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梦参老和尚  2021/11/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佛就说这种法,所以时不定体。因为佛是智慧者,那我们要现在就结经该怎么说?时间该怎么定?也是这部经的因缘成熟了,与会者、说者大家和合。那什么时候呢?就因缘和合的时候,缘起的时候。佛就是说法主,主成就。谁说?法会当场是佛说的,不是其他说的。有时候菩萨说了,这个是佛说,佛亲自说的。在什么地方说的?在王舍城耆阇崛,我们一般的都说在灵鹫山说的。王舍城解释很多了,大家可以看,那是故事了,很古老的说这个城是以前国王舍弃掉了。为什么要舍这个城?在历史上很久远的说,古来的时候,这是中印度摩羯陀国的一个都城,那个国王因为他把这个城舍弃了,迁到别处去了,所以叫舍城。王舍城,王把城舍掉了。耆阇崛山就是灵鹫山,咱们的华言就叫灵鹫山,就是在这个山里头。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跟哪些人一块?听的人是哪些人呢?大众比丘万二千人。那不是常随众,这个多了,一万二千人,因缘成熟的这些。比丘,这是印度梵语,咱们翻的沙门,或者翻乞士、破恶、怖魔,都是比丘的含义,它里头含着有这些意思,所以叫比丘。

【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但是这个与会的比丘跟平常的比丘不一样的,都是阿罗汉,都是证了果的。“诸漏已尽”,就是他断了见思烦恼了,不再堕落人天,不再堕落六道,不再漏落了。“无复烦恼”,这个是指着枝末烦恼说的,他断了见思惑了,没有烦恼了;专门利益自己,“逮得己利”,都证得不生不灭了,就是生死果报不再流转了。这仅是二乘位说的,无复烦恼就指见思惑说的,是自利,没有利他的,他得道了,自己利益自己,一切结使都没有了,心得自在。这个心自在,因为他断了烦恼惑,心里当然就自在了,没有一些个见思烦恼就自在了。漏字,就是我们现在都是有漏的,你造业还不漏吗?造什么业就漏落什么地方去了。但是现在这个阿罗汉说无漏的意思,仅是指见思烦恼说的,尘沙无明、根本无明他还不知道。就像我们一般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所造业是惑,谁认为谁是造惑了?没有这样想法的。就是因为佛说的我们才知道,学佛法的人才知道。这个都在一般经常讲的。

“逮得己利”,就是断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因果,这些有为法他们都断除了。利是指着什么说的?用他的智慧断了烦恼证得的功德,他自己得到利益了,具足这个利益了。同时还一个利,应供,比丘的另一个名字叫应供,应供就是受人天的供养。有些个证得阿罗汉果,那也得看他福德,罗汉跟罗汉也不一样的。有些个罗汉去乞食要不到,人家不给他,在印度古来的有那么两句话,说“修福不修慧”,光修福不修智慧;“香象挂璎珞”,没有智慧,还堕落到畜生道,但是它有福德,璎珞、珠宝,国王那些个象,不是所有象都那样。中国长者的象,他骑的坐骑就是象,印度那时候坐骑以象为主,那就是有福的。虽然他有智慧证得阿罗汉果,他没有修福,没有福就讨饭要不到,说“罗汉托空钵”,虽然证了罗汉果了,出去乞食时候,人家没人给他。因此必须福慧两修。

