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种无碍辩才

2015/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种无碍辩才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一日,世尊告诉诸比丘:“有四种无碍辩才,是哪四种呢?即:义无碍辩、法无碍辩、辞无碍辩和应无碍辩。”

“什么是义无碍辩?所谓义无碍辩,就是对天、龙、鬼神之所说,都能分辨、了达其义,这就是义无碍辩。”

“什么是法无碍辩?即是对如来所说的十二部经──契经、祇夜、本末、偈颂、因缘、授决、已说、造颂、生经、方等、合集和未曾有,以及各种有为法、无为法,有漏法、无漏法,诸法实相之理,如是等,都能总持不忘失,就是法无碍辩。”

“什么是辞无碍辩?也就是能通晓各类众生所说,如长语、短语、男语、女语、佛语,及梵志、天、龙、鬼神等之语言,或阿修罗、迦留罗、甄陀罗等所说之语言,并且能随顺对方根机而为说法,就是所谓的辞无碍辩。”

“什么是应无碍辩?当说法时,心无怯弱,无有畏惧,能令四部之众──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优婆塞、优婆夷等,心生和乐喜悦,即是应无碍辩。”

“你们现今应当以摩诃拘絺罗为榜样,因为拘絺罗具足这四种无碍辩,所以能自在无碍的为四部众广说诸法。我今日观察大众,这四无碍辩才没有人能超越拘絺罗。拘絺罗的四种无碍辩才,就如同如来所具足的一样,所以你们应当勤求正方便,成就四无碍辩才。比丘们,应当如此修学。”诸比丘闻佛所说,均心生欢喜,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一(苦乐品第二十九)》

省思:

《大方广佛华严经》云:“佛法无人说,虽慧不能了,亦如目有翳,不见净妙色。”往昔诸佛菩萨、贤圣僧众,以四无碍辩才,显扬正法,示导众生修行正见、正行,我等今日才能得饮佛法甘露,具正知见,除三毒热恼。因此当念佛恩,恒思利他,依如来教,勤行修习四无碍辩,广度众生无有疲厌,使诸佛圣教,永住于世,令佛种不断。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为信徒添油香

我经常在弘法途中顺道巡视佛光山各别分院。有一次,到...

梦参老和尚: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

佛度众生喻

过去有一位名叫须弥罗的比丘,言谈诙谐幽默。有一次,...

法布施以劝修净土为最胜

有些做弘法利生、劝进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个观念:一...

佛陀世世生生随逐于众生心无暂舍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白话译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

显正比破邪重要

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

四种人的苦与乐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

唐代高僧百丈怀海禅师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能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生...

天地就是禅院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怎么啦?老和...

【佛教词典】法眼净

梵语 dharmacaksu-vi?uddha。指具有观见真理等诸法而无...

【佛教词典】五灯录

即道原之景德传灯录、李遵勖之天圣广灯录、惟白之建中...

如何摆脱不幸的人生

问: 工作处处受挫,感情上也不顺利,全世界都不理解...

净业修持的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十二祖,大师早年参禅得悟,归心净土...

逆境要忍,顺境更要忍

现代人往往火气很大,因此整个社会总是弥漫著一股暴戾...

新加坡人瑞许哲居士辞世 享年113岁

多年来积极从事公益活动的许哲去世了,享年113岁。 和...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梦参老和尚:坚定信念

我在纽约遇着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跟我天天拜忏的弟子,...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

君子和小人的十大区别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

净慧法师:顿悟成佛

我们在此打禅七,就修禅本身来说,它是不拘形式、不拘...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