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2015/07/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月夫人度夫出家

槃提国王名叫优达,在迦叶佛的时候,他便出家修道,现在适逢释迦佛出世,听法者都获得正道。他的国家富裕,人民昌盛。王有两位夫人,第一夫人名叫月明,相貌端庄,王很爱敬她。不到半年,夫人将要临终,王很忧伤。

月明问他因何忧伤,王说:“你的生命快要结束,这情爱难舍,所以愁苦。”

月明答道:“有生便有死,是世间的常事,何必忧愁。你若真爱我,就让我出家。”

王听后道:“你若是出家,如果没有成道,必定生在天上;如果生在天上,终要下堕,你若答应回到我这里,我就让你出家去。”

月明便同意他的要求,去作比丘尼,即舍弃五欲;许多人来问讯、供养,妨碍她修道,所以她到各国去云游。从出家那天起经过六个月,她持戒清净,厌弃世间,得了阿那含道,死后生到色界天,观察过去的因缘,和王曾有前约,打算去了脱这段因缘,但观察王沉醉在五欲中,昏迷难化,如以本来面目前去,不能感动他,应当用恐怖的办法,才能降伏他。

天人便将自身变成凶神恶煞般的大鬼王,提着五尺长大刀,在夜里王睡觉时,距他不远的空中出现。王见了万分惊恐,鬼王对王说:“你虽然有官兵千万,现刻命在我手中,由不得你。你死的时候到了,用什么办法自救?!”

王便回答说:“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依靠善业,修心清净,死后能够生到好地方。”

鬼王说:“只有这个最可依靠,没有其他办法。”

王便问道:“您是什么神?把我吓坏了!”

鬼王答道:“我是月明夫人,您放我出家,修道离欲,生在色界天上。现在是依前约来的。”

王说:“你虽是这样说,我还不相信;除非还你的本来面目,才能使人相信。”

鬼王立刻变化成从前的形象,衣服打扮都是原来模样,站在那里。

王的欲心一动,便前去拉她;月明立即升到虚空,给王说法道:“这个身体是无常的,片刻都难保持,像早晨的露珠,日出便会消灭。你不想念无常,只执著身体。大王您没看见:年青的容貌被衰老吞掉,诸根衰朽,眼看不清楚,耳听不明白,形体败坏,不堪使用。如同酿酒,提取了精华,糟粕就被抛弃。身体衰老,有什么可贪可乐的?等待你的只有‘死’字。

由生到老,无常迅速,大王你有没有看见,婴幼儿和青壮年都在死亡,说明这身体是脆弱而危殆的,死神紧紧跟着,身心像火烧着,众苦聚集,心有贪、瞋、痴三毒,身有寒热饥渴。可是,你并不生厌离心,仍然贪恋执著我这身体。其实,那些美女、珍宝、王位、妻儿都不是你所有;临死的时候,没有一件能带走;连这身体都保不住,何况其他的东西!不要再沉没在五欲里,流转在生死轮回中,不知道出路。大王是有智慧的人,为什么不生厌离,出家求道?”

国王的善心生起,答应愿意出家。月明又劝化他说:“您应当出家,求得妙法,依法修持,昼夜精进,勤奋不懈!”

说完这些话,天人忽然不见。国王便传位给太子,舍弃五欲,跟迦旃延出家修道。

当时,人们看见他能抛弃荣华富贵,去求无上圣道,官民们多来供养,对他恭敬问讯。他感到这对修道有妨碍,便外出云游,来到摩羯国,佛给他说法,得阿罗汉道。

比丘托着瓦钵盂,走进王舍城,讨乞些剩饭,回到山林里坐着吃。

这时瓶沙王郊外游玩来到山林,问道:“您本来是国王,进出的随从像云那样多。今天当乞丐,一个人讨饭吃。这算得快乐吗?您还是放弃修道,我分半个国家给你统管。”

比丘回答说:“我本是国王,统率的部落很多,死了都化为乌有,我出家证得圣道,为什么要舍大取小呢?这不是智者应该干的事!”

瓶沙王说:“你原来吃的是上等饭食,用的是珍贵餐具;现在手托瓦钵,讨残汤剩饭,不觉苦恼吗?你原来是国王,有勇士护卫;现在一人独居,不觉恐怖吗?原来在深宫内,许多美女陪伴着,坐的珍宝床,垫的细软褥;现在独宿在山林里,坐的睡的只有野草,岂不太苦吗?”

比丘答道:“我现在能够知足,再没有什么可贪恋的快乐。”

瓶沙王说:“你现在真可怜!”

比丘答道:“可怜的是你,并不是我。因为你被五欲缠缚,恩爱驱使,不得自在。我现在很快乐,心中没有挂碍。”

瓶沙王听后,即便离开。(录自《杂藏经》)

《经律异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肯忏悔的人,千佛出世都救不了他

一句弥陀,就路还家。 可惜痴人,弃金担麻。-- 彻悟大...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

具缚凡夫想在五浊恶世成就道业,是不可能的

在《大智度论》里说,一个具足惑业的凡夫,我们大家都...

生死无常,你在烦恼什么呢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

比丘十八物

所谓比丘十八物,又称头陀十八物,即是指古代大乘比丘...

难当的和尚 难得的清净信

我们不要把这修行信心看的很简单了,非常的重要,不可...

印祖为何反对女众出家

问: 弟子在《印光法师文钞》中读到说:至若女人有信心...

念佛人可以克期取证,提前往生吗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就着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克期取...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公牛的争斗

为了争夺一头母牛和一块地盘,两头公牛发生了争斗。一...

遵循生活的规则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准备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海边戏水。前...

善良的种子终会开花

哈恩皮尔是德国柏林一家豪华餐厅的小厨师,他工作兢兢...

讲话也是修行

王阳明有一次跟学生出游,路旁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骂...

【佛教词典】静虑支

【静虑支】 p1378 大毗婆沙论八十卷四页云:问:此中何...

【佛教词典】不空钩观音

(菩萨)梵名曰央俱舍Amoghānku?a,与不空罥索观音同...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

务实地去面对人生果报

佛法认为过去发生的事情是不能改变的,但是你未来有无...

心律法师:戴佛珠的含义

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

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持...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

发心的去取标准

省庵大师就告诉我们:舍就是去去掉邪的发心。邪的发心...

题耆罗与那赖的故事

过去有两位菩萨,志行清净,心境寂然,无所欲求,光明...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

涉水渡河的求法者

某一个时候,佛在一村落里,那个村落的东庄与南庄隔着...

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规定

问: 在家居士诵《地藏经》有哪些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定...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