这些个大阿罗汉都是有福有慧的,“尽诸有结,心得自在”,二十五有的烦恼,结使的烦恼,他都没有了,心得自在,不受三界轮转了。结,就是惑业的根本,二十五有的生起的因,就是三界二十五有都是有生死的;因尽了,果没有了;业果没有了,业尽了,不做这些个恶业,所以他就没有恶果了。他也不做些善业,这个善是指着人天的善,他也没有了。尽诸结使,有尽者就是他证果了。心得自在,就是他都在定力当中,心自在。因为有智慧,但是菩萨智慧、利他智慧没有,自利的智慧都有了,说他慧自在。心还不见得自在,还不明心。那个心是指着真心的,所以才来闻法华经。这都是哪些个证得大阿罗汉果的来闻法的?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少/兔]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絺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睺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万二千人不去一个一个说了,举些个为首的,这些大家都很知道的,长时人都很知道的,举出这么些个大弟子,就是常在佛的身边的。憍陈如,这是五比丘之首。佛说完华严经到鹿野苑去度五比丘,就是憍陈如以他为首的。憍陈如是印度话,梵语,翻成华言叫火器,盛火的器皿。为什么起这么个名字?他过去先世的祖先是专门供养火的、礼拜火的,用外道的话就是事火婆罗门。印度里头起的名字都很怪,有从他祖先来起,从他做的事业来起,大家给他起的外号,他就把这个外号当成名字了。像舍利弗,他妈妈眼睛像鹙鹭一样,人家就管他叫鹙鹭的儿子,舍利弗就是鹙鹭子,人家说他母亲的相状眼睛像秋天那个鹭一样,那就给他起名字了,没什么含义的。

摩诃迦叶是佛的大弟子,很有德望的大弟子。迦叶又翻叫饮光,说他身上有些个光,所以就叫饮光。他是十大弟子中之一,咱们二十八祖,他是初祖,迦叶尊者是初祖。因为他的品德跟结集经典,那时佛涅槃之后,以迦叶尊者为首主集经典。

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在佛当时的时候是四迦叶,这个是三迦叶。优楼频螺迦叶叫木瓜林,翻华言就是木瓜树林子。为什么?因为他住在那,住在那木瓜树林子里边,就因这个就给他起个名字,就叫木瓜林。伽耶迦叶,翻我们华言就是城,城市的城,过去他们家是在王舍城南,老城,因此给他起个名字就叫城。他在佛的弟子当中,教化众生的时候,化度众生最为第一。那提迦叶,那提是河,河水的河,江湖河海的那个河,因为他在河边上住,给他起个名字就叫河。他得道了,心里头入定的时候,常时定然的,把那些结业、把这些惑业都能调伏寂静。

舍利弗,就是十大弟子当中的舍利弗,我刚才说的鹙鹭子,他是在佛的弟子当中智慧最大。先是信外道,遇着马胜比丘就说一个偈子,他就开了悟了。诸法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闻到这个他就开悟了。

大概给你们介绍一下子,这些不详细讲他,每个历史要讲起来,咱们得讲一个月,一万二千个人你去说去吧!一天能说几个呀?很长的了,每个历史因缘都很长的。

大目犍连尊者叫拘律陀,翻译有天抱,意思就是天抱着他,在佛弟子当中神通第一。因为在古印度时候,王舍城外有个拘陀律村,拘陀律村有个婆罗门神,这个神人带着二百五十个徒众,就是信外道的。但是他跟舍利弗最好,他说咱们俩谁要是先悟了得了道了,互相通报一下。因为他俩都领了二百五十个弟子,两人合成五百。因为有这个约会,舍利弗就先开悟了,见了马胜比丘开悟了,他就跟大目犍连通报了,大目犍连也开了悟了,他们两个就领着五百弟子,每个二百五十个人,就跟着佛去学法出家去了。他们一出家就证得阿罗汉果,闻法即开证。前头这些个大阿罗汉各个闻法开证的速度非常之快,见佛就开悟,佛一说法就开悟,宿因故,过去世常就是随着佛的,善根深厚。

摩诃迦旃延,他叫翦剃种男,意译的大翦剃种男,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在印度他属于西印度,阿盘提国的人。他因为有一种因缘,什么因缘?在《佛本集行经》说他出家的时候,他们那个聚落的人在频陀山,在山里头最初闻到外道的法叫阿私陀仙,见了世尊的相好庄严,他就发愿要跟世尊学,要以佛为师。出家,归依佛后,号称大迦旃延,尔后证得道果。爱跟人家辩论,就称为论议第一。

