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明一法师  2017/1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佛陀也在各种经典里面一再强调要我们精进,比如在《大方广宝箧经》中说:“菩萨所有善方便业,皆由精进而得成办。”……等等。而在《离睡经》中更是教导我们要精进得连睡眠都要减少再减少。

佛陀亲口告诫他的亲生儿子也是要“精进”努力,比如说“彼即丈夫我亦尔”,别人能够像大丈一样地“精进”努力,我们也应该那样。比如在骂还没有成就时的阿那耶律尊者说,你们这些螺螄蚌壳类,整天就想睡觉,不“精进”努力……最后阿那耶律尊者“精进”努力得连眼都瞎了,最终也得以成就。

所以,要想把自己的智慧显现出来;要想开悟;要想成就……是离不开“精进”努力的,只有“精进”努力的人才有成就或者说是开悟可能。因为对于我们没有觉悟的人来说,只有不断地积累知识,在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觉悟的突破。

这都是讲要我们“精进”努力的重要性,另外思维分别以及攀缘也是非常可怕的习性。因为要想好好做功夫不断掉思维分别以及攀缘是很难进步甚至是危险的。自己就见过很多善于思维分别和攀缘的人,看着他们堕落,实在为他们感觉非常惋惜,实在是太可惜了。

他们往往特别“精进”努力,在我自己看来是“精进”努力的过头了,产生了嗔恨心了。当然这个嗔恨不是嗔恨外界事物,而是嗔恨他自己善根或者叫资粮不具足。这种心态其实是很好的,但是因为他不会好好利用,改变不了自己的思维分别以及攀缘习性,结果变成坏的结果——自己生病修不下去了。

比如,自己认识的一名居士,功夫做得很好,非常“精进”努力。但是由于前期学佛的根基不扎实,再加上自己的思维分别以及攀缘心太强,一个问题问完这个、问那个,我都怀疑是不是有意拿问题去找人家攀缘。问完的结果自然不会是一样的,这样自己就掉进不同结果的陷阱里面去了。

比如,他问我自己说“他在打坐的时候,总觉的身里面会有种种声音”。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可能是你的肠鸣音;可能是你的幻觉;可能是你自己搞错了;可能……有很多的可能。自己不知道他爱思维分别和攀缘,就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他了,并且告诉他不要把这些放在心上,要专注用功。

结果告诉他这个答案后,他就在这个答案上面找感觉,这感觉那有完的时候啊!就接着问肠鸣音是不是这样?是不是那样?自己发现他的问题后就不再回答任何问题了。所以,他可能又去找别人问,自然会有很多不同的回答,结果他自己就“享受”这些苦果去了。

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这么用功的人,这么“精进”努力的人把自己的“精进”努力放在思维分别和攀缘上面去了。结果半年多后的现在发病了,还很严重。整天耳鸣、头晕、喘不过气来。问我要怎么办,我只好告诉他停止思维分别和攀缘,先不打坐去拜忏了,希望念阿弥陀佛求上品往生吧。

好在他还有一定的定力,也不知道他的定力能否对付得了他的思维分别和攀缘。如果现在知错放下思维分别和攀缘,一心求念阿弥陀佛上品往生的话还有救,要不就错过了这一生了。希望他不要再分别禅宗、净宗了。用禅修得到的一些功夫拿到念佛求上品往生也正是我自己的目标。

远离思维分别和攀缘,“精进”努力地去做功夫,一切“精进”努力必然功不唐捐。何况我们还有万人念佛万人去的保障,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定力用到求念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上面去。正是这样,我们要没有任何顾虑地去“精进”努力,我们只要把自己的“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我们就会有所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静老和尚昼夜如一的参禅功夫

坐一支香,行一支香。行啊,特别特别重要,一定要把住...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心地功夫

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

念佛应该要不急不缓

念佛这桩事,总得不缓不急,否则易出毛病。当初释尊有...

别让生命睡着

让时间空过,浪费人生,将使我们不知何去何从? 人要...

24小时念持地藏圣号的方法

地藏菩萨告诉我们,你念我的名号念到夜分了。次至夜分...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教劳劳空过时

世谛纷纷没了期,佛门得入是便宜;直须日夜常精进,莫...

野百合也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很多朋友都喜欢憨豆先生,该片票房在欧洲突破1亿美元...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舍下一分,得一分自在

人生是苦。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认可的,因此我们有著许...

从敲门声看出你的修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恩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信...

无我浅谈

一切法都是依因缘和合而生,缘散而灭,相对的,彼此相...

要看着你的目标,不要看着你的障碍

成佛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什么成佛要经历这么久呢...

【佛教词典】二种劝请

菩萨向佛陀所作之二种劝说请求。据大智度论卷七载,二...

【佛教词典】救护菩萨

(菩萨)胎藏界除盖障院九尊之一。又作救护惠。如来以...

印顺法师《财富的积聚与消散》

一、叙起 财富,包括一切动产不动产,国有的和私有的...

【推荐】极乐世界的17种依报庄严

作为净土法门的修行人,经常会被问到,极乐世界好在哪...

信愿行的修行次第

禅宗法门,以心即是佛为究竟,所以不立语言文字,故曰...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

《四十二章经》第四章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

戴着假面具

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朋友对妙智说:人活着,特累。 不能...

有两种恶行,其果报之快能令人速堕地狱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 ...

念佛后的回向内容

问: 弟子学佛时间较短,请问在念完阿弥陀佛圣号后,...

以身济子的母鹄

佛言:在久远的过去,有一位菩萨,身为鹄鸟,生有三只...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

五戒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五戒是一切种类戒的基础。一个人能够受三皈五戒,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