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弟子应如何对待锡箔纸钱等

印光大师  2024/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弟子应如何对待锡箔纸钱等

原文:

佛弟子祭祖先,固当以诵经、持咒、念佛为主。焚化箔锭,亦不宜废,以不能定其即往生也。即定其即往生,亦不妨令未往生者资之以用耳。

白话文:

佛弟子祭祀祖先,肯定要以读诵佛经、持咒和念佛号为主。焚化萡锭(金元宝仿品)也不宜废弃不做,是因为诵经、持咒和念佛后,我们仍然不能确定亡灵能往生。就算能确定往生,也不会妨碍其它未往生的亡者能得到资助使用。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卷上 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原文:

锡箔一事,虽非出佛经,其来源甚远。《法苑珠林》有二三页说锡箔(此即金银)及焚化衣物(此即布帛)等事,其文乃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其师与一鬼官相问答等事,其人仿佛是眭仁蒨,初不信佛,及与鬼神,后由与此鬼官相契,遂相信,并令岑文本为之设食,遍供彼及诸随从。眭问冥间与阳间,何物可相通?彼云:金银布帛可通,然真者不如假者,即令以锡箔贴于纸上,及以纸作绸缎等,便可作金及衣服用,此十余年前看者,今不记其在何卷何篇,傥详看,当可见之,其时在隋之初,以此时岑文本尚在读书,至唐则为中书令矣。汝之性情,过于自是。古农所说,虽未知其出处,然于天理人情,颇相符合。汝尚不以为然,便欲全国之人废除此事,傥真提倡,或受鬼击。

世有愚人,不知以物表心,专以多烧为事亦不可。当以法力心力加持,令其变少成多,以遍施自己宗亲与一切孤魂则可。若供佛菩萨则非所宜。然佛菩萨岂无所受用尚需世人之供养乎?但世人若不以饮食香花等表其诚心,则将无以作感佛菩萨之诚,愚人无知,纵用此以供佛,于一念诚心上论,亦有功德,喻如小儿供佛以沙,(阿育王前身事)尚得铁轮王报。若愚人不知求生西方,用许多金钱买锡箔烧之寄库,实则痴心妄想,以自私自利之心,欲作永远做鬼之计,恰逢不问是非只期有佛事得经资之俗僧,便随彼意行之,故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者,实繁有徒。然君子思不出其位,但可以此理自守,及为明理之人陈说,若固执不化之人,亦不得攻击,以致招人怨恨,则于己于人于法皆无利益也。

白话文:

锡箔(金元宝仿制品)的事情,虽然不是出自佛经,但其来源久远。《法苑珠林》有二三页说到锡箔和焚化衣物等事情。是唐中书令岑文本记录他的师父和一个鬼官相互问答的事情。那个人好像是眭仁蒨,刚开始时不信佛,后来遇到鬼神,与鬼官亲近后才相信,然后让岑文本帮他设置食物,普遍供养鬼神和随从。眭仁蒨问在阴间和阳间之间,有什么东西可以通用?说金银和衣服可以通用,但用真的不如用仿造的。随后就让以锡箔贴在纸上,用来做绸缎等,就可以当做是金银和衣服来用了。这是十多年前我看到的,现在记不清在哪一卷哪一篇。如果详细看,应当可以找到。当时在隋朝初期,那个时候岑文本还在读书,到唐朝就做官成为中书令了。你的性情,过于自以为是。古时农民所说,虽然不知道出处,但因为于天理人情来说,是比较相符的。你却不以为然,要想让全国都废除这事,如果真的提倡起来,恐怕会遭到鬼道众生的攻击。

世间的愚夫,不知道用物品来表达心意,就专门多烧多做,这样也不行的。应该以法力和心力来加持,让物品变少为多,以此来普遍施与自己宗亲和一切孤魂就可以了。如果供佛就不合适。佛菩萨无需无受,怎么会需要世人的供养呢?但如果世人不用饮食香花等来表达诚心,那将会没有任何作为来感化佛菩萨的诚心。愚夫无知,就算用这个来供养佛,从一念诚心上来看,也是有功德的。就像小孩子用沙土来供养佛(阿育王前身事),都能得到铁轮王的回报。如果愚夫不知道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用许多金钱买来锡箔焚烧以寄存在阴间仓库,(以期望死后过更好日子)实在是痴心妄想。这是以自私自利的心,想要永远做鬼的心计和做法。如果刚好遇到不问是非只希望有佛事做得资助的庸俗僧人,随愚夫的意愿任其去做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那只会让鬼道徒孙更繁荣。但君子思不出其位,可以以这些道理来谨守自身,也可以为明白事理的人劝说。如果遇到固执不化的人,不要攻击人家,以免招人怨恨,就会对自己对人对佛法都没有益处了。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金振卿居士书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慧律法师《死亡的艺术》

前言 好生恶死乃人之常情。多数的人忌讳谈死,殊不知...

十大菩萨名号隐含的义理

大智,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表智,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

【推荐】清明时节该如何祭祀祖先

清明时节,国人有追终慎远、感恩祖先的传统,但大多数...

为什么佛教常用莲花呢

大乘寺的法堂和图书馆,都是以莲花为主题装潢的,对佛...

农历七月不是鬼节

一、盂兰盆会的由来及其发展 盂兰盆会,是汉语系佛教地...

中国人口头心头的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阿弥陀佛的...

学佛的三个首要问题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佛体会。第一,佛是什么...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

向鬼神祈祷就是邪见

世间人生病或者有危险灾难等等不幸,不知道念佛修积善...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之善根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

【佛教词典】一蛇首尾

乃譬喻众生愚痴,常为人我之争,而堕于三途恶道。据杂...

【佛教词典】能成立法有八种

【能成立法有八种】 p0897   瑜伽十五卷六页云:能成...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岂可轻言自杀

以佛教的立场来看,杀人的定义,包括杀别人与杀自己。...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愚者叹于恶,明者叹于善。─...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一捂一悟」的启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

梦参老和尚《觉林菩萨偈》讲述

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

婆媳之间

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笑着进入七宝池--陈进池居士往生记实

陈进池居士这位淋巴癌蔓延全身的患者,一向是怕痛、怕...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念佛不可过猛,须按自己精神气力

至于念佛,必须按自己之精神气力,而为大声,小声,默...

为什么打妄想的就是真如

倓虚老和尚讲过一个偈颂,值得大家深思。倓虚老和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