阿[少/兔]楼驮,又名阿那律,也是经常与外道论战的。阿[少/兔]楼驮,他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姓,跟释迦牟尼佛一个种族,是佛的从弟,算佛的一个弟弟,本门中的一个弟弟,也是释迦种。在五分律里头讲他是胡饭王的儿子,在大智度论讲,又说他是甘露饭王的儿子。这个我们不去考究它,我们也搞不清楚,反正是佛的叔伯兄弟,就是这样子。阿[少/兔]楼驮又名阿那律,他最初出家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毛病呢?爱瞌睡,爱睡觉。佛讲经的时候他就睡着了,佛就呵斥他说你跟蚌蛤一类的,光是睡觉,不闻佛名字。佛这么一呵斥他,他就精进了、发愤了,昼夜不睡,把眼睛熬瞎了。以后精进修行得了天眼,就是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憍梵波提,他有一种属性是过去五百世都是转生到牛,他具足有牛的习性。牛的习性什么样呢?吃完饭他能够翻出来,一天这么嚼,他有两个胃。因此他的名字叫憍梵波提,就是他的胃跟牛相似,就是牛相比丘,憍梵波提又翻牛相比丘,也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离婆多,是舍利弗的弟弟,翻译咱们的话就是常做生。名字咱们不习惯,离婆多就是常做生。在法句经上说他到了结婚的年龄,他们家就给他找了一位妻子,正在结婚当中,他突然间思想觉悟了,跑了!跑到树林子里头去了,就没有结婚,尔后出家学成道了。又有的说他出门遇见下大雨,他就跑到一个神寺里头去了,看见神寺两个鬼要吃人的尸体,他就跑到佛所跟佛出家了。因为他当时看那鬼吃人,他悟到人是无常的,悟道了,因此他发心出家了。

毕陵伽婆蹉,他是舍卫城的一个婆罗门种,他最初学隐身咒。后来在遇见佛的时候,他隐身咒失掉了,这样子归依佛,跟佛学法出家,出家就证得阿罗汉果了。

薄拘罗,又名重姓、卖姓。这个咱们不理解什么意思,知道是人家的名字就好了,把姓字卖了,卖他的性叫卖性。因为他的亲生母亲死了,他父亲又续娶,他继母就杀害他,刀砍不入,入火不焚,丢到水里他又浮上来,五种不死,都没把他整死,所以他大了一点就出家了。薄拘罗,继母杀他五种不死,因此等他出家之后,佛的弟子当中就他的寿命最长,活了一百六十多岁,长寿第一。

难陀,翻善欢喜,或者叫牧牛,就是放牛的;他可不是放牛的,但是他名字叫放牛。有时候叫孙陀罗难陀,孙陀罗是他妻子的名字,或叫牧牛难陀,关于他也有很多故事。以下叫孙陀罗难陀,他本的名叫难陀,这是两个人,根本不是一个人。难陀、孙陀罗难陀,通常就是两个人,故事给他解释到一块堆去了,究竟是一个人、两个人?难陀,应该说欢喜。这不是阿难陀,这是难陀。难陀,阿难陀,孙陀罗难陀,几个难陀。这个是因为他的妻子叫孙陀罗。因为他出家时候还眷恋他的妻子,经常往家里跑。后来佛给他说法,他悟道之后,那就才没有了。他是佛的弟弟,不是佛的亲弟弟,不是同一个妈,反正是佛的异母。个子比一般人大的很多,别人都一丈多,他一丈五尺多,标明他不同。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叫满慈子,又叫满愿子、又叫满祝子。因为他父亲于满江祈求梵天得来的,因此又叫江满。他生的时候,他妈妈梦见一个装七宝的器皿,这样他入怀的,因此又叫满愿。印度人的名字有的时候很多,咱们就取他一个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就好了。

须菩提,这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因为我们念金刚经时候有须菩提,他是当机众。在佛的弟子当中,解空第一。因为他生的时候,他们家都空了,像库房任何物质都空了,家私宝藏都空了。家里就很恐怖,找个相师来给他相,相师就给他取名字叫善吉,就是须菩提,又翻善吉。当时空,以后又都满了,又都不空了。所以在般若智慧当中,在阿罗汉的弟子当中,须菩提是般若智慧很大,凡是说般若经都是须菩提当机众。

