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临终十念生天福

2015/03/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临终十念生天福

佛陀与五百比丘,曾有一段时间止住于古印度毘舍离城外的猕猴池畔。当时,毘舍离城有一位大长者名为毘罗先,他虽然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宝,却生性悭贪吝啬,毫无仁惠布施之心,他一心享用过去世所累积的福报,却不肯再修善造福。

这天,食时已到,世尊身着袈裟手持钵具,与阿难进城乞食。这时候,毘罗先长者请来一群歌舞艺人在他富丽堂皇的后院裡表演戏曲、寻欢作乐,当鼓乐歌声正喧闹欢腾之时,佛陀正好路过这条后巷,他明知故问:「阿难!这歌声舞曲是来自那一户人家?」

阿难尊者合掌答覆:「世尊!这乐声是从毘罗先长者家裡传出来的。」

佛陀告诉阿难:「这位长者七天之后将会丧命,死后将立即堕入涕哭地狱之中。这位长者过去所修的福报,今生都已经用尽,今生又不知修善积福,福尽业现,命终之后就要堕入地狱受苦。」

阿难问佛:「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毘罗先长者七天后逃过死劫呢?」佛陀回答:「他往昔所造的福业已尽,福尽命终,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结果。」

阿难再问世尊:「有什么办法可以使他死后不堕涕哭地狱呢?」世尊回答:「是有一个方法可以救他死后不下地狱。」

佛陀慈悲开示:「如果这位长者愿意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家学道的话,便可以免堕地狱的苦报。」阿难尊者立刻说:「我能使毘罗先长者出家修道!」

于是,阿难尊者辞别世尊来到长者家门前伫候,长者远远看见尊者到来,立即向前迎请上座,阿难尊者遂告诉长者:「我今天亲耳听闻世尊预言,你将于七日后命终,堕入涕哭地狱受苦。」长者听到了这样的恶讯,心惊胆颤、毛骨悚然,问道:「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在七日后躲过死劫呢?」阿难尊者摇头:「没有方法可免命终。」长者又再问:「那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不要堕入涕哭地狱呢?」

阿难尊者便告诉他:「世尊确实有教导一个方法:假使你愿意剃除须发,出家修行学道,就可以免除地狱之苦。所以你现在应该赶快出家学道,就可以离苦得乐,速至涅槃解脱的彼岸。」

长者得知有方法可以躲过地狱苦报,便安下心来:「请阿难尊者先回去,我随后就来。」

当时,阿难尊者便离开长者家,回到城外的僧团中。长者看着阿难尊者离去,心思一转:「佛陀所说的七天,离现在还很远,我现在还可以把握时间享受五欲之乐,然后再出家修行也不迟。」

隔天,阿难尊者又到长者家,劝长者说:「一天已过,只剩下六天的寿命了,现在快出家学道吧!」

长者心繫五欲之乐,依旧敷衍塘塞:「阿难尊者请您先回!我马上就到。」

就这样经过二天、三天,乃至于到了第六天,阿难尊者都到长者家慈悲提醒:「现在出家修行吧!否则会后悔莫及,如果再不出家,今日命终,就要堕入涕哭地狱受苦。」

到了这个时候,长者还是放不下世间的欲乐,他推托着:「请尊者在前先行,我随后就到。」

阿难尊者当机立断:「长者!你今天以什么神足通去到佛前呢?你还要我先离开吗?但今天我想要与你一同回到僧团。」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带着毘罗先长者来到世尊面前,顶礼佛足之后,禀白佛陀:「世尊!毘罗先长者希望跟随您出家学道,唯愿如来允许他剃除须发,使他得以出家修道。」

佛陀指示阿难:「你可以亲自度这位长者出家。」

阿难尊者遵照佛陀的嘱咐,立刻为长者剃除须发,教他穿着三法衣,更为他传授修行法门:「你应当时时勤修十念法门,一心专注念佛、念法、念比丘僧、念戒、念施、念天、念休息、念安般、念身、念死,二六时中绵绵不断、念念无间。比丘!修十念法门的行者,可以获得殊胜的果报,得到佛法甘露的滋润。」

