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双德双福遇佛成道缘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舍卫国的某个村庄中,住着一户贫穷人家,女主人怀胎十月,生了一对相貌十分庄严的男婴,夫妻俩为他们取名为双德、双福。

约两个月后的某一天,母亲外出捡柴,父亲牧牛后返家休息,忽然听到两个儿子在隔壁自责的声音。其中一个儿子说:‘我过去生努力修行,却在快成就道果时,起了一念愚痴,认为生命可以恒常不变,因而贪恋富贵,放纵自己,结果只得到短暂的快乐,导致累劫在生死海中轮回不已,今世又投生于贫穷人家。’另一个儿子则说:‘过去生我也曾勤苦用功,却不知持续精进,以致于数世皆遭遇种种苦难,这些苦果并非他人给予,而是自作自受,只能独自承担。’父亲听了以后,以为这两个孩子是鬼怪投胎,便打算在未成祸患之前就烧死他们。

父亲来到田边,捡拾柴火搬回家中,母亲返家见了觉得奇怪,便询问丈夫,于是他将孩子间的对话一五一十地告诉妻子。妻子听了虽然错愕,仍然怀疑不愿相信。过了几天,夫妻俩假装外出后,又偷偷跑回家观察孩子的言行,所见所闻与男主人之前描述的一样,于是这对夫妻下定决心要火烧其子,永绝后患。

此时,佛陀以天眼观察,知道这两个孩童的得度因缘已经成熟,于是来到这个村庄,身放五色光芒,普照天地,山川树木皆呈现金色。村民们见此瑞相,无不至诚顶礼佛陀。接着,佛陀来到双德、双福的家中,二儿见到相好庄严的佛陀,也非常欢喜踊跃。夫妻将之前听到的对话及原先的计画如实禀告,并且请示佛陀:‘这两个孩子是什么鬼魅,为什么言行举止这么奇怪呢?’

佛陀告诉这对父母及村民们说:‘这两个小孩并非鬼魅,而是福德之子。他们在迦叶佛时共同出家修行,却在快成道时起了邪念,只想得天福、享荣华,而退失道心。自此,因缘甚深的两小儿,便多生业果相连,同为双胞胎,不断轮回。但因其过去生出家、供佛的福报,使他们有得度的因缘,并且知道过去生的事。’于是世尊说了一首偈子:

‘大人体无欲,在所照然明,虽或遭苦乐,不高现其智。

 大贤无世事,不愿子财国,常守戒慧道,不贪邪富贵。

 智人知动摇,警如沙中树,朋友志未强,随色染其素。’

此时,两小儿忽然长大成八岁孩童的模样,并现沙弥相,证阿罗汉果,父母也因听闻佛陀开示心开意解。村庄中的人民亦因亲眼目睹此事且见佛光明庄严的形相,而得须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经·卷二》

省思

省庵大师说:‘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修行的路上,必定会遭遇许多逆境及考验,想要坚持不退,需有坚定的信心作为后盾,再加上精进心,如此才能破魔灭恼。此外,善知识的提携也非常重要,能在迷惘之时,使我们不致偏离正道。修行若能勤修福慧,得内因外缘齐备,必能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

福报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会回到业障深重

知一切法当体即空,非灭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这个空...

界诠法师的出家因缘

我是一九五九年出生的,六零年闹饥荒,六零、六一、六...

发明家的际遇

在这世间,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自然观念上也会...

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

犯盗戒要有六种因缘

构成一个盗戒,要有六种因缘。前面根据《瑜伽师地论》...

文殊菩萨与净土法门的因缘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

跟众生结净土缘

佛在世的时候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个国家的众生很难教...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三位高僧的自在往生事迹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

孔子拜师的启示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享有极高威望。然而,孔子并没有...

海獭强忍剥皮之痛 临死为孩子喂奶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

世间有四事不能长久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

【佛教词典】宝云经

(经名)七卷,萧梁沙门曼陀罗仙译。宝雨经之旧译,缺...

【佛教词典】大善地法

梵语 ku?ala-mahā-bhūmikā dharmā。俱舍家所立六位...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星云大师《贫穷就是罪恶》

我初入丛林古寺参学时,发现有些人以穿褴褛衣衫为标榜...

圣凯法师:佛法谈做人

现代的心理学研究指出,当一个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遇...

难行能行的虚云老和尚

虚老是湖南省湘乡人氏,俗姓箫,父玉堂公,曾任福建省...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

没有听到佛法,人生就不能解脱

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修行人都要牢牢的记住,你步入修行...

厌离五欲,方能出离轮回

我们业力凡夫无始劫以来,都有一个特点:被这个五欲所...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推荐】原谅别人时,也为自己开了一扇门

人,总是生活在原谅与被原谅之中。原谅一个人是自己的...

释尊三事笑缘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