阿难,这个阿难就是咱们结集经的阿难,佛的堂弟,翻欢喜、庆喜,他是胡饭王的儿子。佛的父亲是净饭王,他们几弟兄。这个阿难是提婆达多的亲弟弟,也是佛的从弟。

罗睺罗是佛的儿子,这个大家都知道的,佛成道的时候罗睺罗才降生。佛学外道的时候,佛离开家六年,他母亲怀孕怀了他六年。等到佛成道那天,他也降生了。所以在佛成道之后回家,他六岁了。佛成道六年之后回家,就是他降生到六年之后六岁,佛就度他出家了。出家认舍利弗为师父,目犍连为阿阇梨,这是佛教有沙弥开始。以前没得沙弥,但是罗睺罗太小才六岁,所以就以他开始出家。为什么说他密行第一?很少说话,他修行不为人所知的,这就是罗睺罗。

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一万二千人说不完,说了这么十几个,这些都证得大阿罗汉果。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除此外,还有有学,还有无学。有学,还没成阿罗汉果,初果、二果、三果都叫有学位。证得阿罗汉果,证了四果了,到了无学位。这个之间,还有有学、无学的二千人。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没说数字。摩诃波阇波提翻为大爱道,大爱道瞿昙弥,或就称瞿昙弥,他是释迦族的瞿昙种族,是印度一个善觉王之女,摩耶夫人(佛的母亲)的妹妹,这是摩诃波阇波提。佛出生七天摩耶夫人就谢世了,就死了,释尊就是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把他养大的,照顾他。等佛三十岁成道之后,净饭王父亲的命终了,这个大爱道就率着耶输陀罗五百释迦种族的女孩子跟着佛出家了。耶输陀罗,大家都知道是佛未出家之前,罗睺罗的母亲,这个时候也一起出家了,证得阿罗汉。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除了这些阿罗汉,还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这些阿罗汉跟没有证得阿罗汉的二果三果,这些人一万二千俱。但是菩萨摩诃萨就多了,指着当机众,法会中主要当机众,有好多?八万人。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善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这是我们讲华严经时位子,在什么位子?初发菩提心,发心住的位子。信心具足了,发了菩提心了,住在菩提心上,这叫不退转。这个就含着三十位,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贤人,还没成圣。登初地了,就成圣。但是智慧无碍、辩才无碍、说法无碍,皆得陀罗尼,就是得到三昧。“乐说辩才”,乐说就是说法,说法不厌倦,辩才无碍,能够辅佛扬化,转不退转的法轮,供养了无量百千的诸佛。在诸佛所得不退转法轮,同时供养了百千的诸佛。在诸佛所闻法,培植善根,种了福德智慧,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菩萨是讲慈悲喜舍的,是以利他为主的,给给众生的快乐。“善入佛慧”,这些大菩萨逐渐得到佛的智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从这句到于彼岸说,这些菩萨已经都成了登地的菩萨,从三贤位到十地,登地才算到于彼岸。一般的说初发心住的菩萨已经到于彼岸,因为他不退了,不再生死流转了。这个从后头所说的是大菩萨,名称善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位,就是他的地位到了什么位子。以下说他所行菩萨道所证得的,在一切有法利益众生当中缘起。缘起是对境说的,境微妙,就是度众生为境微妙。位微妙,境微妙,不退转。他能念念不退心,不退菩提心,住在菩提心上,位不退。不退的意思,就是说他再不堕落六道轮回,而他可能到六道轮回示现度众生,但是他菩萨的位没有退。同时他有什么样功德呢?不生边地、诸根完俱、不受女身。行不退,宿命,念念能知道自己的过去。我们现在是什么?毛道菩萨。毛道菩萨随风吹,风一吹就变了,信还没扎根。就是我刚才说的初住菩萨,信扎根了。我们信还没扎根,叫轻毛菩萨,信中无位。还有再进一种说,不退于二乘,菩萨行菩萨道绝不退堕二乘。三乘教的菩萨,小、中、大三乘的大乘,有时候说他退,退到二乘,那是权教的菩萨,不是实教的菩萨。这里说位不退,就是实教的菩萨。但是有些大菩萨一切不退,十地以上的菩萨,咱们讲华严经都知道了十一地菩萨,那是菩萨将近于成佛,位不退。就是咱们讲善财童子到了十一位,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这个不退。这些为首的大菩萨都是哪些个?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这个是举的菩萨名字,是十八位菩萨名字,但是赅摄的是八万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是我们五台山的山主,又叫妙德、妙吉祥,又叫吉祥,这是果后行因的菩萨,在这些大菩萨之外的大菩萨。龙种上尊如来,就是等觉果后的菩萨,果后行因。这些大菩萨都说法转法轮,说法不起法相,为什么?了明了性空缘起,说法不执一切相,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所以名字叫妙德菩萨。妙就是不可思议。同时在悲华经上讲,这些个行菩萨道的大菩萨,在十方化度一切众生,已经有的是成正觉,有的是将近于成正觉。这是第一位文殊师利菩萨,这是过去成过佛的。