毘罗先比丘依照阿难尊者所教,如法修行十念法门,当日命终之后,立即生到四天王天。阿难尊者为他荼毘火化之后回到世尊面前,顶礼佛足之后侧立佛陀身边,回禀世尊:「刚出家的毘罗先比丘已经往生了,请问他死后转生何处?」

世尊直言:「现在毘罗先比丘已经转生到四天王天。」

阿难又问:「当他在四天王天的天寿享尽,又将投生何处?」

「他将会投生到忉利天,随后辗转生于须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从他化自在天命终之后再依序辗转下生至四天王天,阿难,毘罗先比丘将于欲界六天之中周旋往返七遍之后,最后一生投生人间出家学道,解脱生死苦果。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他对如来有坚定不疑的信心。

阿难!你要知道,这阎浮提娑婆世界从南至北有二万一千由旬远,从东到西距离七千由旬,假使有人供养每一位阎浮提的居民,你说他的福报多不多?」

阿难答覆:「世尊,他所得到的福报非常多。」

佛陀告诉阿难:「如果有众生以坚定的信心修行十念法门,即便时间很短,他所增长的福报无量无边。所以,阿难!应当要以正方便勤修十念法门。」 阿难听闻世尊的开示,无限法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四(五)》

省思:

佛法提到:「人命在呼吸间」,老病死苦谁替得,转瞬即是来世,不解无常便容易耽溺于五欲之乐,悠忽而过,再随业于生死中沉沦、受苦。

生命最真实的存在,不是虚妄生灭的外境,而是始终清楚、明白的清淨心。了解无常悟真常,掌握当下,在每个因地中努力起善念、修善法,就是在播种菩提,成就自性功德,最后善法亦不执,安住在本具的清淨心中,即得解脱、得大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惟觉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没有福报,生活上就会经常遭遇困难与挫折;相反...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大安法师:冤亲债主能否临终障碍往生

问: 请教大安法师,如果没有解决好与冤亲债主的关系...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

出家人持金钱戒会障碍财布施吗

《解深密经》中,观音菩萨请问佛:菩萨修行时,有几种...

出家需要有大福报吗

《明史 太祖本纪》里记载:至正四年,旱蝗,大饥疫。太...

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僧吗

一位微博上的网友问了我一个问题:重病患者可以出家为...

要有大学文凭才能学佛出家吗

曾看过一些帖子,上面是汇集了各种高学历高文凭的出家...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吹灭心头火

报纸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个青年,因为追讨朋友欠他的...

四种无碍辩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有...

划水作记

世间有许多事情人们认为确确实实,实际上是一种的错觉...

法显大师历时十五年的西行求法之旅

大愿力行无胆怯 法显。昔在长安慨律藏残缺。 这是《佛...

【佛教词典】四德波罗蜜

(术语)波罗蜜为到彼岸之义,显事之究竟者。四德者常...

【佛教词典】张仲仁

清末民初,湖北汉阳人。字纯一,号一麔。久居苏州,以...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

吃肉把尸体和绝症一起吃下去

随着科技发展、生活水准提升,许多文明病也应运而生。...

为什么会有蚯蚓这类含蠢蠕动的湿生众生

癸三、湿生相 看第三段的湿生相。湿以合感,就是他对某...

做了一点点好事,就想把一切灾难都免了

【如修多罗中,或说有退堕恶趣者。非其实退,但为初学...

包容才能成就美满人生

林则徐有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

道念若同情念,则成佛已多时

古人说:凡夫成佛真个易,去除妄想实为难。只因你我无...

路过坟墓时能念佛号给他们吗

问: 我喜欢登山,有时登山的时候会看见一些坟墓,很...

别被自己的优点打倒

雷恩是二战时纳粹德国赫赫有名的潜艇专家。此人参与了...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就凭这点,地藏菩萨一定度脱你

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途。不论《地藏经》、《占察...

五百彩女闻法记

在佛世时,舍卫国有一条河,河的彼岸有一小村庄,村里...

圣严法师《人人都有社会地位》

社会是人与人共同生活的环境里,因彼此关系集合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