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杀生不异杀佛

印光大师  2011/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梵纲经云,我是已成佛,汝是未成佛,若能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以能信自己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改恶修善,发自利利他之大菩提心,以期断尽烦惑,亲证即心本具之真如佛性。

能信一切六道众生是未成之佛,必定要极力劝导,互相维持于同类,决无相争相杀之之恶作。必定要戒杀护生,大设方便于异类,决无食彼益我之惨心。

人由不知自己,与一切众生,皆是未成之佛,故不惜杀人盈城盈野以相争,与杀彼之身,以期悦我之口腹也。

世人杀生习以为常,大小事体,皆须行杀。祭神祀祖,养亲待客,无肉则不能为礼。以极苦极惨之事加诸物,用表我之诚垦孝敬。在迷情边论,则尚有可取。在实际上论,则大为可怜也。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轮回六道,互为父母、兄弟、妻子、眷属,互生。互为怨家对头,循环报复,互杀。

佛于诸大乘经中,屡为劝诫,而见闻者少。即得见闻,而信受奉行者更少。于是佛以大悲,现诸异类。供人杀食。即杀之后,现诸异相,俾一切人,知是佛现,冀弭杀劫,以安众生。如蛤蜊、蚌壳牛腰、羊蹄,猪齿、鳖腹,皆有佛栖。惊人耳目,息世杀机,载藉所记。何能备述。未杀之前,均谓是畜,即杀之后,方知是坲。

是知杀生,不异杀佛,即非佛现,亦未来佛,杀而食之,罪逾海岳,急宜痛戒,庶可解脱。须知人物虽异,灵蠢互性,蠢人识暗,灵物智明。五伦八德,固不让人,其诚挚处,比人更深。敢以我强,杀食其肉,致令未来,常受人食。

历观史藉,自古及今,凡利人利物者,子孙必定贤善发达。凡害人害物者,子孙必定庸劣灭绝。故孔子之赞周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余庆余殃者,正庆正殃之盈余也,正庆正殃,乃积善积不善之本人,受于来生后世,比余庆余殃,当超过百千万倍焉。人若知此,断不肯以一时之小快愉,致永受大祸害于无穷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食用含有动物的保健品是否如法

问: 当今社会食用保健品、保健酒的人数很多,其中有...

当知现生所受刀兵水火等事,皆由自造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

插管维生的病人可以安乐死吗

问: 师父慈悲,我有一个问题想问,就是对那些老人家,...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

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的妙法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 以...

米面生了虫,应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米面生了虫,怎么办?扔了浪费,吃了算...

堕过4次胎,该如何忏悔

问: 曾经堕过4次胎,听说很损福报,现在身体特别不好...

海獭的故事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他讲...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

念佛吃素转恶业大苦为小苦

汝何不明道理,一至于此。目疾发生,不知忏悔宿生此生...

印光大师《临终三大要》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

能治或不治之病,皆宜服阿伽陀药

接手书,知夫人身婴贵恙,已经月余。用药颇难,诸医束...

【佛教词典】释论

(一)显教谓为大智度论之略称,以之为解释大品般若经之...

【佛教词典】夏

(术语)四时之一。谓夏期三个月间之安居行也。...

念佛是要大声念,还是要小声默念

【原文】 念佛宜小声念念,默念念,不可一味大声著力念...

拒绝血池的哀鸣

26岁那年,我断绝了肉食。 本人专业动物学,可对这三...

圣严法师《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

当下一念是修行的根本

无明生死的根源就是当前的一念,就如同有人周游十方,...

念佛时不好的念头经常浮现,该如何去对治

问: 末学在念佛时经常妄想纷飞,而且淫欲心很重,不...

惟贤长老《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

一、人间佛教思想的历史沿革 (一)释迦佛的应化示现...

不发愿不回向不诵经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吗

问: 每天一不发愿,二不回向,三不诵经咒,不上早、晚...

喜爱调戏异性终受苦报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个很热情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姐...

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重的人相处

问: 自身定力不够时,如何与烦恼很重的人相处? 慧律...

早课诵楞严十小咒,晚课诵地藏经,这样如法吗

问: 早课诵楞严咒,十小咒,晚课诵地藏本愿经,有的人...

净土在哪里与存在的根据

我们这个世界被称为「娑婆世界」;「娑婆」也就是「堪...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