观世音菩萨,婆娄吉低税,原名字天竺叫婆娄吉低税,翻成众生见者皆欢喜,于菩提永远不退,拔免众生苦。这个法华经单有一品观世音普门品,到那边就详细讲了,所以叫观音,观音度生。观音,你得念,你念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就来了,因为观你这个音。这个观不是眼睛看,你这一念,观世音菩萨灵感就来了。念念观世音,就是你的心念念观世音的时候,观世音菩萨就感觉来度你了。另一方面,菩萨观一切众生在苦难当中,假使众生一念结了缘了,这是缘起,菩萨就来了。为什么?因为空的,性空才能无障碍。观世音菩萨。

常精进菩萨,在大宝积经上说,此菩萨为了救一众生,经过无量劫,随逐不舍,与众生随业流转,菩萨就随着他,所以叫精进,没有一念舍弃众生,心不舍,也示现身不舍,因此叫常精进。

不休息菩萨,在思益经上讲,此菩萨经过恒河沙劫那么长时间,把它摄为一日夜;恒河沙劫那么长的时间,菩萨能把它摄为一日夜;一日夜心不断,念众生不舍,不休息,蒙佛授记,所以叫不休息菩萨。只举几个例,这么多菩萨只举几个菩萨例。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除了常住阿罗汉、大菩萨,还有忉利天的天子叫释提桓因,他和他天人的眷属二万天子俱。哪些个天子?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还有四王天的四大天王,与其眷属万天子俱。天王都有天王的诸眷属,还有一万个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释提桓因,专指帝释天天主说的,他作忉利天天主。我们华言翻忉利天指三十三天,每一面有八层,八个乘四,四八三十二,加上忉利天,三十三天,都在须弥山的四方,天王住在须弥山顶。把须弥山翻成安明,须弥山是四宝所成的,高三百三十六万里;拿人间的里数算,三百三十六万里那么高。帝释天就是这个天的天主,住在须弥山顶。明月等的三天子是他的大臣,如卿相一类的。明月是宝吉祥月天子。大势至应作。普香是明星天子,虚空藏菩萨应作。宝光是宝意日天子,观世音菩萨应作。应作是什么?就是这些菩萨有时候示现的到这个天上为天子的,有时候是菩萨化身,有时候是菩萨意识当中的。

四大天王,就是帝释天子的外臣,居四宝山,就是须弥山的四个角落。东提头赖吒,我们云持国天王,或者是安民,居的山是黄金山,他领两部鬼神,一个犍闼婆,一个富单那。就是八部鬼神众,一个天王率领两部鬼神。南毗留勒叉,就是增长天王,亦云免离,居琉璃山,领两部鬼神,一个薜荔多,一个鸠槃茶。西毗留博叉,此云非好报,亦云杂语,居白银山,领两部鬼神众毒龙、毗舍阇。北毗沙门,此云种种闻,亦名多闻,居水精山,领两部鬼神众,一个罗刹,一个夜叉。这些鬼神不是特殊因缘,他不能干扰人民的生活,这四大天王专管他们的,不然咱们人间就不得安定了。但是特别报复有特别因缘的,他有来到人间的,一般是来不到。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

