟的时候...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永明延寿大师开悟的故事

第六代祖师永明延寿禅师,他从禅归净土,他知道禅不容...

好德的重要性

一、好德的重要性 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

常用佛语的背后义理

你的业障重啊! 常听佛教徒讲业障,听久了实在让人害怕...

不淫戒的功德与淫欲的过失

《佛说不淫戒经》白话译文: 何谓不淫戒呢?守持不淫...

【佛教词典】法性生身

(术语)二种菩萨身之一。又五种法身之一。法性总该万...

【佛教词典】四禅比丘

为佛陀弟子中一位虽精勤于佛道修行,然因起增上慢而终...

恶马八态

一大早,四面八方的人都集中到王舍城里来赶集,热闹非...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

佛陀有烦恼吗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

一个人没学佛时,他就是要依靠某种东西来过日子

[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变灭],就...

让心先过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

学佛人要闭是非之嘴,开念佛之口

释迦牟尼佛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在末法时期...

整个菩萨道的修学,最后得到三种智慧

或有菩萨 说寂灭法 种种教诏 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 观诸法...

往生净土三资粮

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并不缺少佛性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

这六个符号,承载了一切诸佛的功德

佛号虽然很好念,但是很多人却不肯念,不仅是今生有罪...

参禅一定要有长远心

现在我想谈谈参禅的目的和参禅的方法。六祖慧能大师道...

莫让地球母亲再流泪

地球如慈母般哺育着万物,以丰富的物产滋养着人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