说到人间了。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娑婆世界的世界主。前头说那是欲界天,大梵天王是统领娑婆世界的。梵者,就是离欲,清净的意思。我们华严经讲到梵行品,就是清净的意思。这是色界天,离欲了,离开欲界诸天了。梵天王是总说。尸弃大梵翻为顶髻,在印度唤火为树的提尸弃,这个王他修的火光定,入的定是火光定,他把欲界二十五有破除了,惑业没有了,从他的德立名,叫尸弃。在经上所说的梵王,大多数是举尸弃为主。因为他所修的火光定破了欲界惑,虽然破了欲界惑,跟欲界还接近,从他破惑立他的名,就叫尸弃。

光明大梵,什么叫光明?就是二禅天叫光明天。有的光音是音声之中带光,有的是大梵显出来的光明,所显的光明比欲界天的光明大,所以叫无量光、光音光。这是二禅天两个,一禅叫无量光,一禅叫光音光。三禅有三天,有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四禅,有密身,亦无挂碍,无量密,亦受福,密果,亦广果,无想密,亦无想;又有五那含,不烦天、不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亦大自在天,即摩醯首罗天,诸天。以上从欲界说到色界、说到无色界,这是天众。

【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还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八部龙众,全说的是龙。这都有翻译,大家看一看,我略提一下名字就行了。难陀,叫欢喜。跋难陀,常护持摩竭提国。跋字,就叫善。难陀,就叫欢喜。跋难陀,就是善欢喜。娑伽罗,华严经说的因那个国得名,智度大海,叫娑伽罗国,沧溟海中。和修吉,龙王脑壳很多,叫多头,亦云宝称。这是水里的龙王,它能够现色身三昧,就是能化为人也能化什么,能变化的。德叉迦,此云现毒,这个龙舌头很多,从两舌到无量舌,但是它放毒,毒蛇。龙即是蛇。阿那婆达多,此云无热,无热池。摩那斯,此云大身,又云大意、大力。优钵罗,此云黛色莲华池,龙依住的地点。

【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每个龙王还有很多眷属,八部鬼神众也参加法会。紧那罗王是真陀罗,此云怀疑神,有种神怀疑,他的脑壳上有个角,就像麒麟似的,号曰人非人,像人,不是人,他是给天帝奏乐的神。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四个紧那罗王。

【有四干闼婆王。乐干闼婆王。乐音干闼婆王。美干闼婆王。美音干闼婆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干闼婆就是(鼻+臭)香神,他不吃饮食的,他以香为食,又叫香阴,他自己身上出香。也是天帝奏乐的神。

【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佉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睺阿修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阿修罗,此云无酒,含义就是没有酒神,行为长的并不端正,谄曲就是不真实,说话都没有真实相,就是这种的,属于鬼类。一种属于鬼这一类,他居住在大海边上。这种阿修罗属于畜生道。前头龙王还没说他畜生道,龙王,龙就是畜生道,这些个不是畜生道。但是人间所说的龙是属于畜生道。阿修罗属于畜生道,它的住处在大海底,居到海底下。

婆稚,此云被缚,五处被缚。哪五处?五种恶物他脱离不了,在他身上有五种恶物缠着他,等于被五种恶物缠着他。缚是束缚的意思,被人家把他要胁到,除了天要胁他,还有五处。

佉罗骞驮,此云广肩胛,亦云恶阴,在海中住,宝顶,权实二智,慈荷众生故。

毗摩质多罗,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就是怀疑的意思,波海水出声,又名叫毗摩质多。观佛三昧云,光音天生到这个地方,地有欲,入海洗不干净,堕泥变为蛋,把泥巴变成蛋。八千年生一女,千头少一,就是九百九十九个头;二十四手,这就是女精,水精。八千岁生一男,二十四个头,千手少一手。海水波音,名为毗摩质多。索干闼婆女生舍脂,帝释的业力,令父居七宝殿,纳为妻,后谗其父,遂交兵,脚波海水,手攻喜见,帝释以般若咒力,不能为害。这是毗摩质多,八部鬼神众的鬼。

罗睺罗,此云障持,能可以把日月障到,举起手来把日头月亮障到,使你看不见,天上黑暗的。

【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接着又是一类。迦楼罗就是大鹏金翅鸟。咱们看有的佛像上头一个鸟在那站着,那是大鹏金翅鸟。专以龙为食,他吃龙,这些迦楼罗王都吃龙的。龙王求佛救护龙王,佛就叫这个龙把比丘迦裟的衣把它挂一条,迦楼罗王就吃不到了。迦楼罗王就跟佛要求说:佛为了就龙,那我们就该饿死了?所以佛教弟子在我们吃饭的时候,施食的时候,大鹏迦楼罗,就是专门给它一份食,假咒语。咱们早上吃饭,外头送饮食,大鹏金翅鸟,旷野鬼神众,上来所念这些个,都是佛为了救度它们、施食给它们。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这是频婆娑罗王的王后,韦提希子,阿阇世王的母亲;就是阿阇世王与韦提希,他母亲带了很多眷属也到法会来闻法。这是人间的世间相。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所有上来所说的法会大众都在礼佛,退坐一面。

我们讲八部鬼神加这些龙,那是菩萨化身的,法华会上不是那些畜生能到得来的,那些能到得的都是有一定缘的。一个法会大众,法华法会所有到会的四众,佛在说法华经的时候,人间天上一切鬼神都有,每部经都如是,这些有菩萨示现,跟此经,跟法华经有一定因缘的,不然怎么能到得了法华法会呢?那些鬼神众,一者是菩萨的化身,一者他是有一定因缘的,才能参加这个法会。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慧能大师与法达

一天,从江西南昌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僧人,名叫法达。...

《法华经》的羊车、鹿车、牛车各比喻什么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

道人与正常人之间如何做个平衡

问: 道人感觉象是有一个出离的部分;我们还是要成为一...

佛陀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两阶段

佛陀来到人世间以后,他看到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就是...

造佛像有什么功德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

化城喻

佛陀开示大众:比丘们!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刻已到,座下...

法华会上为何会有五千人退席

这段经文,几乎所有的古德都是扣住两个重点在解释:第...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你东想西想,定不下心来,最后毫无所得

【又善男子。若诸菩萨摩诃萨等。不著内想。不著外想。...

虚云老和尚是大菩萨示现

有些人认为虚云老和尚的脾气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认识...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为何专说极乐世界?因为这个法门殊胜

容易跟特别难,这两者是绝对相反的。有的说很难,有的...

【佛教词典】一致

谓佛乘宗极之趣唯一无二。如来设化,始随机宜不同,故...

【佛教词典】现行成就

【现行成就】 p0952 如得有三种中说。 二解 集论三卷十...

如何对待我们身边的恶人

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

三衣一钵不离身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黄金白玉非为贵,唯...

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业障深重

过去有一个医学的杂志,讲出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妈...

世间人临终的三种执着

一般人到临终时有什么样的执著呢?一般有三种爱,爱就...

10种有益皮肤健康的食物

好皮肤也靠吃出来。美国《预防》杂志最新载文,刊出了...

为何结果是一个往生西方,一个生天道

问: 我们以真实的信心念这句名号,就往生到一个好地方...

睡莲花开的声音

有时候,最后结局的定夺往往来源于内心的信心。 我们...

纵欲是以消耗福报为代价

当欲望的享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时,一些在传统道...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必须了解理事不二,修行有事相上的生灭及理体上的不生...

【推荐】「心霾」比「雾霾」更可怕

我们都知道,世间一切经济的发展,实离不开能源,然在...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净宗修学的基础

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持净业三福。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